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笼罩了洪州城。雨水冰冷,预示着寒冬将至。
雨水中,一队人马护送着一辆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刺史府门前。为首的年轻男子披着斗篷,身形挺拔。他望了一眼雨中的府门,眼神复杂。
守卫验过来人凭证,脸色瞬间一变,恭敬无比地将一行人迎入内室。
男子解下湿漉漉的斗篷,露出一张难掩疲惫的英俊面容。他对守卫沉声道:“速去禀报晋元公主,就说京城来人,陛下有旨。”
窗外的雨声更急了。
守卫将消息迅速报入刺史府内堂。李乐安正与谭明新商议新政推行进展,闻讯,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点在纸上晕开一小团。
“请使者至花厅。”她放下笔,对谭明新说道,“随我同去。”
二人步入花厅时,来人已整理好衣冠静候。他身姿挺拔,面容与冯昱颇有几分相似,眉宇间却更见沉稳干练。
正是冯晟。
见到李乐安,他立刻上前躬身行礼,“微臣冯晟,参见公主殿下。”
他目光掠过她身后的谭明新,点头致意,“谭别驾。”
“冯少卿一路辛苦,不必多礼。”李乐安落座看向冯晟,“是父皇有旨意?”
“是。”冯晟站直身体,却转向谭明新,“谭别驾,请接旨。”
谭明新愣了一下,随即整衣上前,躬身行礼,“臣谭明新,恭听圣谕!”
冯晟从怀中取出黄绫诏书,朗声宣读。
“诏曰:原洪州长史谭明新,秉性忠直,勤勉干济,于漕案中协理有功,熟悉州务。即日起,擢升谭明新为洪州别驾,总揽洪州日常政务,辅佐晋元公主推行漕务新规,望尔克尽职守,勿负朕望。钦此!”
这道旨意正式将“暂代”二字去掉,把洪州的政务实权交到了谭明新手中。
谭明新心情激动难抑,伸出双手恭敬地接过诏书。
“臣谭明新,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捧着圣旨,再次深深躬身。
"恭喜谭别驾。"冯晟拱手道贺。
李乐安也起身走到谭明新面前,“谭大人,洪州百废待兴,新政方启,今后诸多事务,还要多多倚仗于你了。父皇此旨,正是对你寄予厚望。”
谭明新郑重回应,“殿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与殿下信任,不负洪州百姓!”
冯晟从怀中又取出一封火漆密信,双手奉给李乐安:"殿下,这是陛下给您的密旨。"
李乐安拆开信,皇帝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
“……吾儿乐安,洪州之事,处置果决,迅雷不及掩耳,既肃贪官,又安民心,深合朕心,殊为可嘉。大理寺少卿冯晟,明律法、通案牍,朕特命其前往协助于儿。”
果然,若只是传旨嘉奖,派个内侍就行。冯晟是皇帝重用的大理寺少卿,亲自赶来,肯定不止送信这么简单。
接着,皇帝将话题转向新政,“吾儿所提议的新规,朕已细阅。革除旧弊,志气可嘉。江南漕运积弊已深,确需下力整治。朕准尔在江南各州,见机推行新策。”
看到“准尔在江南各州推行”几字,李乐安指尖微微收紧,眼中露出喜色。
但皇帝接下来的话,既是对她的支持,也带着提醒,“然,切记‘稳’字当头,注意手段,循序渐进,刚柔并济。江南世家林立,关系盘根错节,切忌操之过急,引来剧烈反弹,致使局面不可收拾。当以洪州为基,逐步渗透,分化瓦解,方为上策。”
信末语气转为关切,“在外一切小心,安危为重。朕在宫中,盼尔佳音。”
李乐安仔细读完,将信轻轻放在桌上,静默片刻。
她抬头对冯晟说:“父皇的意思,我明白了。”随后将信就着烛火点燃。火苗跃动,很快把信纸烧为灰烬。
这时,得知消息的冯昱也赶回府中,见到兄长,满脸欣喜:“大哥!”兄弟俩相视一笑,许多话不必多说。
等谭明新和冯昱离开后,花厅里只剩下李乐安与冯晟。侍女重新端上热茶,便安静地退到门外等候。
李乐安没碰茶杯,直接看向冯晟,“冯少卿,父皇特意派你前来助我查案,是什么缘故?”
冯晟并不意外,坦言道:“殿下明察,臣此行确实另有缘故。”他神色严肃起来,“殿下在洪州雷厉风行,肃清贪腐,朝野震动。然而京中对此也并非只有赞誉之声。”
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有人对殿下就地处决苟永超、冉洪英两位朝廷命官,以及判处阮清海凌迟之刑颇有微词。他们认为,此三人皆为重臣大员,即便罪证确凿,也应按律押解回京,由三司会审,才合章程。阮清海在狱中自尽,更是落人口实。尽管殿下已呈上完整证据链,但朝中仍有人质疑……此举过于‘儿戏’,有违司法流程。”
李乐安静静听着,面色平静,但眼神却渐渐变冷。
冯晟继续说道:“陛下虽力排众议,认可了殿下的处置,并将质疑之声压下。但为堵悠悠众口,也为了日后少些非议,特命臣前来。往后若再遇大案,有臣这个大理寺少卿在场监督流程,记录在案,那些想在‘程序’二字上做文章的人,便难再找到攻讦殿下的借口。”他微微躬身,“此乃陛下维护殿下的一片苦心。”
李乐安冷笑开口,“冯少卿可知洪州百姓被这些蛀虫害得多惨?多少人家破人亡!那些砸向囚车的烂菜叶、臭鸡蛋里,藏着多少血泪?”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冷雨,语气越来越严厉,“我选择就地处决,其一,此等巨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安民心!难道还要押回京城,等着他们的靠山出手相救吗?”
这话中深意令冯晟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李乐安猛地转身,目光锐利,“其二,我就是不想回京和那些权贵扯皮!什么规矩程序?有时候这些看似公正的东西,不过是他们拖延包庇的借口!证据确凿,这些祸国殃民的蛀虫多活一刻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