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第86章新配方
唐圆和封辰在罐头厂参观学习了一周,先参观肉类罐头车间,然后是蔬菜和水果车间。
除此之外,还参观了蛋品车间,主要生产蛋黄粉、鸡蛋粉、蛋白片等。
最后他们还参观了酱菜车间。
当马慧友和陆建康领着他们参观酱菜车间的时候,唐圆还懵了一下,真是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啊。
反正做蔬菜罐头了,那做酱菜也很正常,尤其酱黄瓜、萝卜干、芥菜丝等。
这么一看省罐头厂的业务很广泛,难怪有三千多人了。
唐圆和封辰主要对肉类罐头车间感兴趣,毕竟这是他们生态农场接下来的重点项目。
封辰让陆建康帮他安排在肉类罐头车间轮岗,熟悉设备操作,还要重点学习马口铁罐头盒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封辰对机械的亲和力与敏感度让陆建康惊讶,这人学习能力也太强了吧?
他领着封辰在岗位上试了试,跟职工聊一聊,没一会儿封辰就掌握了这个岗位的要领。
一周后,他已经可以在肉类罐头车间各岗位间自如轮岗了,还能发现某些职工操作的不规范之处,帮车间改进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布局。
唐圆也没闲着,她跟着马慧友参加了几场会议,有生产会议、技术研讨会以及食品配方研究会。
温书记直接示意让唐圆参加,让马慧友不必对其有所隐瞒,他觉得自己罐头厂这点配方让唐圆学去也没什么,每个厂都有自己的配方,也没人能随便办厂学他们的配方,而且她还能帮他们改进更好的配方呢。
唐圆很大方地提供了几个午餐肉、红烧肉罐头的配方,又建议他们增加产品种类。
肉类罐头车间,除了清蒸类的午餐肉以及调味类的红烧肉,还可以做腌制品和烟熏肉以及香肠。
她现在知道省罐头厂的肉类和蔬菜产品大部分供给部队,少部分出口、内销。
既然是军需品,那就让战士们的饮食更丰富一些,同时也开发新产品,再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午餐肉在国外是快餐品,是上班族、建筑工以及军人的常备粮,市场巨大。
唐圆前世去工厂实习考察的时候,曾经了解过
不少相关知识。
经过三年低谷期,六十年代中期国内罐头年产量才回升到12万吨,出口约8万吨。直到改开那年,国内罐头企业只有150家左右,出口额好像是2亿多美元。
所以国内罐头产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只要找到更好的客户。
又一次品尝新出炉的配方,唐圆对马慧友和另外一位负责配方的副厂长道:“许厂长、马厂长,我提个小小的建议。”
两人看向她,许高山声音洪亮道:“小唐同志不要客气吧,只管说。”
唐圆指了指午餐肉,“咱们可以在食谱里再加一定比例的糖。”
“糖?”两人惊讶地看着她。
有个技术员推了推瓶子底般的黑框眼镜,不满道:“这又不是红烧肉,这是清蒸午餐肉!”
清淡是你说的,让加糖也是你说的!
许高山摆摆手,“张工,不要激动,先听小唐同志怎么说。”
唐圆不在意张旭利的抵触情绪,这一周她可开眼了,郑应炬怕她调过来抢他销售员的职位,郑应炬的老婆——她已经知道那个敌视她的女人是谁,怕她抢郑应炬,而这位技术员则不喜欢她提意见,因为她提意见厂里就实验来实验去,让他多了很多工作。
而他最怕麻烦。
她笑了笑,继续道:“我之前有留意报纸,外国人喜欢吃甜食,应该说他们的口味偏甜。”
这也许是经济发达的一个细节吧,国内地域不同的饮食习惯也反应这个问题,经济发达的地区偏甜食,卖苦力的地方更重口味,重盐重油或者重辣。
经济条件宽裕以后人们也喜欢悠闲地喝个下午茶,吃点小甜点,这样能增加精神愉悦,缓解压力和焦虑。
而在经济条件差的时候大家为了填饱肚子每天汲汲营营,根本不会去关注精神需求的问题。
在农村有些大队的娱乐就是扎堆侃大山、说荤段子,有人会讲故事、进城长过见识那都是娱乐核心人物了,如果大队有广播那也是重量级娱乐工具。
他们从地里摘个野果子都是享受,压根儿没有甜品的概念。
城里人却要更讲究一点,会定期割肉、买糖,再讲究的十天半个月买一次肉罐头,一个月去一次饭店什么的。
而外国尤其资本
主义国家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爆发期现在处于经济发达后的滞胀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的收入不会急速增长反而平稳或者下降不会追求高消费反而喜欢提高恩格尔系数买喜欢的小物品享受小确幸。
吃点甜的安慰自己心情更好。
吃点肉满足自己
如果肉的咸香里还能品出鲜甜那就更好了。
唐圆没有给他们解释深层次的需求原理只是从口味来说“咱们炖肉加点糖也会提升鲜味儿嘛。”
许高山点点头:“的确我炖肉总是要加点糖凉拌菜也要加点糖提鲜。”
他对陆建康和张旭利几个道:“那咱们再试试。”
食品的味道就是不断反复调试的不可能始终一个味道。
张旭利很是不满拉着脸钢笔用力在笔记本上划拉着。
唐圆瞥了他一眼铁饭碗这点真不好不管员工表现如何工厂也不会随便处分即便怠工也只能口头批评教育。
只要进了单位就是铁饭碗单位就要负责到他老、死所以很多人进厂以后就不再积极表现。
这时候温书记推门进来笑道:“大家聊得好热乎我也来凑凑热闹。”
马慧友就把唐圆的意见跟温书记说了一下。
温书记交际广见识也多他还认识省大留日的外语教授听说不少国外的事情很是认同唐圆的建议。
“他们口味的确偏甜。”
见温书记支持唐圆的建议其他人就不说什么了张旭利也只能接受。
温书记坐下聊了一会儿关心一下唐圆和封辰在厂里学习以及生活是否顺利。
唐圆便顺势道谢“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温书记哈哈笑道:“那就好。对了我今儿和程教授碰了个面说了你们要学习的事儿接下来你们可以去省大拜访他有时间也可以跟着听听课。”
他没看见郑应炬就提高声音道:“郑销售呢?让他送你俩过去顺便也学学外语。”
人家乡下大队出来的干事都想学外语郑应炬这个省厂正儿八经的销售员居然不会不像话。
晚饭时候唐圆去车间门口等封辰。
封辰先
去更衣室换了衣服出来就见唐圆抄着手站在一棵掉光叶子的石榴树下跟人说话。
几个年轻的男职工站在她对面一脸好奇地跟她打听前进大队如何。
唐圆笑眯眯的捡好听的说给他们听。
一个脸上发着青春痘的青年试探道:“小唐干事你、你有对象吗?”
其他人就冲他哄笑“你眼睛不好使啊。”
小唐和她对象一起来的你眼瘸了吧?
青年抬眼就见一个高大英俊的青年走到唐圆身后距离贴得有点近一看就关系亲密他的脸腾得红了。
其他认识封辰的工人也纷纷打招呼。
他们有人被封辰请教过也有人被封辰反过来指点提醒过对他印象非常深刻。
封辰大手握住唐圆抄着的手腕有点凉“冷吗?”
他大手掌心灼热让唐圆份外熨帖。
她笑道:“不冷只是有点凉。”
来的时候她带了薄棉袄的奶和娘夏天给她拆洗后重新絮的轻软暖和。
不过现在白天穿还有点热她就穿夹衣夹衣又有点冷。
这个季节穿毛衣毛裤最很合适看来还得置办毛衣毛裤啊。
她没想买毛线让娘给打她觉得太麻烦要是能买成品就好了或者给钱让人帮忙织也行。
她又羡慕地看着封辰他体质真好啊冬暖夏凉的。
这个季节他里面一件背心然后穿一件衬衣外面再一件褂子或者工作服即可。
她顺势挽着他的手臂“走吃饭去。”
说着她还把脑袋俏皮地往他肩头蹭了蹭。
即便两人私下里已经非常亲密封辰还是耳朵红了
下班去食堂吃饭的工人瞅着他们发出善意的笑声有人打趣地有样学样挎起身边同□□儿的胳膊笑着道:“走吃饭去!”
吃过饭唐圆挽着封辰的胳膊去厂篮球场溜达一圈撺掇封辰去把下班后借着灯光在这里打篮球的职工们虐一虐。
虐完以后心情大好地回宿舍休息。
第二日一早郑应炬来敲唐圆的门。
唐圆穿好衣服正准备和封辰先去篮球场跑几圈锻炼一下身体见郑应炬这么早敲门还有点诧异。
郑应炬想当然以为俩人是同居状态,虽然分了俩宿舍,但是晚上封辰肯定忍不住要来唐圆房间厮混,所以看到唐圆自己出来他还挺意外的。
“封辰不在?”他下意识问出口。
唐圆指了指另一个方向的男生宿舍,“男生宿舍不是在那边吗?”
郑应炬沉默一瞬,“啊,好吧,我去喊他一声,早上一起吃饭,然后去省大拜访程教授。”
他自然不好让唐圆去男生宿舍区喊封辰,那些单身男职工一个个不讲究,不少人早晨就穿条裤衩子出来上厕所。
唐圆:“不用,我们要去篮球场跑步,他也会过去,二十分钟以后我们在食堂碰头好了,时间来得及。”
郑应炬平时不急学外语,但是温书记给他下了任务,他又格外重视,不想去得太晚让程教授瞧扁。
“那你们快点啊,我们呢争取坐七点半的车。”
唐圆跑步去和封辰会合,运动一会儿,两人又去食堂吃饭,之后回宿舍背上书包纸笔去和郑应炬会合。
唐圆背着自己的小花布书包,封辰背着谭志远送的军用书包。
郑应炬拎着红棕色的牛皮公文包,见俩人一副土包子样儿也没再说啥。
想到他要和俩人一起学外语,他就有一种很没面子的感觉。
他们一起坐公交车去省大,到站下车的时候郑应炬管两人要公交车票,“给我,回去好报销。”
唐圆也没和他计较这个,虽然是她和封辰自己付的钱。
她发现这些大厂职工,尤其是销售员个个都是人精儿,都有一套自己的薅集体羊毛的手段。
想尽办法报销,十块报二十,甚至还有销售员把厂里出售的产品故意报废,然后自己处理掉,钱就进了自己腰包。
不知道郑应炬有没有这样,要知道肉罐头可是很值钱的。
进了大学路过小卖部,郑应炬又进去买了一包烟一瓶酒,还问唐圆和封辰有没有什么想吃的,“面包、火腿肠、方便面、汽水儿,看看想吃啥?”
唐圆怀疑自己敢要一毛钱的零嘴儿,郑应炬回头就敢报花两块招待她和封辰。
她摇头,笑道:“不要。”
郑应炬却又称了半斤奶糖,“咱们去拜访程教授,总要带点礼物的
。
唐圆原本没想过这个,她跟其他领导相处会注意这个,跟老师下意识就忽略了。
前世因为她学习好加上家庭情况,从小到大包括大学老师都很照顾她,老师们经常给她买零食和小礼物,她若是回请他们不但不要反而教育她不要乱花钱,要等工作以后再说。
她立刻道:“那我们也买一些。
郑应炬笑道:“我这不是买了么?
唐圆:“那我给你三分之二的钱吧,我们没有票,多给点钱。
郑应炬笑道:“不用,这个是单位报销的。
唐圆看他跟小卖部的售货员低声交流,然后让人给他开发/票。
唐圆想听听,但是听不清,也不好意思凑上去。
封辰捏了捏她的手,给她比划了几个手势。
唐圆看明白了,他听见了,郑应炬居然开了三倍的价钱!
应该是把其他人不要的发/票份额开给他了。
他怎么敢啊!
等出了小卖部,唐圆眼尖地发现郑应炬手里的礼物又换了。
酒是比之前更便宜的酒,糖也从奶糖换成了杂色糖!!!
这人……他是公文包里背着糖和酒,然后买了更好的换掉?
都这样了,你还开三倍的发/票?
好吧,其实这种手段也不少见,唐圆前世在乡下扶贫的时候有些大队干部也是这样报销的,甚至更过分。
这么一想,偌大的厂子尽是薅羊毛的,效益越来越差最后倒闭,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倒闭的那一刻,那些薅羊毛没节制的也不会检讨自己的。
郑应炬感受到唐圆略带复杂的目光,还一副过来人提点她的语气道:“别说我不提点你们啊,咱们处了这么久,大家也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了。你们以后出差要学会报销。你们大队的支书、会计,就很会。
去前进大队那几天,他在大队部转悠了几圈,就把刘支书和刘会计那点猫腻儿看得透透儿的。
唐圆笑了笑,“谢谢。
你最好别做太违法乱纪的事儿,要是真偷厂里的产品卖掉揣自己腰包,那是要坐牢的。
铁饭碗也保不住你。
他们一路打听去了程教授家。
程教授和妻子
裴秀娥住在学校家属院里,独门独院。
两人的子女不是去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