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老七家那几亩焦心的麦子总算颗粒归仓,虞承福和邓三娘也得以喘口气。歇了一日后,虞承福便琢磨着该去裴家一趟了,上回阿满的话有道理,但这回多亏二郎,裴家又送来那么多土产,再怎么说,总该上门道声谢。
前一日一家人商定后,翌日一早,虞承福换上了半新不旧、浆洗得最干净的一件褂子,邓三娘也仔细梳了头,还给绣绣擦了把脸,换上给她做的新衣裳,虞满照旧穿着那身素净的青色衣裙,无多的点饰,却整洁清爽。一家四口,提着邓三娘特意攒下的一篮子鸡蛋和去年腌好的一大条肉,又包上了两块自己舍不得用的、颜色鲜亮些的细棉布,打算送给裴母,收拾完毕,一家四口朝着村东头的裴家走去,沿路上不免遇上村里人,邓三娘笑得眉梢都吊起来,逢人便说是去裴家。
走了会儿,便瞧见裴家的院子,不愧是村长专门安排人砌的,明显比虞家宽敞齐整许多。三间青砖瓦房虽不华丽,却结实干净,院墙垒得整齐,院角一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最显眼的是靠东墙根那一溜菜畦,各种时令蔬菜长得水灵灵、绿油油的,一看就是被精心伺候着的。裴母正在菜地里弯腰忙碌着,见他们来了,连忙直起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热情地迎了出来。她是个利落能干的妇人,一张杏仁脸,眉眼写着和善,只是走路时右腿似乎还有些微不自然。
“哎呀,你们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裴母嗔怪着,脸上却满是笑意。
邓三娘关切地问道:“嫂子,你这腿脚,前几日我让二郎给你的那副草药贴了可好些了?那方子还是我娘家那边传下来的,对陈年的寒腿症最是有效。”
裴母闻言,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拉着邓三娘的手连连道:“好用着呢,贴了三四回,这膝盖里头那股钻凉的酸劲儿轻多了!三娘,真是多亏了你惦记着!”
“有效就好,回头我回娘家再给你带些来。”邓三娘见自己的心意对方领情,心里也高兴。
“快屋里坐!阿满也来了,身子可大好了?”裴母看向虞满,见到她明显消瘦了些,心疼问道。
“好了好了,劳嫂子惦记。”邓三娘笑着应和,把篮子递过去,“自家鸡下的蛋,给二郎补补身子。”
“哎哟,你们太客气了!快进来,他爹在屋里呢。”裴母接过篮子,引着他们往正屋走。
裴家的堂屋也比虞家亮堂不少,桌椅虽旧,却擦拭得一尘不染。靠墙摆着一个书架,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一些书籍,透着书香门第的气息。裴籍的父亲裴明远正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书,见客人进来,便放下书卷,站起身。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身形清瘦,面容儒雅,留着三缕长须,眼神温和中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清正和些许疏离感。
“承福兄来了,快请坐。”裴父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他与虞承福寒暄了几句收成和家常,态度客气,并无一般读书人瞧不起农户的倨傲。
虞承福表达此次上门就是为了感谢前些日子裴籍的照顾。
裴父捻着胡须,语气平和地解释道:“承福兄客气了,邻里之间,互相帮衬是应当的。只是不巧,观祯今日一早就被村长请去村学了。原来的夫子家中有事,告假几日,村长想着观祯还算学问扎实,便临时请他去带着村里的孩童们读几天书,免得荒废了学业。”
他这话说得自然,却无形中透露出裴籍在村里的地位和认可度。一个能代替夫子教导村童的年轻秀才,前途自是被人看好的。
虞承福听着这话,自然也是顺势夸道。
两人聊着天,话题从村学孩童的顽皮,慢慢转到了今年的收成和赋税上。裴父的目光也偶尔会落在虞满身上,见她始终安静,便开口道:“满丫头,我听闻你前些日子,带着村里的孩童上山,寻了些山野之物,还整治得颇为妥帖?”
虞满心知今日逃不过,只好抬起头,迎上裴父的目光,回答道:“是,裴叔。只是碰巧认得几样能入口的东西,胡乱弄了填肚子而已。”
裴父微微颔首,眼神里却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惋惜:“嗯,懂得利用山泽之利,是好事,农家女儿,能持家便是贤惠。只是……”他话锋再次一转,声音沉缓了些,“我亦听观祯提起,你似乎识得些草药,还能与医馆掌柜议价,条理清晰,不卑不亢。这份聪慧心思,若是男儿身,或可寄望于诗书,求个前程。即便是女子,若能将这份心性多用些在女红、或是持家理财的正经处,将来于己于家,都更有裨益。山野之趣,偶一为之尚可,终究非女子立身之‘正业’。”
他这番话,说得颇为含蓄,并未指责虞满行为不端或名声有瑕,而是以一种长辈审视晚辈前程的口吻,点出他认为的“不足”——有才,却未用在“正处”。
在他这个传统的读书人看来,女子的才慧,应该体现在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上,而不是这些看似“奇巧”的山野之事和市井议价上。他觉得虞满有些“小聪明”,却缺乏大家闺秀应有的“端庄”和“本分”。
说实话虞父这带着规训意味的话,在虞满心头没留下多少痕迹。她本就不是正儿八经的古代人。于她而言,能辨识山货填饱肚子,能用药材换钱贴补家用,让家人过得舒坦些,这才是顶顶实在的“正处”。至于女子该当如何的条条框框,她听听便罢,并未往心里去。
倒是裴母,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连忙笑着打圆场,她先是嗔怪地看了自己丈夫一眼:“哎呀,你这个人,跟孩子们说这些大道理做什么,阿满聪明灵巧,懂得多那是好事!”接着便亲热地拉过邓三娘的手,又对虞满露出慈爱的笑容,“承福兄弟,你跟我家这书呆子聊你们的学问去。三娘,阿满,绣绣,走,咱们娘儿几个到里屋说说话去,我正好得了些新鲜花样,给你们瞧瞧。”
她半推半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