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红楼]女官 望着天上的豆豆

45.议亲事

小说:

[红楼]女官

作者:

望着天上的豆豆

分类:

古典言情

她一进来,目光瞬间就锁定了人群中的林黛玉,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快步到了她的跟前:“林妹妹恭喜呀!如今满京城的人可都在说,你现在可是陛下跟前的红人了。”

说着她又将一个小巧的锦盒递到了林黛玉的手中,“这是我亲手做的砚台,虽不值钱,却也是我一番心意。”

林黛玉接过锦盒,笑着道谢:“谢谢陆姐姐了,我正缺一方趁手的砚台呢。”

开席前,戏班的敲锣声响了起来,唱的是一出《龙凤呈祥》,引得满堂宾客连连叫好。

不得不说不愧是京城内最好的戏班子,的确唱的不错,只是此时的林黛玉并无暇欣赏,望着庭院中盛放的海棠,暗自思忖起了江月的事。

江月本与她一同参加科举的,可自从上次从江南回来后,就一直没见过她的踪影。

本以为她是和她一样把自己关在院子里埋头苦读了,可没想到会试时却没见着人影,当时她还猜测是人太多了所以没瞧见。

结果在放榜时上头也没她的名字,这就让人费解了。

江月这人虽说作诗水平算不得多出众,甚至称得上句平庸,可以她的策论来说,不可能会榜上无名才是。

为此她特意去了趟刑部尚书府,想问问情况,但没想到她人是进去了,可江月的影子却没见着。

只得了封报平安的书信,那信上说她不准备科举了,准备走旁的路子。

林黛玉其实一直怀疑,江月在暗地里是给陛下做事的,如今收到这封信就更加肯定了这个猜测。

可就是如此她才更加忧心,毕竟历史上那些个给陛下当刀的,又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

每当在这个时候林黛玉都深感无力,因为若是江月出了什么事,她别说是帮忙了,就连消息都不一定能收到。

以至于那段时间她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只想着她多学一些,考个好名次,起步高些日后入了朝堂也能帮扶一二。

不过江月显然是很有实力的,就在传胪后的第二日,她就收到了江月的第二封信,陛下重新启用了锦衣卫,如今的她年仅19岁就已经是从三品锦衣卫指挥同知了,统管练兵,拥有调动一半人手的权力。

这消息知道的人并不多,林黛玉这也是在陛下默许的情况下江月才能得知,据江月所说,如今锦衣卫以统筹完毕,陛下将在春猎时公布这个消息。

对此林黛玉自然是替她高兴的,只是... ...

“林妹妹,怎么独自在这吹风?”薛宝钗那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黛玉回过神,摇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厅内有些闷。”薛宝钗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向庭院:“是在想江姑娘吧?”

见薛宝钗已经猜到了,林黛玉也不再辩解,但也并没回答是当是默认了

薛宝钗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林妹妹也莫要忧心了,江姑娘是个聪明人,想来消失这段时间是有要事去做了,你应该相信她才是。”

虽然薛宝钗说的和林黛玉想的事有些出入,但最后这话的确是点醒了她。

当即,林黛玉眼中也多了些神采,看向薛宝钗笑着道:“多谢薛姐姐提醒了,我的确应该多相信月儿一些的。”

不多时,宴席开始了。

一条长长的紫檀木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茄鲞、火腿炖肘子、酒酿清蒸鸭子、蒸笼螃蟹、糟鹌鹑、芦蒿炒面筋、油盐炒枸杞芽、胭脂鹅脯、酸笋鸡皮汤、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火腿鲜笋汤,除此之外还有各色精致的点心与果盘。

贾母举杯起身,朗声道:“今日欢聚一堂,一是为我家小辈们金榜题名得授官职庆贺。二是感谢各位亲友同僚赏光。老身在此敬大家一杯!”

众人纷纷起身回敬,顿时堂内一片欢声笑语。

酒过三巡,刘姥姥带着板儿一桌桌的敬酒。到林黛玉她们这桌,板儿捧着杯果汁笑得灿烂:“林姑姑、贾姑姑、薛姑姑,祝你们当大官,能帮百姓做事!”

当即站在一旁的王熙凤就笑着轻捏了捏他的脸笑道:“好孩子,有心了。”

刘姥姥也跟着笑:“几位姑娘都是心善的,做了官也是百姓们的福气!”

另一边,贾敏与户部郎中聊起新政人事调度,笑道:“往后官员考核,还需户部多多配合才是。”

这户部郎中也很给面子的回应:“员外郎经验丰富,我们定然全力协助。”

夜幕降临,宴席也渐渐散了

宾客告辞时,贾府的丫鬟小厮也奉了主子们的令给她们送上精美的糕点。

而在刘姥姥走时,贾母不仅派了马车送她们回去,还直接让鸳鸯装了好些食盒糕点、绸缎与碎银子的让她都带回去。

刘姥姥那真是千恩万谢离去的,板儿也攥着贾元春送的布偶玩具,一步三回头。

因着顺路,陆姝研和林黛玉她们是一起离开的,在回去的马车上陆姝研还和她说起了春猎后工部巡查江南水利一事,据说到时监察司的也要去人,只是是不是黛玉去就不知道了。

——————————————

在春猎到来之前,贾府发生了一件大事。

王夫人张罗着准备要给贾元春寻门亲事了。按理说前些年贾元春及笄礼前就应该相看起来的。

只是还是那句话,当初朝局动荡,眼瞧着就要改朝换代了,那时别说是相看亲事了,就算是敢出门访友的都没几个。

恐怕前一天刚定了亲事,第二天醒来那家被定个抄家灭族的大罪,她们府上都要跟着吃挂落。

以至于就这么耽搁着了,一直到了后面陛下登基,贾元春又开始了科举,王夫人也不敢以此事打扰她。

如今眼瞧着是读出来了,也有了官职是能顶门立户的了,王夫人可不就得给她相看起来了嘛。

贾府

慈安堂内暖炉烧得正旺,驱散了些早春的寒意。

王夫人早早就把挑好的几家她认为还不错的子弟。

如今庚帖与画像都整理妥当的码在紫檀木桌上。可以说只要是京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