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锦衣玉面 年年乐事

64. 第 64 章

小说:

锦衣玉面

作者:

年年乐事

分类:

衍生同人

却说翌日正是谢攸走马赴任头一天,虽一夜未眠,精神头仍是极好的。天刚擦亮,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梳洗,先用青盐擦了牙,再用桂花胰子净了面,然后取来白鹇补服穿上,系好革带,两手轻轻抖一抖宽大的衣袖,又理一理脖间交叠的衣襟,接着回身郑重捧起案上那顶乌纱帽,双手稳稳托起,端端正正地戴在发髻之上。尔后移步至镜前,左顾右盼一番,抬手稍稍调整一下帽檐位置,复又打量半晌,自觉再无半点不妥,方转身出了门。

南京礼部安排的这处宅子,原本三进的正房被打通改作一个轩敞厅堂,只作会客议事之用。因此他与裴泠的卧房便安置在东西两厢,中间只隔着一方小小庭院。

那庭院当中掘了一洼池塘,几尾金鲤正在碧水中倏忽来去。池边上种着两棵石榴树,现下正值花期,浓绿丛中一抹抹红如火如荼地绽放着。

谢攸立在庭院里,微风过处,树叶窸窣。忽又听得那边屋檐上,传来几声“喵喵”软叫,循声望去,便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猫儿正踩着瓦楞,一步一步,气定神闲地踱将过去。

舒服,真是舒服。

正欲悄眼向那西厢房张望,不防过来三五名仆妇小厮垂手侍立,齐声请问大人有何吩咐。谢攸忙敛了神色,挥手令他们退下。

人终于走光了,终于可以窥看一下对屋,没有动静,许是还睡着。想到今儿个下了值,回到这宅中便能见得她,谢攸便心情大好,不禁暗赞礼部这番安排真是样样妥帖。

这一进院落小而精致,便如一个小小人家,处处透着寻常日月的温馨与安稳。

那……是谁和谁的家呢?

他暗自窃喜,心下不由又畅快三分,徐徐仰起面来,将湛蓝的天光收进眼底,随即又舒展双臂,补服的宽袖随风轻轻摆动着,足下踩着青砖,慢悠悠地在原地转了一整圈。

舒服,真是舒服。

转完一圈,谢攸高兴了,提一提袖,旋身迈开步子。

走,出发!正式开工!

*

因各处应试生儒人等,皆从提学官考送,考务繁重可想而知。作为南直隶学政,南京可谓是重中之重,要巡历的儒学统共有两处——南京国子监与应天府学。

南京国子监位于鸡鸣山下,玄武湖附近,也就是在内城最北边。应天府学则在秦淮河北岸的夫子庙,与江南贡院挨着。故而第一站,谢攸造访的便是应天府学,很近,穿过武定桥,对岸就是。

晨曦缕缕,他不由得立在桥上,秦淮河还笼着晓雾,那河水绿波莹莹,映着两岸栉比的河房,静悄悄地流淌。放眼望去,有许多画舫系在岸边,纱窗紧闭,全不似夜间那般箫管喧阗,只偶尔有早起的船娘,在船头不慌不忙地扇着炉子,袅袅水烟升起来,悠悠漫入晨雾中。

今日谢攸穿的官袍乃是一套常服,青罗色,称得人更加清挺峻拔。那桥堍柳荫下,不知何时早已坐定一位丹青手,忙拈起笔,沾墨,走笔如飞,将这天地人烟偶成的妙景,细细收入画中。

谢攸自然是心情分外愉悦,然而那应天府学内的众生员,却是个个如临大敌。

提学巡历可不止是来巡一巡这么简单,一是来岁考生员,二便是来主持科考的。

岁考乃是对生员平日学业的一道关卡,优等者可升补廪生,劣等者降级或除名。至于科考那关系就更重大了,此考便是乡试的敲门砖,要是没考过,就要再等三年。而那乡试阅卷,尚有十数位房官共同商议,独独这科考一事,取谁舍谁,全凭提学官朱笔一挥,再无第二人可转圜。可巧谢攸此次巡历,正是南京地区的科考之年,这一支朱笔,系着满城士子的前程性命,怎不叫人战战兢兢?

别说生员了,连考核地方教官亦是提学的职能之一。这不,谢攸刚下武定桥,远远就瞧见应天府学教授率领着全体训导官,按着品级,雁翅般列队在学宫门前迎候。

一见人来了,那一众官员立马迎上,呼啦啦围作一圈,这个道“恭迎学宪视学”,那个称“学宪一路辛苦”。谢攸逐一寒暄过来,不住地向左右弯腰、拱手、深深还揖。

进到府学,两百余位生员业已严阵以待,他们头戴方巾,身穿襕衫,俨然一片青衿之林。见提学大人步入,无数道目光齐刷刷投来,眼神里有敬畏,但更多的还是崇拜。

这也难怪,眼前这位年轻学政,早以其传奇般的履历震撼了天下士林:以奇童被荐为翰林院秀才,入北京国子监就学,年仅二十二岁三元及第,荣膺翰林院修撰,此次又领了大差,钦差提学南直隶。更不消说人还长得格外俊秀,在读书人的圈子里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谢攸这一日上午的章程,先是周览整个学宫,听教授将府学各情况一一细禀,随后升座明伦堂授课讲学,难疑答问,过得那叫一个充实。

一晃眼,日头已近未时,他这才得空用饭,刚挨着椅子坐下,便觉臀下有个硬物硌得慌,掀开座褥一看,两块大银锭子,估摸着每块足有五十两上下。

若说南京是此次提学巡历的头等繁华地,却也是那请托钻营的头等热闹场。南京生员里,贵家富家子弟比比皆是,这些公子哥是不怕使银子的,就怕自家那沉甸甸的“心意”,送得比别家慢了一拍而落得下风。这不,提学大人走马上任第一日便已热闹起来了。

及至下晌,那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说是金陵特色果脯,一端上来变成了一盘黄金珠子;说是馈赠经籍诗文几卷,打开一看变成了田地房产契。

谢攸:“……”

*

时至傍晚,秦淮河上灯船毕集,一艘艘精巧画舫如约而至,六朝金粉地渐渐苏醒,变得活色生香起来。

南京礼部右侍郎王简一下值,便提着点心来登门拜访了。

他面上笑呵呵的,不慌不忙地将点心盒子移过去些。那盒子底儿与梨花木桌面相触,竟发出“嘎”一声闷响,听来甚是沉重。随后,他伸出两根手指,轻轻拈起盒盖一角,并不全揭开,只递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裴泠往里溜了一眼,原是整整齐齐码放的柿子银。那银柿子做得精巧可爱,每个大概五两,一屉放十个,上下四屉,便是二百两。

“上差莫要错会了意,”王简笑容可掬,“下官不敢行那枉法之事,此物更非私情请托,是给您与学宪大人公差所用,权当六部的一点孝敬之心,还望笑纳。”

裴泠看他一眼,而后将手指点一点案,“笃笃”两声响。

“这算个什么?”

“啊?这个……这个是给您与学宪公差——”

裴泠含笑睨着王简,打断道:“我说王侍郎,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这钱财一事总得分清楚些。他是他,我是我,让我替他收下,算个什么?”

王简立时拍了嘴,说:“瞧我这张笨嘴,一急之下竟给说岔了。此物自然是专为您公务打点所用,干干净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