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开元基业
张昭所言,官吏与豪强勾结,百姓民不聊生,其实是孙策早有预期的。
国家彻查田籍,肯定有官吏在其中上下其手。
但这一切,又不能不查。
今海内初平,人口统计和田亩统计,是宋室的重中之重,甚至超过了对外的开疆拓土。
而今岁十月的征收税赋,更是朝廷补充府库的关键。
三司使在这方面绝对是拥有大义,他们正是负责财税。
因而张昭说完之后,步骘理直气壮,问道:“那按宰相之意,我三司使又该如何?难道这田亩不查了?还是田籍、户籍皆不用梳理?”
张昭立即回道:“查自是要查,但官员腐败,亦要一并肃清!”
争吵下去,也是没有多少意义。他们两人都是宰相,而且各有主张,根本无法退让。
如果当地太守李严有军权,他自己率五千郡兵就能扫清叛逆了。
而且天下渐平,兵戈渐息,车徒之众的消耗大幅减少,建康财政终于出现了些许盈余。
只是宋室文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这种太守领兵的概率就越来越少了。
当然,建都东南也有建都东南的好处,那就是财赋掌控极强,能够征收上来源源不断的赋税。
这个局势如果能保持三年,那朝廷就能下决心,彻底扫清凉州的糜烂局势。
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局了。
但可喜的是,也没有太多。
所以耕地面积,今后还会快速增长。
别看孙策才建国第一年,但其实天下四方,安定下来也有两年了。
前年河北就已平定,要不是去年曹操祸乱,今四方早已安定。
不过,这些偏远地区,人口不会太多,相差可能也就百余万。
建康在长江之南,可绝不意味着他的影响范围就止于江南。
大乱过后,人口锐减,中原有大量的良田被荒废,只要百姓勤恳耕种,可以轻松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愿景。
孙策趁机召集文武,就是想借此机会,跟诸卿过问一下户籍和田籍方面的事情。
民间必定会有更多的财富富余!
更重要的是,这些耕田、良田多在建康附近。
这也是为什么孙策不太在意这次巴郡的叛乱。
但一场巴郡的叛乱,本不足以引起朝廷的如此关注。
按一夫携五口而治田百亩的最理想耕田模式,中原的耕地面积甚至还尤有富余!
足足多出了上亿亩的良田。
区区数万人的南蛮叛逆,根本不足以动摇宋室的统治。
也就是宋室人口四百余万户是定下的了,这個数据大概比贞观之治开始时多一百万户。
这个数据并非是最终的数据,还有凉州、并州等地的人口没有统计清楚。以及幽州、益州部分偏远地带难以核实,而交州沿线,宋室更是只能统计到各个城邑附近的人口。
他们也早就在改元之前就开始清查户籍、田籍了。
空虚多年的建康太仓,终于因为今年的丰收而逐渐充盈起来。
闻言,孙策一直毫无波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
这就是盛世的基础啊。
自中平元年,羌胡十万掀起叛乱,凉州不闻朝廷政令已经有二十多年矣。
这可不是“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首诗里面描述的胡风社会。
尤其是荆襄一线,这里已经安定、富庶有近五年的时间,今年赋税一收,就能顺流而下,源源不断的将大量钱粮、谷帛,以水运运往建康。
所以孙策开口,打断两人,说道:“那就如宰相所言,一边平叛,一边肃清贪官污吏。天下各郡皆在彻查田籍、隐户,缘何就巴郡出现了叛乱?对当地官员一查到底。”
在谈完部署之后,孙策便问道:“计相,今已十一月,天下各郡都将上计,卿也同朕讲一讲,这各州郡统计情况如何?”
事实上他影响的是一个圆形范围,包括最富庶的江南三郡,也包括两淮平原,以及荆襄沃土之地。
宋室建都江南,势力深耕东南。可谓天然对西北掌控孱弱,如果再不管凉州,恐怕别说西域了,就算是凉州今后也不复为中原所有。
有孙策下令,诸位公卿只能应诺。
而更重要的是这次收税,将极大的改善建康的府库。
孙策问完,步骘就立即回道:“禀陛下,皆至本岁,三司使在册户籍已经有四百三十余万户,共计两千三百六十五万余口。田籍五亿七千三百余万亩,其中上田一亿两千余万亩,多在江东、两淮一带。”
而由于不立田制,豪强、大户甚至普通的百姓之家,都有更多的田亩。
凉州的胡尘,已经十分严重。
晋朝建国后,两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隐户清查,今三司使的效率也不应该差太多。
两千三百余万人,这个数字没有太少,足以支撑起宋室组建二十余万大军,十万驻守地方,十万对外开疆拓土。
而是胡尘喧嚣,胡人的骚腥之气,弥漫于整个凉州大地上。
“同时令吕蒙率军一万,进驻巴中,彻底扫清叛逆!”
一艘船运粮一千五百石,只要白帆百面,就能运十五万石粮草到建康城中。
这个效率可是比北方高出太多了。
因而建康的府库、市场都迅速富裕起来,而人口也是越来越多,建康的人口增长速度,甚至在天下都算名列前茅。
不仅仅是各大世家、大族,甚至是豪商、工匠、士子、寒门、平民之家也搬了过来。
建康的人口,哪怕不算禁军,也已经接近二十万人。
一座城二十万人,所缴纳的商税、市舶税、户税、田税等平均下来,一个月也有十万余缗。
而荆州的富庶,带来的好处就是,这次平定蛮夷之乱,甚至不需要从建康输粮,只要调集荆州财富,从夷道运送过去即可。
步骘也是颇为荣耀,说道:“今建康府库日渐充裕。如今太仓之中,钱已达六百余万缗,乃是各军将士、各州县官吏发完薪俸之后的结余钱财。粮仓更是足大军十年之用。”
孙策点头,不立田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极大的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基本上宋、明之后,对大军的粮草就不怎么困难了。
难的都是如何解决财政问题。
当然,宋明之前,不是财政问题不紧张。
而是没有资格紧张。财政困难的前提,肯定是要有稳定的财政和货币。
今府库当中还有六百万缗的财政结余,只要别再出现一个十万人的战事,足够解决天下的绝大部分麻烦。
而只要平平稳稳的保持国家安宁三年,府库就会积累起来几千万缗的财富,至少是一个文景之治的模样,国家财富充裕,太仓积蓄丰盈。
所以孙策并不希望战事过于迁延,更不希望扩大。
在诸位大臣离去之后,孙策就单独召见了此次负责平叛的大将吕蒙。
吕蒙如今已经是宋室重将,受封为左将军、孱陵侯、开府、仪同三司。
孱陵即当初攻打刘表时,孙策亲自率重军围困的兵家要地,虽然在武陵境内,却地处商业要道,十分繁华。
当初文聘在城中率军而降,这里也没有经受摧残,因而十分繁华。
孱陵境内有四千余户人家,而吕蒙有封邑六千户,因而整个孱陵其实都是吕蒙的封邑,隔壁还有将领的千余户人家也划给了吕蒙。
可以说,给吕蒙的这些封户就可以看出,孙策对他有多么关照与厚重。
而吕蒙也当得起孙策的这份重视,他今年已经年近三十,面上有着刚硬的须髯,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仅观其气度,就可知这是一员虎将。
更重要的是,他绝不卷入太子东宫与二皇子的政治斗争当中,坚定的站在孙策麾下。
这跟樊哙绝对不同。
樊哙虽然跟刘邦也是共同打天下,更曾经为刘邦出生入死。
但到了后期,樊哙才是大汉政治版图上最重要的一人,而且背离了刘邦,心向吕雉,更曾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