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宁八年,金陵。
入秋之后,蝉鸣渐渐消歇。长风自江北而来,摇落一城秋色。
金陵城内外遍植桂树,时人将八月之风雅称为“桂花风”。风过闾巷时,既无溽暑蒸灼之苦,亦无霜秋砭骨之寒,只裹挟着丝丝甜香,拂槛穿廊,满城皆闻芬芳。
与桂花风一起席卷整个金陵城的,是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
今年五月,骠骑将军宋海晏率大军北征,七月即攻下邺城。宋海晏率军回朝,接受朝廷的封赏,下午就将入城。
若说起大楚一朝如今风头最盛的人物,非宋海晏莫属。自元宁元年宋寒章战死,宋海晏接掌淮南大军之后,先后四次北征,为大楚一朝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元宁四年秋天,北魏重整旗鼓,再犯淮水边境。宋海晏率军破敌,又乘胜追击,从北魏手中夺回淮北的宿州、亳州之地。朝廷嘉其功绩,加封卫将军,赐爵长丰县侯。
元宁五年春天,他以淮北为根基,挥戈东进,势不可挡,一举占领徐州。朝廷再颁恩赏,晋为骠骑将军。
今年,宋海晏趁北魏内乱之际,再次出兵,攻克青州和兖州。至此,大楚一朝已经收复黄河南岸的大半领土。
这场大胜,令大楚举国振奋。而金陵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却是另一桩事。骠骑将军如今已是正二品武职,若再行加封,便是正一品的大将军之位了。
大将军为朝廷最高武职,位同三公。大楚立国四十年,从未有人加封此位。先帝萧胥以武立国,一直亲自掌军,并不需要封大将军。
先帝驾崩之后,朝廷最高武职是齐氏第三子齐栋,都扬州军事,领正二品的车骑将军衔,坐镇东南要冲,权势煊赫。虽说以齐阀之声势和地位,齐栋也有受封大将军的资格,但其父齐鸿为司徒,位列三公,为文臣之首。若是齐栋再封大将军,则齐氏一门文武并尊,难免朝野议论,大将军之位就这么空缺了下来。
然前几次朝廷加封,不过遣使者持节往庐江传旨,宋海晏从未亲至金陵。此番却不同往日,宋海晏竟亲率得胜之师,浩浩荡荡回朝受赏。
这破天荒的举动,如投石入水,在金陵城掀起千层波浪。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人人交头接耳,皆在揣度,莫非这空置数十载的大将军之位,终要迎来第一位主人?
午后,从朱雀门到宣武门的长街上,早已挤满了围观的民众。
七年之前,宋海晏曾代表宋家献俘阙下,当少年将军银枪白马踏过朱雀桥时,多少闺中少女曾倚窗窥望。而今岁月流转,当年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已成为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谁又不想一睹其风采?
然而,有人得志,便有人失意。其中最为愤愤不平的,当属时任征南将军的澹台恭。
七年的时间过去,门阀世家的格局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有的家族声名鹊起,有的家族湮灭无闻,其中崛起速度最快的便是宣城澹台氏。
当年萧胥起兵之时,澹台恭之父澹台勰便是追随者之一。可惜,他运气不太好,一次守城时遇到敌军来袭,澹台勰弃城而逃,吃了军法。澹台恭当时年仅十五岁,便投靠了江左齐氏。他自身骁勇,又不乏谋略,经过数次大战,慢慢积累了战功和名望,成为齐阀麾下一员大将,被封为振威将军。
然而,当年齐氏与澹台都是江南地区的豪族,两者不相上下。如今齐阀声势无二,澹台氏沦为齐氏附庸,而自己纵有将才,却只能仰人鼻息,为他人做嫁衣裳,又如何教人甘心?澹台恭心中实在不是滋味。
直到三年前,澹台氏终于迎来了一个重振家族的契机。
元宁四年,太皇太后齐明霜七十大寿。皇帝为表孝心,在宫中设圣寿宴,朝廷五品以上官员的妻眷皆可入宫向太皇太后祝寿。因太皇太后将颍川郡王养在身边,又特地传懿旨,家中有小儿女不满十岁的,皆要一同入宫,说是给小郡王选几个伴读。
澹台恭的小女儿澹台钰年方五岁,随祖母入宫。皇子伴读一般只选男童,澹台恭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第二日,皇帝忽然宣召他入宫。说他的小女儿澹台钰伶俐可爱,颇称太皇太后之意,欲聘为颍川郡王正妃,待年长成婚,以结两家之好。
这对澹台恭而言,不啻于天降甘霖。
江左齐家得势,不就因为是本朝外戚吗?
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便有一朝外戚。昔年萧胥重用妻族,方有齐氏之兴。如今颍川郡王身为皇后嫡子,又独得太皇太后宠爱,储君之位十拿九稳。待来日郡王登基,澹台氏岂不是能像齐阀一样,成为第一等的世家?
去年,西南交州豪强李贲叛乱。皇帝擢澹台恭为正二品的征南将军,平定西南之乱。澹台恭深知此乃天赐良机,既能彰显自身才干,又可壮大澹台氏声威,故而不敢有丝毫懈怠,回到宣城招兵买马,排兵布阵,日夜筹谋。不出半载,便将西南之乱平定。得胜回朝后,皇帝龙颜大悦,封其为宣城侯,荫及子孙。其长子澹台炜获封禁军校尉,次子澹台焕亦得卫尉少丞之职,澹台氏也扶摇而上,成为元宁朝的新贵。
但澹台恭心中并不满足,本朝大将军之位空置已久。既然齐家没这个心思,这至关重要的职位迟早会落入自己手中。他正踌躇满志,却不想半道上杀出个宋海晏来。
金陵坊间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澹台恭已从宫中得到消息,皇帝有意加封宋海晏为大将军,甚至赐下将军府,许他在金陵开府从事。中书省对此无异议,司徒公齐鸿称病,对此不置可否。
宋海晏大破邺城之后,陈重兵于濡须口,虎视长江南岸。宋海晏如今除庐江外,掌控北豫州、青州、兖州、徐州,养兵十二万,实乃割据一方的枭雄人物。
然而在澹台恭心中,此人实乃大楚朝廷的心腹大患。当年宋寒章死后,皇帝加封宋海晏为庐江刺史,宋海晏竟让传旨的太监带回一支箭矢,公然挑衅皇帝威权,定是怀有不轨之心。
如今皇帝加封其为大将军,不过是因为宋氏兵强马壮,不得不虚与委蛇。澹台一族作为皇帝的股肱之臣,自当为君分忧,挫其锋芒。
……
酉时三刻,宋家的马队自宣阳门进入金陵城。
天光西斜,将巍峨的城门镀上一层淡金色。十六铁骑当先开道,清一色乌骓马,旌旗猎猎,蹄声如雷。
忽然号角长鸣,城门洞开处,一匹照夜白马缓步踏入金陵城。马背上之人身披玄铁鳞甲,面上青铜兽纹面具森然可怖,只露出一双眼睛——那眼神如出鞘之刀,目光所过之处,围观者无不垂首侧目,生出如芒在背之感。
宋海晏勒马而立,骏马长嘶一声,鼓角雷动,在他身后,五百步卒列阵而入,铁甲铿锵,长矛如林。金陵承平已久,百姓何曾见过这等军威,一时皆屏住呼吸。
行至朱雀大街时,人群忽然骚动。一条发狂的野狗忽地从巷口冲出,围观行人避之不及,一下子被挤到道路中央。马队中响起一声长哨,然最前方的战马收势不及,不意撞上了被挤到路中的一名乞丐。
骑兵猛勒缰绳稳住身形,却见那乞丐已滚倒在地,捂着胸口哀嚎:“将军纵马伤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