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洋人在大清 悄然花开

25. 第 25 章

小说:

洋人在大清

作者:

悄然花开

分类:

古典言情

她绞尽脑汁都觉得,好像自己说的有哪儿不太完美?有点儿小漏洞?

算了,漏洞被人抓出来再打补丁吧。现在要紧的是,她自己编的故事,得牢记于心,免得今儿她父亲是小贵人的侍卫,明天就变成了女王身边的大臣。

“哦,为什么被人杀了?”康熙好奇,唐晴深吸一口气:“因为得罪了大贵人,那大贵人就开枪打死了他。”

康熙微微挑眉,没问为什么大贵人能随便开枪杀死一个小贵人——大清也常有这样的事儿,前几年他要削藩的时候,派了礼部尚书去给吴三桂宣旨,那尚书到了云贵就被吴三桂一刀砍了。

不光是这尚书,云贵的巡抚,知府,当时是陪着一起去宣旨的,也没能从吴三桂手里逃出来,全都死在了吴三桂手里。

站在自己这边,他们是做错了什么才死的吗?自然不是。

所以,有时候死了人,不一定是因为事儿做错了,还有可能只是派系争斗。

康熙的注意力很快就放在了另一件事儿上:“你之前就说,英吉利那边的枪支比较盛行,大贵人小贵人,只要有钱就能买得到?你觉得,这事儿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唐晴啊了一声,不太明白康熙问这个的意思。

康熙沉吟了一下才说道:“这两天有人上了折子,说是民间百姓持有杀伤□□械不好,容易引起争斗。”

然后这位上折子的大人,统计了京城附近这些年,因着浇地争水源,或者是因着嫁女,因着儿媳被磋磨死这些事儿,两个村子之间争斗死了的人数。

还不是个小数字。

三年,因着这些琐事儿,死了至少五六十人。

但凡两个村子打起来,都是不见血不罢休的。甚至,不死人不罢休。

所以这位大人就说,像是弓箭,砍刀这些,朝廷该出个律法管制起来。

唐晴沉吟片刻才说道:“就算是没了弓箭这些武器,他们难道就没有斧头锤子锄头这些了吗?真要是打起来,棍子也是能要人性命的。若是非得要出个律法管制,我倒是觉得,管制武器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里正和村长的教化更为重要。”

她又补充道:“不过,火器的话,民间还是该禁止的。因为火器实在是太快,一下子就能要人性命。”

康熙并不太认同:“准头不好也要不了人性命,弓箭的准头好,也能一击毙命。”

“可弓箭若是想伤人,至少一年以上的功夫来练。火器若是要伤人,只弯曲一下手指头的事儿。”唐晴说道,康熙哈哈大笑:“你想的倒是周全细致。”

他并非是真的找唐晴讨主意,很快就问道:“英吉利的火器,和大清的可有区别?”

唐晴被问住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也没见过大清的火器啊。”

康熙冲跟着他来的一个年轻男人招招手,那男人立马背后的牛皮袋里抽出来一把火铳,半臂长,铁做的,整个是长长的圆筒,并没有后世见习惯的了扳机,而是在圆筒上,有两个对称的凸起,应该是扭一下,然后进行发射的。

她试着将火铳举起来,一院子的人立马都紧张起来,尤其是那侍卫,搜一下就站在了康熙面前。

康熙笑着说到:“没事儿没事儿,朕信她。”

唐晴将火铳放下来,她可不想被万箭穿心,又将火铳递给了那侍卫:“不太一样,我见过的应该更先进些,这里是弯曲的手柄,下面有扳机,扣一下就会发射出来子弹,又有弹夹,可以连续发射。”

满人是取代了大明王朝坐了江山的,大明的火器营,整个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康熙自然也见识过大明的火器,他原以为大明的火器就已经是最先进的了,但这会儿唐晴说,英吉利有更好的。

唐晴的父亲只是一个小贵人的侍卫,她都见过更好的,那是不是在英吉利的皇室里,有更先进的火器呢?

满人虽然是马背上打的天下,但火器的好用和重要,康熙也还是清楚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