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具尸体么?”
那人抬起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两具还是两具女尸。其中一个女的好像是什么良娣身边的贴身Y置。我听那件作说,太子殿下身边的侍卫跪在地上求了太子殿下的恩典,说要好生安葬那个贴身Y
鬟。”
楚明熙面色白了白:“你确定那是良娣身边的贴身丫鬟?”
“这哪还有假!”
楚明熙心头狠狠颤了两颤。
难道石竹果真是死么?
对方显然是个嘴碎的,连容记这位东宫太子也敢提,丝毫没个忌惮:“太子殿下身边的亲信,还一并带走了一具无名女尸。那位亲信发了善心,买了块坟地将那可怜人葬了。”楚明熙又打听了几句,见那人实是不知更多有关石竹的事,谢过对方,走出了衙门。
她仰起头,神情怅然地望着天空。
无名氏……
在容圮眼里,她又何尝不是个无足轻重的无名氏。
***
去衙门打听过后,楚明熙细想了下小吏说的话,忽而觉得石竹可能还活着。
她又不曾亲眼见到石竹的尸身,适才那人也说了,遇难者的尸体被人从河里打捞上来的时候因被河水浸泡了许久,已变得肿/胀不堪,连死者的亲娘也认不出他们来了。话虽说得有些夸张,却也间接证明了一点,那些尸体已面目全非,没人能辨认出他们的容貌。
她始终没法相信石竹已然离世。
石竹在她身边多年,跟她一样,也是深谙水性的。那条河极宽,水流也急,好在她们跳下船后,都抱着朽木漂浮在河面上。
总之,她愿意相信石竹还活着,只是因为某个缘故暂且还没法跟她见面。
只要人活着就好,她这么一直找下去,总归有一天能找到石竹。
在客栈歇了一晚上,到了次日一早,她便叫来老纪,说她想要找的人尚未找着,问他可愿继续跟她一路寻找过去,还是打算就此回他自己老家。
老纪就答应过韩大娘,说会好好照顾楚明照,目楚明熙石着年纪轻轻、身形单薄的,性子却难得的稳重识大体,路上从未叫过苦,又特别会体谅人,他驾马车这么多年,就没遇到过一个雇主能这般
厚待他的,给了银子让他住客栈不说,两人住的房间也都是体面人才住的客房。
妹子,你尽量放心地找人,老纪我陪着你便是。我也不怕丢脸限你说实话,我家里统共就利下我一个人,我就算回去,也没人在家盼着我回去,还不如跟着你四处找人。韩大娘能放心些,我也趁便赚
些银两,到了来年开春的时候,我手头也能宽松些,将我那屋子修整修整。"
“纪大伯,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我也不确定我要找多久,总之您哪日想要回去了,您跟我说一声,到时候我再另外想法子便是。”
两人商议过后,在客栈用了饭,便又启程离开。
离开京城前她便和石竹说过,此次她们会回外祖父的老家湖州,离开前,她在石竹的荷包和包袱里也塞了些银两,石竹若是身子无碍,或许便会按照先前约好的计划,前往湖州与她相聚。每到一个城镇,楚明熙便会停下来在客栈住上两日,在当地寻人打听一番,离开前再在合适的地方留一个记号。
那记号和旁人惯用的不 样,是从前外祖父独创出来的记号,也唯有他医馆里的人还有她和石竹才认得出来。她留下这记号,好叫石竹知道这是她留下的,假使石竹有幸见到这记号,便能顺着路线找到
她。
***
楚府。
太子殿下大婚,楚府上上下下都翘足企首,一大早上就等着东宫那边的人上门迎亲。
岂料这一等,就等来了皇后身边的宫人。
楚府的下人不敢怠慢,领着宫人去见楚太傅和老夫人,楚太傅和老夫人方才得知,突发急事,婚事只能暂且朝后拖延。
皇后发了话,便是楚太傅和老夫人也不敢不从,无论心中如何不快,面上也不敢露出分毫,塞了些银子给宫人道一声辛苦,着人将宫人送出了楚府。
楚太傅将安抚楚明燕的活儿丢给了老夫人,交由老夫人去解决余下的那些麻烦事。
老夫人心里憋闷,喝下两盏茶,遣人将她的儿媳妇卫氏叫来说话。
新郎官是太子殿下,老夫人忌惮容圮的身份,自然不敢轻易得罪了,明知宫人给出的解释不足为信,也只能看破而不说破,勉强接受对方的说辞。
D氏不比老夫人城府深沉,且在她看来,老夫人跟她不一样,老夫人除了楚明燕,还有其他孙女、外孙女,自然不会太过宝贝楚明燕。不像她,就只有楚明燕这么一个女儿。
她的女儿在大婚之日遇到这样的糟心事,叫她心里如何不气?
P氏擦着帕子埋怨道:“大不像话了,这还把我们楚家放在眼里吗?太子殿下也是,既是耽润了,便派个人来知会咱们一声,非得让咱们等到天都黑了,闹得众人都看咱们的笑话。他是大子,旁人自是
不敢议论他什么,倒苦了咱燕姐儿,白白被人折了脸面。母亲,总不能让咱燕姐儿白受这苦。"
卫氏心中暗恨,老夫人被她的一席话
说得脸色亦变得难看起来,越看她越觉着她是个蠢的。这里头的厉害关系她能看不明白?
说的都是些废话!
埋怨了一通,楚家的颜面就会挽回了么?
“你少说这些没用的。老太婆我现在就怕东宫那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卫氏被她这么一说,一时愣住了。
还是卫氏身边的姜婉嬷机灵,忽而想起一事,在一旁斗胆提醒道:“老夫人,昨日早些的时候,太子殿下身边侍卫来了府里,问起二姑娘可有回过府。夫人,您可还记得此事么?”
经她一提醒,卫氏也想起来了,老夫人蹙起眉头问道:“问起熙姐儿?”
姜嬷嬷忙回道:“老夫人,老奴当时就在一旁,听得真真的,那侍卫问的就是二姑娘。”
老夫人心中的疑惑更甚。
东宫那边的人为何会来楚府问起明熙?
卫氏冷笑了一声:“定是明熙那丫头心有不甘,故意挑了日子跑出去,打的就是搅黄了燕姐儿这门婚事的主意。”
她仍在喋喋不休,老夫人终究比她明事理,招手唤来了何嬷嬷:“你差信得过的人去外头打听打听,看看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明熙又没回过楚府,太子殿下身边的侍卫却来楚府找人,岂不奇怪。何嬷嬷着了一个她信得过的仆从,吩咐那人去细细打听一番。
第二日,到了晌午前后,仆从回来了,何嬷嬷唯恐由她传话一时说漏了什么误了老夫人的大事,索性领着仆从进了老夫人的屋里直接向老夫人回话。老夫人坐在上首,缓声道:“说罢。”
“回老夫人,小的打听到前几日沉了一艘船,死了好些人,太子殿下带着他的侍卫亲自去了停尸房。”
卫氏听了前半句只觉得晦气,待听得后半句,睁大了眼睛惊呼道:“太子殿下去了停尸房?!”
“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侍卫认领了两具女尸,还买了坟地安葬了她们,说是其中一个女的还是楚良娣身边的贴身丫鬟。”
饶是见过些大风浪的老夫人,听得此话也是难掩脸上的惊诧之色,卫氏已探身向前:“楚良娣身边的贴身丫鬟死了?!那楚良娣呢?”
仆从本以为老夫人和卫氏在意的是太子殿下昨日到底遇到了何事,得了消息便匆匆回了楚府票报,如今她们追问起楚良娣的情形,他打听得不全,便没敢乱说,只得低着头回道:“小的无能,暂且只打
听到这些。不过小的已托了我那兄弟继续盯着,回头他若是再有消息,小的立时回来禀明。"
老夫人颔首道:“这几日你暂且不用忙别的,只盯着此事便好。”仆从应声退下,老夫人和卫氏一时无话,心思各异。老夫人沉思了片刻,总算理出个头绪来。明熙身边的贴身丫鬟既是死了,明熙大抵也是凶多吉少了。
太子殿下身份何等尊贵,东宫规矩多,良娣身边伺候的丫鬟怎可能随随便便就丢下明熙的主子出门坐船离开?唯一说得通的,便是丫鬟与她主子明熙一道离开了京城,却不成想她们坐的那艘船会出事,两人因此还丢了性命。想来太子殿下命侍卫安葬的那两具女尸,一具是明熙的贴身丫鬟的尸身,另一具应当就是明熙了。老夫人暗道,难怪东宫那边昨日没人过来迎亲,原来是太子殿下得了明熙的死讯。
卫氏也和老夫人想到了一处。
她心里只觉得五味杂陈。
明熙死便死了,偏偏挑了明燕的大喜日子去了,这不是存心给明燕找不痛快么?
何况如今明期这么一死,纵然大子殿下想要眼明燕早些完婚,为了他外头的清誉着想,也只能暂且等等了。大抵皇后娘娘的心里也有着这层顾虑,才会说让钦天监另外选个好日子让太子殿下和明燕成亲。
明燕眼瞧着就要当上太子妃了,叫她如何甘心看着这门婚事朝后拖延。旁的倒也罢了,就怕时间一长,难保中间不会生出些什么变故来。她有些气恼,转念一想,心里的气儿又顺了,先前的不快随之烟消云散。其实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明熙死了,于明燕倒也并非全然没有好处。
没了明熙,明燕嫁入东宫,便也无需再眼见着她夫君宠信明熙,这事无论换作是谁,心里难免会有些吃味。
诚然太子殿下只是为了利用明R的医术,想要明职全心全意地替他医治眼疾才会娶了明照,但全天下的男人都一个样儿,整整三年跟个满心满职只有他的女子朝夕相处,焉知殿下就当真不会对明熙动了
一点心呢?
明燕可是被她娇养着长大的,她的女儿就该活得比谁都如意,她哪舍得让明燕心里有一丁点儿的不舒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