火光摇曳间,萧懿安突然注意到一侧岩壁上布满暗褐色的字迹,那是用干涸的血写下的。
她凑近一看,第一行就让她心头一震:
“我是赵璇,赵仕荣之子。”
这怎么可能?赵璇怎么会死在这里?!
史书明载,"诛林之战"中,赵仕荣的子女除赵陵外,尽数被奸臣所害,葬身火海,尸骨都安葬在皇陵。赵仕显还亲自为他们立碑祭奠,年年祭奠,朝野上下无不称赞其仁义。
可眼前这具靠着血壁的白骨,竟自称是赵璇?
她强压下惊骇,继续往下看,血字越来越潦草,仿佛书写之人垂死挣扎:
"此地所囚皆为先帝赵仕荣骨肉,叔父赵仕显假清君侧之名行谋反之实,吾等不从,他便纵火焚宫。"
"慌乱中随太监逃入地道,岂料那阉人竟是叛党,将吾等锁于此间,施放毒烟。"
最后一行字迹几乎难以辨认:“若有后人至此,望能替我们昭雪。”
萧懿安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这些白骨衣着华贵,竟都是皇室血脉!
脑海中忽然闪过现代史学界的争论——
"诛林之变'疑云重重,赵仕荣子女死得太过'干净'。"当时白发苍苍的老学者拍着讲台道:"这哪是什么意外失火?分明是早有预谋的灭门!"
课堂上,还有学者提出:"赵仕显所谓的'清君侧',恐怕只是个幌子。他真正的目的,就是弑兄篡位。"
只可惜,这些论断始终缺乏确凿证据。
如今,眼前这满室白骨与斑驳血书,终于证实了史学家们的猜测。
萧懿安不合时宜地想象着,若是她那痴迷宁朝史的导师在此,见到这番景象,怕是要激动得手舞足蹈,连那副老花镜都要跌碎在地。
她不禁又想到后世那场惊人的历史重演——赵征清君侧,赵允祯自缢。
历史果然是个轮回,报应不爽。
当年赵仕显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弑兄夺位时,他是否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自己的儿子也会效仿他的所作所为,同样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他孙子的反?
目光扫过石壁上"沉冤昭雪"那几个字上,微微一顿。
血字已经干涸发黑,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刻在这暗无天日的地道里。这么多年来,无人知晓,无人问津。
——将来也不会有人知道。
史书上从始至终没有记载这段真相。赵仕荣的子女"死于奸臣之手",而赵仕显永远是那个"替侄复仇"的贤王。谁会知道这地底深处,还藏着这样触目惊心的真相?
四周的白骨保持着生前最后的姿态,有的蜷缩在角落,有的徒劳地抓挠石壁。萧懿安甚至能想象到,当年毒烟弥漫时,这些金枝玉叶是如何在绝望中挣扎死去。
她忽然生出个念头:若能活着出去,要不要将这个真相公布天下,为这些亡者沉冤昭雪?
但这个念头转瞬即逝。
她不会这么做。
如今的天下,是赵仕显的儿子赵籍称帝,而即将继位的赵允祯、日后起兵的赵征,哪个不是这场阴谋的既得利益者?赵籍和赵征当年都曾追随赵仕显"清君侧",就算别人能被“清君侧”唬住,他们二人未必不知道自己父亲打的什么算盘。若他们早知真相却选择掩盖,那她贸然揭露,无异于自寻死路。
更何况,真相重要吗?
对死人来说,或许重要。但对活人而言,真相往往抵不过利益。历史长河中,冤魂何止万千,多这一桩又算什么?如今的朝堂是赵仕显一脉的天下,谁会为了几十年前的旧事,去动摇自己的根基?她也不会为了他们去加速萧家的覆灭,说到底,这些人这些事与她何干?
历史会不会变化?她不知道。
同样,她也不知道,在另一时空线上,萧懿安有没有为他们沉冤昭雪,兴许有,但是历史最后有可能也没有改变,她不敢赌,至少不敢拿萧家去赌。
她没记错的话,今年是赵允珩被废被囚禁之年,赵允祯终究会上位,如今她拼命为赵允珩办事,与其说是忠心,不如说是想验证——历史到底会不会因为她的举动而变化,赵籍会不会在看到这些确凿的证据后,废掉赵允祯而不是赵允珩。
火光忽明忽暗,萧懿安缓缓收回手,身后,那些血字渐渐隐没在黑暗中,就像从未存在过一般。
萧懿安想趁着这光往里走打探打探,这些人是逃命进来的,必定有通往外界的路。
她延着地道走了一段路,遇到了一个分岔口,想起之前萧起通过通风来选路,自己便也感受下两条路的通风效果,她定定站在岔路口感受了下。
嗯……好像没什么区别。
她举起火折子,仔细观察火苗的晃动。微弱的火舌似乎往左侧偏了偏,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左边。
然而没走多远,又是一个三岔路口出现在眼前。
火折子已经快要燃尽,萧懿安好心累,也不知前方还有多少这样的岔路口。
要不要回去带上萧起?
理智告诉她应该独自前进,轻装简行才能更快找到出路。可这迷宫般的地道岔路丛生,一旦深入恐怕再难回头。萧起本就受了伤,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不就是让他等死吗?
这种时候,抛弃萧起自己独自上路是最明智的,她可以快速出去然后找救兵。换做以前,她一定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己独自上路,才不管他的死活。
可是如今……
"啊啊啊!"萧懿安有些抓狂,烦躁地抓乱了自己的头发。
最终,转身朝来路狂奔而去,脚步比来时急了几分。
来的时候记得路,她把手里的火折子吹熄,摸黑走回去。
回到萧起身边时,他仍安静地靠着岩壁,脸色苍白,唇上一点血色也无。萧懿安蹲下身,伸手拨了拨他额前散落的碎发。
"小起,醒醒,"她低声唤他,"我们得走了。"
他没应声,无意识地皱了皱眉。
萧懿安叹了口气,小心地扶起他的上身,将他的手臂绕过自己肩膀。萧起的身量比她高大许多,整个人的重量压下来时,她膝盖猛地一沉,险些栽倒。这人平日里看着清瘦,没想到竟这么重。
"真是……"她咬牙稳住身形,调整了几次才找到合适的姿势。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