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第85章更胜一筹
省罐头厂成立于1957年,前身是建国前一家蛋品厂,因为当初华国对苏罐头出口额巨大,各地政府纷纷看好,兴建了不少罐头厂。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对苏贸易环境急剧恶化,罐头业务受到重创,被迫转行或者转内销以及开拓其他出口渠道。
省罐头厂从最初的小蛋品厂不断扩建,变为现在的省罐头食品厂,占地5.7亩,有职工和家属三千多名。
他们主营肉类和蔬菜罐头,不过如今出口业务萎靡,他们的罐头大部分出口转内销。
为了抢占国内市场,这两年也增加了水果罐头,只不过一直竞争不过庆州主打水果的罐头。
虽然郑应炬去市里的时候挺骄傲的,可实际也有些心虚。
现在唐圆和封辰跟着他们来罐头厂参观考察,他为了找回自信,异常热情地招待唐圆和封辰,要给俩土包子洗洗眼,长长见识。
马慧友如今对唐圆特别亲切,就好像自家晚辈一般,亲自领着她参观工厂各个车间。
他颇有点自得地道:“咱们工厂以前是没有屠宰加工点的,都是从肉联厂直接进肉,后来增加了屠宰车间,这样就能从各公社猪站直接进生猪,能省一笔成本。”
他很自豪地给两人介绍加工车间的几个部分,从屠宰车间出来的猪肉便进入制作流程,预处理、罐装、排气、密封、高温灭菌、冷却、检验等步骤。
“咱工厂有全套的生产设备,剪铁机、胶水机、反边封底机,还有自动冲盖机、自动制罐机、自动封罐机、和全套不锈钢蒸煮设备。”
唐圆和封辰听得很认真。
唐圆前世在国内大型食品厂考察实习过,其中就包括全自动罐头生产线,还去国外参加过交流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她看来省罐头厂的一些生产步骤是不合格的,车间布局也不够合理。
比如车间进出口虽然有俩但是职工来来回回根本不遵守规定,还有人穿着制作车间的工作服在外面走来走去,这如何保证食品的卫生情况?
她甚至看见有屠宰车间的职工穿着带脏污的工作服进了预处理车间,而预处理车间的又去了罐装和包装车间!
这
简直是灾难!
当然,在这个年代很正常,毕竟大部分工厂还没有大批量出口,没有被国外高质检毒打过,而国内物资短缺,是食物发霉变质也不能丢掉一定要吃进肚里的那种程度。
所以食品车间没有卫生意识也是正常的,普遍现象。
有的吃就是好的,还要求这要求那?
轮不上呢。
在目前国内市场,你脚踩酸菜也好,你老鼠掉面汤里捞出来继续用也好,你肉掉污泥地板上拾起来直接丢进去也罢,老百姓不讲究,短缺习惯了,有的卖就疯抢,压根儿不管那么多。
但是出口就不行了。
国外不管自己食品质检严不严格,对从华国进口的食物那是严上加严的。
你求着出口,人家除了压价,自然要从产品质量上做文章,那简直是极尽可能地挑剔、严要求。
省罐头厂的出口份额为什么越来越少,恐怕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不知道厂领导意识到了没有。
他们参观到冷却车间,过去就是保温检验车间,几位质检员在检查漏气、瘪罐情况。
这时候郑应炬有事儿,跟马慧友说了一声就往回走。
唐圆张口要说什么,他已经快速跑了。
马慧友笑道:“小唐,你有啥问题?”
唐圆:“马厂长,我们从屠宰车间出来,转到预处理车间的时候换上了工作服和水靴,是为了卫生和防止带入太多细菌对吧?”
马慧友点头:“是的,咱们工厂对卫生问题非常重视,屠宰车间离这边儿远着呢,有些工厂不讲究,屠宰点儿就紧挨着制作车间。”
唐圆:“那郑同志就这么原路返回去,他好像是要回预处理车间吧?”
预处理车间是生肉车间,而罐装预封排气之后就是高温灭菌程序,这俩车间是应该严格区分的。
马慧友哈哈笑道:“不要紧的,肉泥罐装以后还要高温灭菌呢,卫生问题绝对过关的。”
唐圆:“……”
所以你们有认真了解过出口肉类制品的检疫标准吗?
几只苍蝇飞过来,在几人眼前绕了两圈,似乎要落在马慧友的脸上,他赶紧挥手驱赶了两下。
随行的陆建康以及另外俩办公室职工意识到什么
,闭上了原本在说话的嘴巴。
唐圆也微微挑眉,这都九月底了,你们制作车间竟然还有苍蝇。
咋好意思得意自己卫生条件好的?
封辰则对机器更好奇,一路参观过来他把见到的机器都了解了一下,什么机器名称,什么用途,什么工作原理等等。
唐圆对这些不擅长,他就要擅长。
他因为前世功法的影响,这一世虽然不能如从前那么厉害,但是精神、体质都远超常人,记忆力、理解力、学习能力也更快。
敏锐地感觉到气氛微微凝滞,他便回身来到唐圆身旁。
马慧友也意识到什么,干笑两声,“几个苍蝇而已,没什么的,其他工厂苍蝇更多,咱们已经够干净了。”他转身看向陆建康,“陆工,对吧?”
陆建康脖颈有点僵硬,还是努力点了点头,“咱们还可以加强的。”
不过夏天真的没法避免,窗户要开着通风,屋里有肉制品,苍蝇出入是在所难免的。
离开车间,办公室负责接待客人的文秘笑着道:“马厂,大家都饿了吧,食堂已经做好了午饭,咱们先去用饭?”
唐圆他们是昨天晚上到的工厂,今儿吃过早饭就来车间参观了。
马慧友忙道:“对,先去吃饭,下午咱们再去其他车间参观。”
他们出了包装车间,郑应炬又从另外一边啪嗒啪嗒地跑过来。
他朝唐圆和封辰笑得非常热情,“走,去食堂尝尝我们师傅的拿手菜,尝尝我们的罐头味道如何,再比比你们的。”
他们的罐头唐圆和封辰都吃过的,要开罐头厂不可能不知己知彼,季宏岳和郭岩买过好几个品牌的罐头给大家品尝。
唐圆觉得省罐头厂九十年代倒闭都有点晚了,估计早就连年亏损了吧。
他们的罐头味道很一般,肉罐头的香料味儿太重,应该是腌肉料调配失衡,而且肉的口感也很一般,应该是添加物的调配不够均衡。
这就是典型的用了好肉却没做出好肉制品。
他们的味道和口感比沪市有名的午餐肉品牌还差一些,所以要想在出口中脱颖而出就更不可能了。
前进大队的那十头猪也都做成了肉罐头,之前在冷却车间放着,现在也到了可以食用的时间。
唐圆岂能不知道郑应炬的小心眼?她并不表现出来只一味地感激郑应炬的照顾。
郑应炬就越发要表现自己的大度给俩土包子开开眼。
负责招待的文秘跟郑应炬的妻子是好朋友她见郑应炬对唐圆特别热情而唐圆也跟他说说笑笑登时有些不爽。
唐圆自然不知道这些小动作她和封辰跟着马慧友、陆建康一起去了食堂。
“马厂长温书记回来了会去食堂和你们一起用饭顺便跟两位农场的干事一起聊聊。”一个干事跑过来通知马慧友。
闻言马慧友立刻加快脚步对唐圆和封辰道:“我们书记特别重视你们的这次参观温书记上午去市委开会了没吃饭特意回来见见你们呢。”
他又告诉两人卢厂长去南方考察已经半个多月了估计过两天就该回来了。
到时候有机会交流一下。
唐圆笑道:“我们正好要在省大学拜师学习外语到时候一定要和卢厂长多请教的。”
卢厂长是正厂长下面一共有三个副厂长。
马慧友是从车间主任升起来的比较懂技术所以当初让他去玉安市开会的。
说到这里唐圆扭头对郑应炬道:“郑同志还请你多多帮助呀给我们介绍一位大学外语老师。”
郑应炬:“好说。”
他不会外语介绍老师难道还不会么?
哼!
一行人快步去了食堂温书记已经在楼上包厢内落座见他们过来便笑着招呼。
温书记五十左右的年纪面容清癯气质儒雅态度亲切很是热情。
“唐同志、封同志参观的如何有什么感想啊?”
这种场合封辰都是能少说话就少说话的前世作为基地战力天花板他不需要奉承任何人基地顶层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
毕竟他从不费心想话题去迎合谁现在对各单位领导也如此。
让他说那就是:“挺好。”
那是要冷场的。
所以他特别佩服唐圆觉得她做什么都游刃有余。
唐圆已经跟温书记寒暄上了“咱们厂真好规模大职工多福利好让人羡慕呀。”
温书记开了句玩笑
如此,要不要调来我们工厂呀?”
郑应炬一听,瞬间神经紧绷起来,立刻笑道:“书记你可难为小唐啦,市委调她她都不去呢。”
拽滴很。
温书记略带诧异,看着唐圆,见她眼神清澈,目光坚定,气质也清正平和,略一想就明白了。
这天下总归是有理想主义者呢,不求高官厚禄,不求进城奔更好的前程,愿意用他们的所学来改变家乡的困境。
年轻时候他也有这样的理想。
如今年过半百,他却在远离家乡的罐头厂扎根啦。
想到这里,他对唐圆和封辰就越发和气,跟她聊生态农场和罐头厂如何。
郑应炬看温书记对唐圆那么亲近,瞬间又嫉妒了,时不时也要插话打断一下,免得温书记对唐圆过于欣赏,真的给她调过来。
她要是调过来,肯定要威胁他的地位。
马慧友亲自去厨房看了菜,又让秘书去车间拿做记号的罐头过来。
十头猪能做不少罐头,这是前进大队的样品,回头要在厂会议以及市委会议上给大家品尝的,还要给其他大厂寄过去品鉴,还要作为给外商展示品尝的样品。
吃一罐少一罐,所以做了记号不许别人随便动。
他回到包厢,对唐圆和封辰笑道:“我们也做了红烧肉、坛肉,给你们尝尝师傅的手艺。”
唐圆笑道:“大厂的师傅起码是五级工,厨艺顶呱呱,肯定很好吃,我都有点等不及了。”
过了片刻,有人送了几罐罐头过来。
马慧友笑道:“在吃饭之前,咱们先略尝尝这两种罐头?”
温书记也知道那十头猪的事儿,笑着让马慧友先开一罐给大家伙儿品品味儿。
马慧友亲自拿起罐头起子,卷住梯形马口铁罐头盒三分之二处的位置,一圈圈卷开来,然后把罐头盒上面一部分拿下来,就露出里面的午餐肉。
开罐头的时候马慧友不无骄傲道:“咱们工厂这些年一直在不断进步,陆续添置了新设备,如今有自动制罐机、自动冲盖机、自动封罐机,这在国内都是最先进的设备。”
郑应炬补充道:“其他很多工厂都是手工剪马口铁,手工敲罐头盒子呢。”
唐圆:我年轻见识少,你别忽悠我,我
才不信呢。
五十年代可能有工厂手剪盒子等国内机械制造起步有了成熟的生产线以后就不可能还手剪。
这又不是糊火柴盒!
你想剪铁皮做罐头盒也不行啊即便假设你技术到位你一天能做几个?
工厂这么多人喝西北风啊?
果然看唐圆将信将疑的表情温书记就笑着打圆场了“那是老黄历啦。”
几罐罐头摆开马慧友拿洗干净的刀切了厚片摆在俩盘子里。
一阵阵肉香扑鼻而来。
马慧友笑道:“我不告诉你们区别你们自己品尝试试。”
温书记就亲切地招呼唐圆和封辰尝尝。
唐圆用筷子夹起一片尝了尝又夹起另外一片尝了尝。
说实话一般人尝不出口感差别毕竟生肉打肉糜加上调料腌制上锅炉高温蒸一个多小时无论什么肉出来口感都差不多。
但是肉还是略有区别的
这一批他们没有加唐圆以前吃的那么浓郁的香料以及工业香精味道比较清淡所以很明显尝出了肉质差别。
封辰舌头更灵一下就品出来他指了指其中一罐“这个肉更鲜香。”
温书记也点头赞同“我尝着也是。”
郑应炬面色得意那肯定是他们自己屠宰的肉!
即便在乡下吃了更好吃的猪肉郑应炬也嘴硬得很觉得肯定是厨师手艺厉害而不是肉更好。
陆建康也跟温书记一个意见。
马慧友面上尴尬一闪而过随即就恢复正常前进大队的猪肉更好吃其实在他预料之中毕竟他吃过没做成罐头的猪肉的确比其他猪肉更有肉香。
这十头实验大队的猪也做了几个口味有浓香型有清淡型。
大家尝过以后发现清淡型就是不加太多调料的罐头很明显能吃出实验大队的猪更鲜香而加了更多香料添加剂的罐头吃起来就区别不大。
温书记、马慧友和陆建康若有所思地品尝着不由得陷入沉思。
这说明他们的配方……不行?
看起来罐头配方把肉本身的鲜香味道给压住了这……应该算不合格的配方吧。
他们居然用了这么多年没发现
,没想过改变?
他们推向市场的大部分是浓香型。
这一次之所以有清淡型还是温书记心细,觉得要对比最好多做几种口味,区别于其他加不少调料香精的午餐肉,这个只加了盐、少量胡椒粉和香叶,没有加味道过冲的调料。
温书记眉头紧皱,看向马慧友和陆建康几个,疑惑道:“以前怎么没发现?”
郑应炬道:“书记,这不挺好吃的嘛?喷香的,每次出口转内销往百货商店高档柜台一放很快就被抢空了,根本不够卖的。”
当然是夸张的,这个罐头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