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洋人在大清 悄然花开

24. 第 24 章

小说:

洋人在大清

作者:

悄然花开

分类:

古典言情

参加这种宴会,走的都是人情礼仪,人情世故。人家兰格格为什么给她下帖子?看的不就是宝珠的面子吗?她要是越过宝珠去参加这宴会,兰格格指不定也要瞧不起她。

巧果忙应了下来。

因着累了一天,唐晴几乎是沾枕就睡,第二天甚至没能早起,反正她睁眼的时候都已经是快午时了。

她眯着眼睛看半天沙漏,觉得自己还是该弄个怀表,但怀表这东西不便宜吧?

她找巧果打听,巧果果然知道这东西:“妠喇大人有一个,说是皇上赏赐的,妠喇大人曾说,满朝文武,也只他和赫舍里大人得了这赏赐。”

赫舍里大人就是索额图了,人家不光是皇上的左膀右臂,还是先皇后的亲叔叔。

满朝文武多少大人呐,结果只这两位得了怀表做赏赐。

再者,能被皇上用作赏赐的东西得多贵重还用说吗?

唐晴就叹气,看来她是买不着了。毕竟好东西,肯定是权贵人家先普及开的,这权贵人家都没有的,民间就更不用说了。

巧果又问道:“英吉利那边不是盛产怀表吗?皇上得的那些,听说也是英吉利来的呢。”

唐晴就摊手:“我现在是在大清,也不是在英吉利了,这一来一回,需得一两年呢。”

快的话一年或许就够了?

她心思微微动,若是要赚大钱,还是做海上贸易最赚钱了,她要不要试一试呢?

但片刻之后,她就摇头了,算了,她就是要个安稳,赚钱的活儿,上辈子干的还不够多吗?赚那么多有什么用?一穿越什么都带不走。

她要是和别人一样,带个商城系统,那指不定她赚钱的欲望还能更强烈些。

可她既没有系统,也没有回去的希望,那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

早饭是肯定不用吃了,午饭和早饭凑一起,唐晴吃过之后站在桌子前面练字,她就是在庄子上的时候也没断过,所以现在写的已经像模像样了,写完一张,她自己拎着看都觉得满意:“进步飞速。”

正说着话,就听见巧果在外面说话,片刻之后进来:“外面有一个公子,说是纳兰大人的好友……”

说完飞快看一眼唐晴,压低了声音:“奴婢在宫中见过,是当今万岁。”

她曾经是伺候大阿哥的奴婢,皇上当年为保护大阿哥,只是将大阿哥送出了宫,又不是不要大阿哥这儿子了,自然是要时不时的探望一番的,那她必然是见过皇上的。

唐晴嘴角抽了抽,她原先还想着康熙的身份会如何暴露呢,这会儿好了,一下子就被拆穿了。

她赶紧起身:“咱们快去迎一迎。”

快步到门口,她就蹲下来身体:“见过……公子。”

康熙笑道:“不用行礼,在外面称呼一声黄公子就行。”见了巧果,他自己也知道,这身份该被拆穿了,并不意外。

唐晴就跟着笑:“是,黄公子请进。”

她这次可不敢走旁边了,就跟在后面,也不敢乱说话,只低着头等康熙发问。

康熙这次来,是要问那播种机的事儿,纳兰容若虽然不在京城,但图纸他早就派人送到康熙桌子上了。

“麦子,水稻,蜀黍,花生,都能用?”康熙问道,若是一样种子需得一个轮子的话,那寻常百姓家是绝对用不起这样的东西的。虽说东西不大,但用料扎实,除了两根抬杆,剩下的都是铁质的,造价可不算低。

要知道,许多偏远的地区,除了锄头镰刀,剩下的农具还大部分都是木质的呢。

唐晴忙摇头:“不是,这里有一个卡扣,可以调节这个下种子的口的大小。”

她伸手在图纸上点了点:“麦子水稻这些可以就可以调节的小一点儿,花生就可以调节的大一点儿。”

玉米在大清还不是很普及,它现在还叫玉麦,大多是在河南山东等地种植。

京城这边吧,也有种植的,却也没有很多。

唐晴一时来了兴致,又说道:“种子其实可以提前用农药浸泡一下,这样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