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风总带着沙砾,卷着驼铃碎响穿街过巷时,安德鲁正把一锭十两银子拍在“老烟嗓”的戏班账台上。
那是个暮春时节,榆钱落了满地,戏班搭的临时戏台子就支在城西骡马市旁,木板凳上坐的多是脚夫驼商,唾沫星子混着旱烟味,唯有安德鲁身边那圈儿干净——他嫌脏,让跟班撒了层细沙在地上。
“班主,”他指尖敲着银锭,声音盖过后台胡琴调弦的吱呀声,“今个儿洛烟的《醉花阴》,得让她唱足三遍。”
老烟嗓眯着眼瞅那银锭,又瞅瞅安德鲁身后跟着的四个膀大腰圆的护院,满脸褶子笑成核桃:“哎哟我的安小爷,您说了算!洛烟那丫头片子,今个儿准保给您唱得神魂颠倒——”
“神魂颠倒”四个字说得油滑,安德鲁却没接茬,只晃着镶玉的扇坠往戏台前排走。
他一袭金色长发高高扎起,在满是尘土的骡马市里格外扎眼。周遭脚夫们的目光扫过来,有艳羡,有敬畏,更多的是习以为常——这漠北城里,谁不知道安家大少是个挥金如土的主儿,尤其迷上了戏班那个叫洛烟的女角儿,只要她出台,打赏就没断过。
锣鼓点响起来时,洛烟正踩着碎步从后台转出。她演的是个闺中少妇,水袖一扬,眼波流转间,台下顿时静了静。安德鲁斜倚在太师椅上,指尖夹着粒瓜子,目光却没在戏文上,只盯着她鬓边那朵绢花——昨儿他让人送过去的,据说用了南方最新鲜的靛青染的色。
“好!”一曲唱罢,安德鲁率先鼓掌,跟班立刻捧上托盘,又是一锭银子砸过去。
洛烟福了福身,目光越过人群,恰好撞上安德鲁的视线。她眼里飞快掠过一丝复杂的光,似是感激,又似是别的什么,随即低下头,掩去了神色。
这已经是安德鲁追着这个戏班跑的第三个月了。起初只是路过,见那戏班里有个女角儿身段儿特别,唱词儿也不像寻常戏文那般腻歪,带着点漠北风沙的泼辣劲儿。第一次看她演《霸王别姬》,唱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时,那甩袖的力道,竟让安德鲁想起自家武馆里练刀的架势。
从那以后,他便成了戏班的常客。安家在漠北是望族,做着皮毛生意,家底厚实得很。
安德鲁自小聪慧,读书写字是一等一地优秀,又兼着样貌出众,身边从不缺莺莺燕燕,但他向来是逢场作戏,从不动真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女人如衣裳,穿旧了便换,犯不着动感情”。
可洛烟不一样。她不像那些大家闺秀般矫揉造作,也不像勾栏瓦舍的女子那般谄媚。她唱戏时眼里有光,下了台就搬个小板凳坐在角落,默默收拾戏服,偶尔抬头看眼天,眼神里带着点与这风尘之地不符的落寞。
“安小爷,您又来啦?”后台角落里,洛烟正拆着头上的珠翠,见安德鲁掀了帘子进来,手上动作顿了顿。
安德鲁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支凤钗,那是他前儿送的,成色极佳的赤金,上面嵌着颗鸽血红的宝石。“今儿唱得不错,”他把玩着凤钗,语气随意,“就是最后那个转音,还差了点火候。”
洛烟没接话,只是拿起块帕子擦着脸上的油彩。烛光下,她脖颈处的汗珠顺着肌理滑落,没入衣领深处。安德鲁喉结动了动,却移开了视线——他虽风流,却有个怪癖,从不碰台上的角儿,觉得那身行头和油彩隔着层东西,不真。
“班主说,再跟着您混些日子,咱们戏班就能在漠北城里置地了。”洛烟忽然开口,声音带着点沙哑,“多谢安小爷抬举。”
“抬举?”安德鲁笑了,将凤钗插回妆奁,“爷有的是钱,看你顺眼,就多赏些罢了。”他说得轻佻,可目光落在洛烟低垂的眉眼上,却难得地没了平日里的玩世不恭。
洛烟抬起头,直视着他:“安小爷,您对我好,我心里明白。可我一个唱戏的,身份低微,不敢肖想别的。”
“肖想什么?”安德鲁挑眉,“爷又没让你做什么,不过是听个戏,打个赏罢了。”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些异样。
这几个月下来,他看惯了洛烟在台上的光鲜,也见过她在后台啃干饼的狼狈,不知怎的,竟觉得这女子像沙漠里的骆驼刺,看着不起眼,却韧劲十足。
从那以后,安德鲁往戏班跑得更勤了。他不再满足于台下打赏,时常溜进后台,看洛烟上妆,听她吊嗓子,偶尔也会带些新奇玩意儿来——江南的蜜饯,塞北的皮毛,甚至还有一把镶宝石的匕首,说是看她拆戏服时用剪刀不方便。
洛烟起初有些拘谨,后来也渐渐放开了。她会跟安德鲁说些戏班里的趣事,比如老烟嗓如何克扣下人的月钱,比如那个唱武生的小子又偷偷看她。
安德鲁听着,时不时插科打诨,两人相处得竟有些像朋友。
戏班的人都看出了门道,对洛烟的态度也变了。以前她只是个不起眼的配角,如今成了安小爷捧在手心里的红人,登台的机会多了,戏份也重了。
老烟嗓更是把她当财神爷供着,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就盼着安德鲁能多赏些银子。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漠北的风沙依旧,戏班的锣鼓依旧,只是安德鲁看洛烟的眼神,渐渐多了些自己都没察觉的认真。而洛烟,也从最初的感激,慢慢生出了别的情愫。她知道安德鲁是富家公子,身边从不缺女人,可他对自己,似乎真的不一样。
他从不做越矩的事,看她的眼神干净,说话虽轻佻,却从未有过侮辱之意。
“安小爷,”有次下了戏,洛烟递给他一块帕子擦汗,“您说,这世上真有一辈子不变的东西吗?”
安德鲁接过帕子,闻到上面淡淡的脂粉香,随口道:“哪有什么不变的,人心最是善变。”
洛烟低下头,轻声说:“可我觉得,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变不了。”
安德鲁没听懂她的意思,只当她是唱戏唱多了,有感而发。他拍了拍她的肩膀:“行了,别想这些有的没的,爷明儿带你去吃新开的那家烤全羊。”
洛烟笑了笑,没再说话。可安德鲁没看见,她转身时,眼里闪过的那一丝失落与坚定。
她决定了,等下次庙会,就跟安德鲁表明心意。她知道自己身份低微,配不上他,但她只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哪怕被拒绝,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庙会那天,阳光格外好,漠北城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戏班在庙前搭了台子,唱的是《凤求凰》。洛烟演的是卓文君,当唱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时,她的目光越过人群,直直地看向台下的安德鲁。
安德鲁穿着一身簇新的锦袍,手里摇着扇子,看得正入神。阳光下,他的侧脸轮廓分明,嘴角噙着一丝笑意,那模样,让洛烟的心猛地一跳。她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情感都融入了唱词里。
戏演完,安德鲁照例让人送了赏钱,还附了张纸条,让她散场后去城西的茶楼等他,说有东西给她。洛烟攥着纸条,手心都出汗了。她知道,这可能是她表白的最好机会。
她匆匆卸了妆,换了身干净的布裙,跟老烟嗓告了假,便往茶楼赶。路上,她想了无数遍开口的话,紧张得手心发凉。
可到了茶楼,安德鲁却不在。伙计说,安小爷刚走没多久,走得很急,像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洛烟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她在茶楼等了很久,从日头偏西等到暮色四合,安德鲁始终没有出现。
第二天,她去安家打听,却发现安家门口围了不少官兵,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封条。一打听才知道,安家出事了!好像是被人诬陷通敌,连夜被抄了家,男丁全被抓了,女眷充入教坊司,只有安小爷和一个老家仆趁乱逃了出去,往哪个方向去了都不知道。
洛烟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晕过去。她不信,那个挥金如土、意气风发的安小爷,怎么会一夜之间家破人亡?
她想去寻他,可茫茫人海,去哪里找?
接下来的几天,漠北城里人心惶惶。据说北方百年难遇的大旱,流民四起,官府忙着镇压,根本没人管安家的事。戏班也待不下去了,老烟嗓想卷了剩下的银子,带着人去了别处。
“北边的驼商断了路子,”老烟嗓磕了磕烟锅,碎末掉在油垢斑驳的桌布上,“再耗下去,大伙儿都得喝西北风。”他眼睛扫过洛烟,那目光让她想起安德鲁赏银时的爽快,只是此刻多了几分算计,“洛烟,你跟我走,去西边口岸搭商队班子,唱堂会挣得多。”
洛烟没应声。戏班角落里堆着她的戏箱,半旧的凤冠霞帔压在最底下,那是安德鲁送的第一笔重赏换的行头。
“我不走。”她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满殿人都静了下来,“漠北的戏班子不能散,安德鲁……安小爷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他得能找着听戏的地儿。”
老烟嗓嗤笑一声,用烟杆戳了戳她:“傻妮子!安家早被抄得连狗都不剩了,那小爷指不定在哪条沟里填了肚子,你还盼着他?”
洛烟没接话,只是走到香案前,从怀里掏出半块干饼掰碎了喂给供桌上的香炉灰——那是她从安家旧址捧来的,混着烧焦的房梁木屑。
戏班的武生看不下去,把自己的窝头塞给她:“洛烟姐,班主说得在理,留这儿没活路。”
最终老烟嗓带了一半人走,走前把戏班那面牛皮鼓留给了洛烟。破庙空荡荡的,只剩她和三个不愿走的学徒,还有一屋子落了灰的行头。
洛烟把牛皮鼓支在庙门口,捡了根树枝敲起来,“咚、咚”的声响在空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