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咸平年间忆某君[燕云十六声] 猗猗修竹

1. 无人共,霜雪催(序)

小说:

咸平年间忆某君[燕云十六声]

作者:

猗猗修竹

分类:

古典言情

第一章·无人共,霜雪催(序)

咸平年间,寒冬。

她清早起来,窗外下起了雪。此时,她已头发花白,皱纹满布。内室陈设着年轻时用过的刀和剑,而今却再无气力挥动。屋外似有童稚喧闹,她下了榻,步履蹒跚地走出房间,平熹正搓着雪球。

听到响动,平熹回了头,看到了她,如看到魑魅魍魉一般,连忙将雪球扔到一旁,开始扎着马步。

“我有在好好练功!”平熹有些心虚地道。

仰头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心想,今日给平熹放个假也是好的。想来,她笑了,枯槁的脸上显现几道沟壑。看着平熹这番举动,她想到了儿时的自己。那会儿,她对江叔也是这副滥竽充数的模样。

“今日冬雪,放你休息。”她扣上斗笠,坐在木凳上。

很快,平熹听劝地泄了力,歪倒在她对面的木凳上。平熹从她的碗中熟稔地拿出绿豆糕,放在口中嚼了起来。她也从不怪他,甚至将搪瓷碗朝平熹的方向推了几寸。

平熹撑着下颌,双眼冒光,问她:“我已经长这么大了,总可以给我讲讲江湖中的事了吧?”

“江湖中那些事......不过没什么。”

她嗤笑一声,脑海中再次勾勒那个人的脸。这么些年,自她跑到开封办完了白事,回清河的路上,遇上了平熹这么个人。那时,她一剑铲了几个小喽啰,平熹就躲在树后面偷偷看着。之后,平熹便乞求道:“大侠,你是江湖人吗?我也想去江湖上看看。”

“江湖......江湖很残忍的……”嘴上是拒绝,可还是架不住平熹激动的态势,只好点点头,同意带他走。

其实,还是有些私心的。那平熹长的样子,颇为俊俏,年纪小小酷爱簪花,就连眉目都同那人如出一辙。她承认一时鬼迷心窍,今朝走火入魔罢了。思之成疾,却意外捡到了与他极为相似的孩童。

缘分吧......缘分就是如此说不清道不明东西。听闻平熹的父母皆在雍熙年间战死辽军的铁骑之下,而今他孤苦伶仃,只能靠乞讨卖艺为生。她早年入江湖,还抱着一捧赤诚之心,对旁人总是心软,算来也不忘初心。

“哼,你就不想让我去江湖就是了!”平熹赌气将头扭到一旁。

她反驳道:“我没有不让你去,只是你年龄尚小,生杀予夺之事,还是长大点儿办最好。”

“好吧。”平熹继续道,“不过我还有一事不解,之前你又嫌我小,什么都不肯告诉我。喜儿叔有次跟我讲,说我跟几十年前一位常客长得很像,真的假的?你认识吗?”

她浑浊的视线又一次清澈起来,在平熹眼里,她似乎年轻了几十岁。然而,昙花一现,她又一次以迷茫的眼神望向他,看了许久,便将目光移开。

装傻地道:“什么常客,哪有什么常客?”

平熹微蹙起眉头,解释道:“喜儿叔说,是位身着白衣的翩翩公子,总爱戴着抹额,干起活来十分卖力,当年你指使着他干这干那,他一点怨言都没有。”

她静默,恍惚听到什么人叫她。她有时望着远处的山色出神,有时又一个人坐在凳子上,一坐就是一天。平熹老觉得她心事重重,十年的时光幻化张脸一样,每次他要问,她总是闭口不言,甚至将口袋中的松子糖放入他的口中,只为堵住他的嘴。

“喜儿叔怎么这都告诉你?”

“就说我长得像他啊!”平熹拍了拍手,“喜儿叔还说,有时他会去开封许久,有时他又会在不羡仙待几日,会带很多好玩的物什给其他庄客。后来,他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平熹你想多了,你......一点都不像他。”她掺着泪,不知是喜是悲。

“算啦算啦,知道你不爱提。”平熹跳下凳子,一晃一晃地往屋内走,“反正我早晚都会知道他是何人,而今在何处!”

他是何人?

而今在何处?

平熹回到屋内,见村口有官府的人挥手,她便担负起东家的职责,抬着步子去接待。平熹远远地望着,又看着那些身着紫衣的人,不知为何,心里泛起一股悸动。他顺藤摸瓜偷偷跑到村口的木桩后,如同第一次见到她一般,鬼鬼祟祟地观察着。

他看着她接过官府的人送来的包裹,而后慢慢解开,不知看到了什么,深深地哭了出来。他没见过她哭得这么伤心,自始至终,在平熹心中,她虽然年迈却仍风光无限,枯朽老骨运功也堪比旧岁。而今,他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哭,他心里也难受得很,连忙跑回家去,为她留了扇门。

她回来后,将东西放进柜子里,落了锁,便提着剑消失于潇潇风雪之中。平熹不知道她究竟要去哪,去找谁,也不知道她是否还会再回来,何时回来,亦不知道自己是否等得起她来。

平熹灵活地开了锁,摸索着里面的物件——这是他第一次打开她的柜子,看到柜子中存放的东西。一只褪色的青绿燕子状的风筝,一个毛躁的鹰羽,一株干枯的玉楼春,还有方才的包裹。

拆开包裹,是一件月白色暗花纹劲装,一个皮质肩甲还有一条抹额,黑纱材质,上面绣着金色的展翅之鹰。平熹拿着抹额,好奇的神色收敛些许。突然,在抹额之下,掉落一张字条。

晋公子遗物,还请少侠查收。

开封府 寿王

那时,平熹从未想过,他会这么快发现她藏匿许久的秘密,他也从未想过,曾有这么一个人,与她产生了万千的羁绊。甚至,在那之后,平熹再也无法面对镜中自己的脸,他觉得这张脸已经成为谁的脸,面目全非。

他佯装无事等到了他的十六岁,她终于放他去如愿的江湖了。平熹抱着剑初到开封,不再如乱世中荒乱,而是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平熹按照她为他画的舆图,顺着路线,先是到了升平桥。桥边早餐铺人气旺盛,刚出炉的肉包子、烩面和胡辣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平熹肚子饿了,走过去对着菜品看了又看,这时,走来一位拄着拐的老者。

老者见了他,热泪盈眶,哽咽地道:“我当真是老糊涂了,竟然在这里看到了晋公子。”

晋公子?

那张字条。

“晋公子......”平熹打听道,“您可能认错了,在下初入江湖,不过一介草民之辈,身份弃之若履......”

“你不认识晋公子......”老者抹去了眼泪,“以前老跟晋公子一块儿吃饭呢,想来好久没见到他了,也不知他身在何处,那少侠可还和他相好否?”

见老者远去,平熹连忙抬起脚步,挡住了老者的去路,急切地问道:“且慢,晋公子、少侠究竟是谁?”

“那两位都是江湖中人,晋公子大名晋中原,在江湖中可谓闻名丰盛,人人称道之‘晋大侠’。”老者解释道。

“那......那少侠呢?”平熹恍然之间好像明白过来什么一样,明明心里的石头早该落地,可还是非得搬起来砸自己的脚。

直到老者说出了她的名字。

平熹真的恨不得把河边的石头搬过来,狠狠地砸自己的脚。她当初能将他捡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