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世界江山一统志 唐风万里

第79章 调整区划

小说:

世界江山一统志

作者:

唐风万里

分类:

网游科幻


李纯道:“这事没那么快,也不要你们郭家去人,已经有两个兄弟入朝为官,可以找其他亲友。”
郭贵妃说:“我有一个妹夫,叫谢长永,也是一个八品小官,让他去可以吧。”
李纯道:“这样可以,就把济州岛改为东济岛,任命他为东济岛管事,定为正七品,直接归内侍监管理。待开春以后,我让田弘正派一千人马护送他过去,清理一下新罗残余势力,威慑一下岛民,你让谢长永带一些自己人,搭建自己的班子,把东济岛管理起来,过一段时间,田弘正的人马肯定要撤走。要记住一条,以后这个岛屿就是皇家的产业,只收赋税贡品,谢长永带去的人只负责管理,给他们一些报酬就好,不得赠予、卖出任何房屋土地。”
郭贵妃说:“这个原则我记住了,你这么对我好,其他妃子会不会有意见?”
李纯道:“其他几个妃子当然也要考虑,长安的大明宫也需要有人管理,那边的一千多人和宫殿,管理权就给纪妃。刘嫔的堂兄刘士瑜,在枢密院宗正司做九品官也有四年了,这次可以给他提拔为正八品。杜秋妃的哥哥杜荀卿,在礼事部任郎中也有好几年了,这次礼事部左侍郎赖正文因为年龄大了,留在了长安,可以让杜荀卿接任礼事部左侍郎。”
郭贵妃说:“为了我们几个嫔妃,陛下也是费心了,长安大明宫就让纪妃派人去管,我没有意见。”
安顿好宫中的事,第二天李纯就想出去私访一下,查看一下夏原新都的情况。按照以前的惯例,带上崔群、郭钊、纪奎等人,由纪奎领队,扮成商人,在夏原城内闲逛。
夏原城仿照长安的模式,皇宫和官衙建在北城,南边是商业区,西城是居民区,东城是工业区。
夏原对商业采取完全放开的政策,沿街开了很多店面,卖着各种商品,由于新迁都过来,人不算很多。人群中主要有两种口音,淮北口音和洛阳口音,这次来了很多洛阳人,主要是官商两道,想着在新都发展一番。
新都的主干道全部是水泥路,车走人行,非常方便。道路两边的房子,很多也采取了砖混结构,盖了两三层,与其他地方一层为主的情况完全不同。
很多嗅觉灵敏的商人,跑到夏原开设工厂,纺织的、冶铁的、制衣的,一片兴旺的景象。经过艾笛声的推广,有些人掌握了蒸汽机的技术,有了专门制造蒸汽机的工厂,有些工厂尝试用蒸汽机来作为动力,集中生产本厂产品。
在走访中,李纯发现,除了皇宫和官衙集中建设区,夏原的村庄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融入到城中,与新建的商业区、居民区比邻而居。即使是不得不拆迁的村庄,也在附近找空地重新规划建设,成为一个个城中新村。
李纯认为,如果城市大规模拆除城中村,表面上城市漂亮了,但大拆大建的成本全部转移到新的住房上,导致房价虚高,形成了大批的房奴。
在新都建设中,李纯要求柳晟在规划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村庄,尽量少拆,不得不拆的,就在附近拨地重建。保留的村庄,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保持一个规则的区域,划定边界,避免散乱无序乱建。
农民的土地,除了政府征用的公共用地以外,其他工商业和居住用地,让农民自由买卖,官府只收取一定比例的税收,地价贵了,卖的人就多,地价自然就会降下来,房价也很难暴涨。
当然,如果城市在一个阶段涌入的人口很多,地价和房价也会大幅上涨,控地价、控房价,将是以后新都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要繁荣,增加居民的幸福感也很重要。
按照朝廷的规定,正式迁都前,只有洛阳人能够来夏原买地建房,迁都以后,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来夏原买地建房。
百姓们觉得都城的发展前景肯定好,所以全国各地涌来了很多人来买地买房,只见城内不少空地旁,都**了一些外地人,跟夏原本地人一起测量面积、商谈价格,有的要建商铺,有的要建工厂,也有的想建住宅,一片热闹的景象。
外地人来买地建房,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新兴的混凝土建房非常受一些富户的欢迎,房子盖得高大坚固,又可以盖好几层,节约土地。各地源源不断运来大量的建筑材料,周边也涌来了大量的农民工找活干,搬运材料的,建房的,都忙的不亦乐乎。
李纯一行人又去码头查看一番,码头也非常热闹,运货的、运送建筑材料的船只络绎不绝。很多长安迁过来的官员,也都按照李纯走过的路线,先乘火车到洛阳,再乘马车,最后通过水路,经颍河、淮河到达夏原。
码头上不断有到岸的大船,走下来不少官员和搬东西的杂役,在码头换车,再向夏原城内赶去。有一些官员认识崔群和郭钊,还过来打招呼,李纯不愿暴露身份,让周边的暗探拦住他们,带领随从返回皇宫。
回去后,李纯开始详细思考全国行政区划调整的事宜,李吉甫关于新设四个道的想法,李纯大体同意,但是他想一次性搞得更全面些,争取一次性划分到位,争取以后稳定下来不动。
李纯根据掌握的唐朝的各地情况,也参考前世的一些地理知识,决定来一个相对均衡的划分。
记得在前世,行政区划差异很大,有的省上亿人,富可敌国,有的省份只有几百万人,又穷又小,还维持一个省级的架构,需要上面贴钱维持。县一级也是一样,有的几百万人,有的只有几万人,两极分化,缺乏统一的标准。一个小县和一个大县一样,各个部门齐全,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偏高,给当地带来很大的财政压力。
唐朝目前发展的还不均衡,除了中原以外,其他地方还没完全发展起来,为了防止以后人口变化再被动变动,李纯决定借鉴前世的人口数据。
具体的参照,就以穿越前2020年的人口数据为准,这个时间点,各地已经充分发展,人口相对稳定下来,可以合理运用这时的人口数据。在道一级,就参照前世承载6000万人口的底线,少于前世6000万人口的区域进行合并,保持一个合理的规模。
扶桑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组合,规模适中,可以单独设一个道,命名为扶桑道。
首府可以选在大阪,此处位于属于扶桑原来的中心地带,相对发达,又靠海,便于和唐朝的联系。
扶桑的旧名需要改掉,可以将大阪改为东昌府,进一步扩建,作为扶桑道的首府。
新罗的面积偏小,可以把鸭绿江和长白山以南区域划过去,相当于前世朝鲜加韩国的区域,命名为新罗道。
汉州西部的仁川,位于新罗西边的中部海岸平原,适合建码头,往来内地方便,可以改名为仁和府,作为新罗道首府。
济州岛划为皇家所有,把扶桑的对马岛划归新罗道作为补偿。
榆关(今山海关附近)以东,鸭绿江、长白山以北,大兴安岭东南,北至外兴安岭,东到库页岛,面积广大,本可以设两个道,但因人口稀少,先设一个道,因有辽河,古代有乌桓在此,可命名为辽桓道。
辽河中游西岸的新民县,位于辽桓道的中心平原地带,可以升级为新民府,经过扩建,作为辽桓道的首府。
由于面积太大,辽桓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鸭绿江以北的辽河流域,加上松花江的中上游(北至辉发河与松花江的交汇处)为其直辖区域,基本包括了前世的辽宁全部,内蒙古的赤峰、通辽,吉林的南部。
长春及其以北的黑龙江流域,包括前世的黑龙江省全部,吉林省的中北部,内蒙古的嫩江流域部分,俄罗斯侵占的的外东北区域。
这里面积虽然大,但短期内难以**足够的人口,当地生活着室韦、靺鞨等部,古为肃慎之地,可以设立为肃慎都护府。
在松花江下游南岸设立松州(今哈尔滨),为都护府所在地,肃慎都护府先归属辽桓道代管,待以后发展起来后,再单独设道。
上次设道时,河北道、河南道人口众多,两个道就占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比重太大,所以两个道拆分为四个。
这次在夏原组建京畿道,把原来的河南道南边三州划走,损失了不少,而且现在全国其他地方都发展起来,又新增加了不少区域,应当把河南、河北进行重整。
撤销河北道,将其一分为三,以漳河为界,以北部分划归幽燕道,幽燕道燕山以北少数民族区域划归河东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