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桃花源搞基建》
山路越走越深,起起伏伏。原先只是夜晚才偶而听到野狼对月呜嚎的耸人叫声,而今白日里便时时见不远处树林中惊起一丛又一丛飞鸟。
之前抖擞着精神的一行人彻底被浇没了兴头。如同园子里栽的一棵棵小葱,一场大雨击打后,倒的倒,烂的烂,恨不能长眠在土地里。
领头的薛波心头还提着一口青云之气,尚能勉强支棱起头脑思考。
这样不行,一群虚弱不堪的病秧子,就是寻到了桃花源,又如何能顺利地驱使那群尚未开化的刁民们缴税服役。
他难得发了善心,抬起手叫停:“今日休息一天,生火烧水来喝;烘烤铺盖,暖暖身子。”
众人哀声称是。有那实在走不动了的,两条腿面条似的打软,直接坐到地上。
渔人腿脚都是僵硬的,初夏的暖和天气,他周身却生起一股寒意,不自觉回想起刚离开桃花村后那几日苦挨天花的痛苦滋味。
堆柴、点火、架锅,一锅热水刚冒着泡沸腾了两下,便被灌入众人随身的葫芦中,牛饮了个干净。
暖意入肚,终于熨贴了片刻,众人纷纷舒服地喂叹一口气。
薛波纵然有着铁石心肠,也不过是肉身凡胎。他坐在松软洇着点湿气的草垫上,还没等放空心思享受稍息的放松,就先感受到腹中一阵咕噜。
他忙捂着肚子起身,匆匆往林间走去。
偏有那过分乖觉的下属立马扔掉葫芦,跳起撵上:“大人,林中危险,小的护送大人!”
草,巴狗儿似的献殷勤。拉屎也要跟着,他薛波不要面子的吗!
薛波提着裤子,又往深处蹿了几丈。
“大人,大人!您在哪儿啊?等等小的!”
等你就有鬼了。
薛波强忍着股间的喷涌之意,干脆小跑起来,穿过了这座林子。
阳光晒得他眯眼,待看到眼前的事物,薛波不由生出了一种恍惚之感。
林子中,下属呼喊着大人,薛大人的名号。寻摸来,寻摸去,却迟迟没有回音。
这,这就尴尬了。是该继续找大人,还是装作什么也没发生,悄悄回到营地呢?
“呆子!”身后传来熟悉的喝令,薛波有力的大手搭上下属的肩膀,“我发现了个新东西。走,回营地叫他们都过来。”
下属摸不着头脑,只唯唯称是。不管咋样,大人没怪罪就是好的!
众人满腹疑惑地收拾起才搭好的帐篷、锅具等物,缓缓穿过小树林,好奇大人能发现什么新鲜的东西。
深山里能有啥,左不过是树、石头、溪流,最多能有个天然的山洞可以遮风挡雨就已经很好了。
等等,前面那是什么?
熟悉的架构和形状,在山野之中显得突兀却又那么合适!
茅房,山里竟然会有小小的茅房!
天知道他们有多久没见过正儿八经的人类建筑了。
先前追着薛波的下属也没想到大人找到的竟然是茅房,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观察了内部,高声道:
“看起来像是盖了好几年,但维护得挺好,里面明显有才清理过的痕迹。此外还有一泡新鲜的屎,应该是谁拉稀了,还没走远!”
薛波的眼角抖了抖,强装镇定。
这个下属,他算是记住了。
众人纷纷推测:“虽然不知为何要在林子附近盖一座茅房,但这说明附近一定有人迹。”
“正是,既然存在着桃花村,怎知又没有杏花村,梨花村?这趟的收获,远会比我们料想得要多啊。”
渔人却没有旁人那样欣喜,他环顾四周。他们身后是仿佛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众多树林之一,南面群山伫立,西面乃一片低矮的苇草。
他眼睛眨了又眨,越瞧越觉得熟悉。
这似乎,正是他顺溪而下之后,遇到那块大石的地方。
恰恰是因为那块大石尖端指向他过来的方向,渔人才想到可以沿途做标记。
倘若是真的,怎么现在成了一个有年头的茅房了?
“打渔的,你怎么看?”薛波问向渔人,对方所说的大石迟迟不见踪影,倒是被他意外发现了茅房。
渔人惊得一哆嗦,忙恭背应答道:“大人们说的对,山里能有一个村子,也能有两个,三个。”
薛波爱听这样涨士气的话,满意地吩咐道:“就在此处原地休息,明日以茅屋为中心,搜寻周边有无村落。”
他举目远望,脚下连绵的山川溪流如同美丽又跌宕的画卷,薛波记得清清楚楚,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这里的。
就该有此奇遇,才不枉他们一路风里雨里的折腾啊!
瑰丽的山河景色蒙上浅浅的娟黄色,生动而不失古朴。槿荣调回桃花村视角,笑眯眯地点了两下玉璧。
怎么如此调皮,画卷中的茅房不正是从前药屋的那个,哥哥才给拆掉重盖的。
看起来,玉璧画卷是真的不喜欢臭烘烘的茅房啊。
后面的新房传来平板车碾过土路的声音,槿荣收妥玉璧,好奇地从药屋绕出去瞧。
她曾同哥哥商量过新家盖在哪里的问题。槿荣觉得旧址就不错,左邻右舍人好不多事,原身记忆中仅有的一些生活琐事,便是和哥哥共同住在那里的时光。
裴松却觉得老房子离药屋仍有些距离,盛夏、冬日或是天气不好的时候,家里这只勤快的小蜜蜂赶去坐诊会比较辛苦。
槿荣坚持认为,裴松的某些理由是在埋怨。
“你一月总有几日忙于治病连家都顾不上回。不如就住在药屋后头,平日提醒你吃饭歇息也方便。”
哥哥都如此说了,槿荣也不再争执。他们的新家便坐落在了村东的药屋旁,恰有几棵桃树装点院落。
槿荣赶到门口时,平板车已经由村人拉走。不知道是送来了什么东西。
槿荣不记得家里还有什么没安妥的零部件。
新家大部分遵循了槿荣的设计,比之前的老屋宽敞高阔了不少。
门窗开得格外大,装嵌了薄薄的木门和木窗,此刻为了通风都大开着,阳光照进来,明亮极了。
厨房朝北,也安了窗子。内部砌了高高的“流理台”,以石板覆面;再制了个石头材质的“洗碗池”,下方连着陶管与反水管,直通蓄肥池。
厕所也不再逼仄,侧面砖墙上方开了一扇小窗通气,一应坑池等都是按照村里最高的标准用陶来烧的。
其实按照槿荣的设计,自家的厕所姑且能做到冲水和防臭就行了。日后等她有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