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摆烂!在狗血文躺赢成女帝 南淮月

39. 六艺局(8)

小说:

摆烂!在狗血文躺赢成女帝

作者:

南淮月

分类:

古典言情

朝瑰翁主早已停笔,看着璇玑的“一地狼藉”,再对比自己帛上工整华丽的《帝颂》,忍不住轻嗤出声,语带嘲讽:

“呵,这……这也算是书法?简直是哗众取宠,不知所谓!”

璇玑却并不看她,只是望着地上那幅融合了书写与绘画的“作品”,目光清澈,声音清晰地说道:

“这石榴,花开炽烈如焰,果实繁密似珠,象征多子多福,繁荣昌盛。故而,我以树入墨,并非书写诗篇,只凝练了一个‘榴’字,献给母皇,恭祝母皇圣体安康,福泽绵长。”

闻言,众人这才凝神仔细看去。果不其然!

那看似潦草随意的墨迹与朱印,仔细辨认,其骨架结构分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极具象形意味的“榴”字!

而且,这个字并非传统写法,其“木”字旁直接化用了那棵墨吹而成的石榴树,而“留”字的每一撇、每一捺的末端,都恰到好处地点缀着一颗用朱砂印章盖出的、饱满的红石榴!字画交融,意趣盎然。

相比于朝瑰翁主那精心写就、辞藻华丽却难□□于形式的《帝颂》,璇玑这幅在地上完成的“榴”字,虽然笔法堪称“潦草”,却活灵活现,充满生机,一股子源自生命本身的炽热与生生不息的气象扑面而来。

姜璘微微蹙眉。

他乃书法大家,眼光何其毒辣。他自然看得出来,皇太女此举乃是走了极致的取巧之道,在神采、意境和新奇程度上,确实更加博人眼球,更能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但若单论书法的根本——笔法的功力、结字的严谨、章法的布局,毫无疑问,还是朝瑰翁主的《帝颂》更胜一筹。

艺术价值与情感价值,技巧与心意,在此刻形成了微妙的对抗。

许久,姜璘终于缓缓开口:

“殿下的作品,确实是巧思,但书法一道,根在笔墨,魂在布局。巧思若失了筋骨,便如空中楼阁,乍看夺目,细品却少了些沉厚底气。翁主笔力稳健,布白谨严,倒是得了传统正脉的真意。”

他倾向于判朝瑰翁主赢。

姬云霓闻言,脸上不禁浮现出胜利在望的得意之色。

然而,姜璘话音未落,人群外围忽地响起一个苍老却异常清朗的声音:

“老朽倒是觉得,皇太女殿下的这番巧思,胜过朝瑰翁主百倍。”

众人皆惊,循声望去,只见人群如同被无形的手分开,自动朝两侧退让,一位须发皆白、身着朴素葛袍、手持竹杖的老者,缓步踱了进来。他面容清癯,目光却澄澈睿智,仿佛能洞悉万物。

老者的出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在沧浪榭激起了千层浪。

人群中先是死寂一瞬,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压低了声音的窃窃私语,如同潮水般迅速蔓延开来。

“天呐!那、那是……是儒圣孔旬老先生?!”

“真的是他!眉眼依稀还能认出当年的风采!一手创办汴下学宫,门生故旧遍天下,先帝在时曾三顾茅庐,力邀其出任太傅,那可是帝师之位啊!”

“可是……可是自前兆朝覆灭,老先生不是因感怀旧朝,心灰意冷,辞去所有官职,避世隐居,早已不同世事多年了吗?据说连陛下数次相邀都婉拒了,今日怎会……怎会突然出现在这宫中寿宴之上?”

……

各种惊疑、敬畏、探究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老者身上。

他的出现,其意义远超一场简单的书法比试胜负,足以在朝堂和士林同时引发一场地震。

璇玑一双美眸瞪得溜圆,小嘴微张,几乎是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位缓步走来的老者,脑子里嗡嗡作响,一片空白。

不是吧,什么时候琮鸣坊的老画师,变成了传说中的儒圣?!

御座之上的女帝,同样面露讶色,显然未曾料到孔旬会不请自来。

半晌,她缓缓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阶下的老者,语气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问与帝王威仪:

“没想到儒圣今日竟会大驾光临宫中,真是意外之喜。为何事先未曾有人向朕通传?”

孔旬呵呵一笑,先是向女帝执了一个简单的拱手礼后,方才道:

“陛下莫怪宫人疏忽,老朽此次前来京城,本是寻访一位故友,一时兴起,顺道入宫看看。亏得昔日先帝赐给老朽的那块令牌尚在,这才能一路畅通,直至陛下面前。”

姬云霓见这突如其来的老者,不仅身份尊崇得吓人,而且一开口便直接否定了丞相姜璘的判断,毫不吝啬地对璇玑那通“鬼画符”大加褒扬,心中顿时又急又气,如同被点着的炮仗。

她也顾不得礼数了,指着自己那幅工整华丽、费尽心思的《帝颂》,忍不住抢话插嘴道:

“久闻儒圣乃当今士林泰斗,六艺制定者,德高望重,世人敬仰。可小女敢问圣人,为何您会认为我的书法不如她?我的字笔笔有来历,字字合规矩,法度严谨,难道不是更符合书法之正道吗?”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尖锐,带着浓浓的不服与委屈。

孔旬并不动怒,捻着雪白的长须,目光扫过两幅“作品”,缓缓道:

“启禀翁主,书画评判,首重者并非惟妙惟肖的‘形似’,而是能摄其魂骨、引人共鸣的‘神似’。形似者,不过描摹其皮相;神似者,方能得其精神。此所谓‘神似胜于形似’。”

他顿了顿,又看向姜璘,“当然,姜相所言亦是在理。真正的神品,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是在深厚根基之上的飞跃,追求形神兼备。只是今日之比,老夫更看重那份破格而出的赤子之心与灵动之意。”

说完,他将目光转向仍在发懵的璇玑,和蔼问道:

“皇太女殿下可否说说此作用意?”

璇玑被儒圣点名,猛地回过神。

她默然了片刻,目光从孔旬脸上移开,最终深深地望向上方的女帝,一字一句,声音虽轻,却清晰无比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儿臣之所以写这个字,只因儿臣唯一的心愿,是希望母皇与腹中皇儿能够平安。愿母皇如榴花灼灼,威加四海;愿龙胎似榴子饱满,福泽绵长。一字虽简,却是儿臣肺腑之愿。”

女帝闻言,彻底怔住。

她看着地上那个笨拙却充满生命力的“榴”字,看着女儿那被墨汁染脏的衣摆,再听着她那番朴实无华却真挚无比的话语,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狠狠触动了一下。

她突然意识到,璇玑写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字。

而是作为女儿的一颗心。

在璇玑眼里,自己除了帝王的身份之外,始终是她的母亲。

这也是为何她偏要用公子景的“和”字印章,作为书法的点缀。

她是借着这个字,向自己表明,她不想争权夺利,不想勾心斗角,只想守护身边人周全,如草木般安然度日。

想通这一点,女帝的心里仿佛有冰层逐渐解冻,水流在冰下汩汩涌动,岸边生出点点绿意。

一个刹那的光景里,她仿佛回到十多年前,自己初为人母的那天。

当时她历经艰难,满身满脸都是汗水,几乎以为自己就要力竭昏死过去,然而当产婆将那个皱巴巴、红通通却哭声嘹亮的小小婴孩放入她怀中时,所有的疲惫与痛苦都化作了难以言喻的欣喜与柔软。

女帝瞬间便在心里决定:哪怕她是个女儿,自己今后也会竭尽所能,护她一世安稳,给她天下最好的一切。

光阴荏苒,小小的婴孩,如今竟也到了快要成婚的年纪。

终归是长大了。

女帝注视着阶下的璇玑,目光是难得一见的复杂与温柔,那温柔中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傻孩子……”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柔和了许多,“你能有这番心意,便是最为难得可贵。纵使笔迹功夫暂且略逊一筹,又有什么要紧?待会儿让念薇去朕的私库里,取几幅前朝名家的真迹字画,就挂在你的明华殿中。日后你若有心,对着它们勤加练习揣摩便是。”

她甚至特意点名,“念薇,去把时鸣的那副《踏雪寻梅图》找出来,赠与皇太女。”

闻言,姬云霓不由得暗暗攥紧手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