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咸平年间忆某君[燕云十六声] 猗猗修竹

14. 秦氏女,浩然心(三)

小说:

咸平年间忆某君[燕云十六声]

作者:

猗猗修竹

分类:

古典言情

第十四章·秦氏女,浩然心(三)

棺材里躺着的人面色如纸,唇色青紫,身体渐凉。她垂眸伸手探了探洛九的鼻息,连微弱的气流都没有。

看来,他已经再无生的希冀了。

这也难怪方才在开封城东等了半天都没有看到洛九的身影,他一定比她先到了晋氏旧宅里,也同她一样,来到了这间厢房里。她凝视着洛九的尸体,仔细思索片刻,总觉得这是个邪术。

唯一奇怪的一点,洛九似乎是被闷死的。他的身上并没有什么伤口,甚至可以连打斗痕迹都没有。他躺在棺材里,就好像他是自愿躺进去一样。

若棺材里本没有尸体,那盗墓贼为何会死。若棺材里本就有尸体,且尸体是盗墓贼的,那是否洛九曾把尸体搬出来,触动什么逆鳞,误打误撞进了棺材。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原先棺材里的尸体另有其人,只是这个人目前不知道身处何地。

她暗自道:“洛九,怎么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呢?”

忽而窗边风动,闪过一道黑影,她警惕性地握紧腰间的金错刀,小心翼翼环顾四周。檐下的树影犹如魑魅魍魉般,捉摸不透,迷糊不清。她能依稀听到那哭声由远及近,似乎还伴随着什么兵戈声。

何人?

为何会哭?

鼓起勇气,她踱步朝厢房门口处走去,透过门板上的裂痕,她往厢房外看了看。除了微薄的迷雾和庭中的断壁残垣,再也看不到什么东西了。至于那哭声,那兵戈声,她一直认为这是幻听,直到她将目光往右转了转......

一双灰白色的瞳孔贴近门板,透过罅隙,往厢房内看来。

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抬手捂住自己的嘴,将惊呼声瞬间咽了下去。危机当前,她不敢轻举妄动,她的眼睛也能凝视着门板外的眼睛,哭声犹如合抱之木般,莹莹绕绕,不断缠绵。

刀鞘刮过墙壁,发出一阵低沉的鸣响,一块乌金铁制成的虎符挂在刀穗上。她动作极轻、极静,慢慢地将虎符拿在手中。

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幽州镇北营大将军晋衡持。

按照晋衡在晋家中的地位,是不可能让他住在厢房,更不可能在厢房里摆上一口棺材。

“你为什么不哭呢?”屋外的那个身影带着点哭腔道。

她没有说话,依旧闭口缄默,现在并不是说话的好时候。不知那个身影出于什么目的,但她不想跟洛九一样,无缘无故闷死在棺材里。

“你要不哭......那你能把那东西给我吗?”那个身影继续道,“我找了它好多好多年,一直没找到。没找到就没办法去幽州。”

她还是没有回应。

“我若去不了幽州,过几日辽人南下,幽州......幽州可是守不住了。”那个身影哭了,哭声凄惨,比方才更加强烈,“我不求你能助我一臂之力,但求你能带我重回幽州。”

她觉得这是该开口的时候了。

因为那个身影说完,便只剩下哭声了。

许是方才身影的对白,让她的心里放松了对待身影的恐惧与警惕,更多的却是一种同情和怜悯。她的老家在清河,离幽州很近。早年,她听闻江叔同她讲,幽州的长城多么巍峨,山河多么壮阔,她说她也想去那里看看,江叔却道,那你没机会了。她问江叔,为什么会没机会呢?江叔淡淡地道,因为幽州是辽人的地方了。

她行走江湖没多少日子,但听到许多人抱怨现在世风日下,每天苟且偷安,他们活不久,还怕死,不想死,就只能活的言论。她听闻有人念旧大唐风光,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早生些时候,去亲眼看看那繁华雍容的长安,而不是待在这穷苦贫乏的开封。还有一些人,她也听闻了,那些人是燕云之地的人,因为辽人占据,不得已才往中原迁。

游子身上衣,扁舟何时渡?

“你又是谁?”她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带你回幽州?你可知道,现在幽州是谁的地儿?”

那个身影道:“辽人......我一定要杀了这群狗契丹!”

“若我们能知晓彼此的姓名,或许我愿为你搭上一程。”她道。

“好好好......求你......让我进去......”那个身影乞求道。

她沉下心,忽觉哪怕这是身影吞入腹中的计谋,但她有金错刀,她有金兰心,她便什么都不怕了。于是,她微微侧身,打开门阀,将门开了个小缝。

凉风吹过,厢房外除了阵阵叶落,什么都没有。

那刚才同自己说话的是谁?

只听身后传来熟悉的哭声,身影的每一次哭都带着铁马兵戈的声响,她慌忙拔出金错刀,刀锋划过哭声过音之地。

刀锋什么血肉皮毛都没碰到,她只觉有一股气流离自己愈来愈近,近到这股气流就在自己眼前。

很快,她好像意识到什么一样,从腰间拿出火折子,刷拉一下,手中亮起一簇火,火光照耀下,是一道雾白色的身影。

这是个魂魄。

流离失所之魂。

死无葬身之地。

“我的家怎么会有别人?”魂魄一边说着,一边飞向那打开的棺材,泛白的指尖指着洛九的尸体,哭泣道,“晋衡......晋衡没有说过,今晚还会有不速之客......晋衡......是啊,晋衡已经不在了......他不在了才是最好的......所以,你又是谁?”

“你又是谁?”她亮起手中握着的虎符,“你提到的晋衡......是这个人吗?”

“是他!是他!是他!”魂魄飞过来,欲要抢夺那虎符,她闪身一躲,那魂魄碰了壁,“把虎符给我!把虎符给我!把虎符给我!”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我怎能把虎符给你?”她灵机一动,打算借用赵光义的权势地位,便道,“今日我奉京尹大人之令,前来开封城东晋氏宅邸查案,而这虎符皆是物证,你是来者,若不自报家门,让我怎么跟开封府讲话?给不给我们开封府面子?”

那道身影微微一愣:“开封府......开封府......你跟京尹石重贵大人讲,我......我乃晋衡之妻秦氏,你告诉石大人,他知道的,他一定会帮助我的。”

“石重贵?”她微微垂眸,看到秦氏抓住自己的衣摆,跪地乞求,她意识到魂魄并不是宋人,而是前朝之人,“现在的京尹大人姓赵不姓石。”

秦氏慌了,握住她衣摆的手缓缓垂下来,道:“姓赵......那石......石大人去哪里了?”

她解释道:“前朝之事,早已过去。今朝乃宋,你且听得便罢了。”

“石大人死了......石大人不在了......晋......晋也不在了......”秦氏喃喃道,面目惊恐不安,甚至还带着点遗憾,在她微微泛光又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得格外光怪陆离,“石大人不在,晋也不在......那幽州的兵马怎么办?那汉人怎么办?”

说罢,秦氏如疯了一般跳起来,跃身于她的身上,锋利的指尖擦着金错刀的刀锋而过,目光死死地盯着她手中的虎符。秦氏停止了啼哭,转为呕哑的尖叫,凭空挥舞着指尖,握住金错刀的刀柄,却被她抬手劈断。

魂魄之身,是感受不到痛楚,同样劈砍不断躯体的。

金错刀刀锋落下去的瞬间,秦氏的指尖化为一缕烟,烟雾缭绕瞬间又恢复如初。

“你告诉我,”秦氏凑上前,攥紧她的衣襟,“你是汉人对不对?”

她点点头。

“帮我找到石大人,我要同他说一句话。”秦氏道,“很重要......石大人一身坦荡,只要他死而不降,我便尽了我的执念。”

她握住秦氏的手,感受到秦氏冰凉的体温,看到秦氏满脸泪眼纵横,不知不觉间,竟有些心疼。秦氏跟坊间很多人一样,都较为念旧,感怀前朝之恩,而戾今朝之痛。但秦氏只知道石重贵不在了,晋也亡国了,多少春秋犹如浮水流沙般过去,多少世道艰险犹如一丘之貉般流动。

而今,她看着秦氏那灰白色的眼睛,听到秦氏泣而不止的哭响,许多话到了嘴边,又被她尽数吞下。她不过是宋人,她无法体会晋人的苦痛,更无法评价秦氏的疯狂。

这么多人都对前朝念念不忘,心中满是难以割舍的眷恋与悲愤。他们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里,无法接受如今这翻天覆地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