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万安弈局 一味甘草

32. 第八章 万安春闱(三)

小说:

万安弈局

作者:

一味甘草

分类:

古典言情

越接近春闱,万安城内的氛围便愈发紧张而热闹。

江音如和王太初商量着给了贾少文更多的时间温习功课,只要求他在后厨帮着洗碗,不再到堂前跑腿。

一来堂前奔走费神,于温习无益;二来后厨洗碗清净,趁此时光亦可温书片刻。

“少文,今日我家哥哥来楼里偷懒,邀你一起同食,你可有空闲?”

贾少文很是喜欢王太初,觉着这个姐姐不仅容貌秀丽,而且性格温良,对自己尤其好。每每外出归来,总不忘给自己带一些新奇可口的吃食。

他早就从伙计们的口中听闻和乐楼的少东家也在准备今年的春闱,甚至不时也有客官专门为了一睹少东家风姿而来。可在楼里打杂一月有余,他都未曾露过面。

他承认开始之时,对于这个同他一起参加春闱的贵公子心中确实是带着几分偏见的。

在越州府这样的公子哥儿他见多了,他们多数耗财博名,实则确是腹中空空,毫无真才实学的纨绔子弟。

可跟江音如和王太初越来越熟悉,他便觉得或许自己错了。有这样的母亲和妹妹,这样的家中是断不会出纨绔子弟的。

可虽是如此,他也知道尊卑之别,自己一个寒门书生,得到照顾已是万幸,又有何资格可以同主家少爷把酒言欢。

“谢谢太初姐姐,春闱将近,少文想多花费些时间在温书之上,就不去打扰王公子了。”

“虽说春闱在即,可我看你成日闭门温书,未曾休息放松片刻,恐怕难有事半功倍之效。今日正好有你同试相邀,何不借着机会休憩一下。”说着王太初就走到了贾少文的跟前,夺过他手中的书册,看了一眼,轻轻笑道,“而且我这个哥哥颇具才学,定不会让少文弟弟失望的。”

话既说到此处,贾少文便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他特意将自己母亲为了会试准备的那件粗布短袄提前穿上,走进二楼雅间。

二楼的雅间内除了王太初以外,另有两个书卷气的少年,其中一人眉宇之间同王太初有几分相似,想来便是她那个常挂在口的哥哥了。

“王大哥,晚生贾少文,久仰大名。”

“少文,少文,说起来我也有个叫绍文的弟弟。”王绍安喃喃说笑着起身应了上来,“太初说你比我两都小,我便不客气当这兄长,唤你一声少文弟弟了。”

王绍安虽平日里不擅与人交往,但对颇有才气的书生却是能像自来熟那般。他早前就一直听王太初说起在和乐楼内帮忙的贾少文,说此人勤快识礼,年少博学,更是心怀家国之志,简直是个翻版的王绍安,定要自己见上一面。

“承蒙兄长错爱。”

“既然这样,这里属我最年长,便也就随着唤少文一声少文弟弟了。”房间中的另一个书生扮相之人,此时也走上了前,向着贾少文行了个拱手礼,郑重介绍自己,“在下朱昌颐,万安城人氏。”

“问朱兄好。”

厢房内,王绍安和朱昌颐虽已竭尽客气,然贾少文心中却仍觉有隔。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那件靠着借了乡亲们好几块粗布才拼凑而成的粗布短袄,又瞧了瞧王绍安和朱昌颐身上那两身虽无金玉点缀,却浆烫得平平整整的棉麻长衫,便更觉疏远。

他本能地去寻找厢房内他唯一熟悉的王太初。

“你们两位大哥哥,可不要吓坏了我们少文弟弟。”王太初敏锐地发现了贾少文此时的不安,走了过来,手中还提着个酒壶,“少文莫要理睬他们,他们二人先前在画舫上便吃了酒,现在怕不是吃醉了,都争着当哥哥。”

“今日好不容易绍安兄愿意出门同我畅饮一番,我岂能错过此机会。”朱昌颐像是喝了不少,也不等王太初阻挠,便攀上了贾少文的肩膀,将他揽到了桌前坐下,问道“少文弟弟可胜酒力?”

未等贾少文回答,朱昌颐已经自顾自地夺过了王太初手上的酒壶,颤颤巍巍地想要给贾少文斟酒。

“今日是让哥哥和少文休憩松快的,可不是让朱公子酗酒的。”

先前王太初便觉得朱昌颐有些醉了,便将这酒壶取了走,可不料此时一个疏忽竟又被抢了回去。

“松快休息是自然的,可若没有美酒相伴,如何能松快得了呢?”

“昌颐兄今日有心事,太初就让他喝吧。”

王绍安素来海量,虽此刻已陪着朱昌颐从画舫喝到了和乐楼,也微有些醉意,却还是谦谦君子之态。

他接过朱昌颐手中的酒壶,笑道:“少文弟弟不用管他,若喝不了不喝便是。”

“君子之交,以酒为媒。正所谓主不饮,客不欢,客不饮,主不安,你们都不陪我,那我只能先独饮一杯。”

从画舫到和乐楼王绍安早觉察出朱昌颐今日像是特意找酒喝那般,动不动就寻机会独饮。

“既然昌颐兄今日如此好兴致,我便陪着不醉不归。”王绍安也举起了酒杯抬头一饮而尽。

“昌颐哥哥既然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我若再不陪着饮一杯,岂不是真变成主不饮,客不欢了吗?”

王太初听完王绍安的解释,才发现朱昌颐今日的不同,便也不好阻挠,也陪着饮了一杯酒。

“那少文也陪着饮一杯,不然我这客人倒也让太初姐姐这个主人觉得不安了。”

贾少文见眼前劝酒的画面实在觉得滑稽,便也不自觉地开起了玩笑。

“好好好!少文弟弟爽快!”朱昌颐踉踉跄跄地走上前,道,“我朱某最喜欢同爽快之人相交,来来来,我们再干一杯。”

王太初组这个局原本就是为了让贾少文歇息休整一番,这几日看着这个瘦弱的少年在和乐楼里忙前忙后,劳心劳累,却只捡最便宜的吃食,她便不免心疼。

王绍安无趣,本也不指望他,现下来了个醉酒的朱昌颐,竟没几句话就让贾少文放松了下来。

王太初向来不是扫兴之人,遇到合得来之人也喜欢起哄瞎闹,见厢房内气氛不错,索性接过酒壶在旁忙着倒起了酒。

酒过三巡,在场每个人都有了些许醉意,就连始终掌握着酒壶的王太初也难幸免。

“我难过啊!我朱某难过啊!”早已喝醉趴在桌上休息的朱昌颐不知何时突然醒了过来,没来由地就是这样一句话。

“何事让昌颐兄如此难过?跟弟弟我说道说道,说不定弟弟能帮上忙。”

贾少文显然也是不胜酒力,此刻已全然没了刚进门时的拘谨,端着酒杯的步伐也是晃晃悠悠的。

此时整个厢房内,只有王绍安还能直挺挺地坐在那里。初入万安之时,他便已展示过自己的酒量,凡事他人敬酒,邀他陪上一杯,他都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陪上一杯酒,因此也得了个称号叫做“陪一杯”。

他笑看着朱昌颐和贾少文又搂在了一起称兄道弟,便端起了一杯热茶递给王太初。

“少文弟弟!我的少文弟弟啊!说起来,这件事也只有你和绍安兄可以帮我了。”朱昌颐扶着桌案站起身来,正了正衣冠作揖道,“如今官场人人浑浑噩噩应卯以求保官,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居其位者不谋其事,才使得本可早发现的瘟疫,迟迟未能上报,以致如今万安落到这般地步啊。”

还未说完,朱昌颐便又端起了桌上的酒盏,对着贾少文和王绍安又饮了一杯酒。

“这次会试绍安兄和少文弟弟若能高中,定要做那干吏能吏,一扫这官场的颓靡之气,朱某就拜托二位了。”

“请昌颐兄放心,只要今次我能高中,便绝不会辜负陛下的期许、百姓的厚爱,更不会忘了昌颐兄今日之嘱托!往后若得入仕途,我定当竭尽所能,为国效力,行实政,求实效,为百姓谋福祉、解忧愁,断不敢有半分懈怠虚浮。”

贾少文的眼神热烈滚烫,整个人像蓄满了劲的弓,准备随时一飞冲天。

得到贾少文的首肯,朱昌颐心满意足地转过身面向王绍安,等着他的回答。

他的眼眶微微泛红,不知是因为酒意上涌熏红了双眼,还是被刚刚贾少文慷慨激昂的话语惹出了藏不住的赤诚。

王绍安为人处事向来如水般恬淡,他不喜欢慷慨激昂的誓词,气吞山河的豪言。可眼下他却无法忽视朱昌颐的眼神,他别过头去,不想被此时的情绪左右,可却又撞进了贾少文热烈滚烫的眼神,他觉得自己心中的那点忧思和热望轰然燃成了火。

“定不负朱兄所托。”王绍安站起身来,拱双手于胸前,对着朱昌颐行了一个躬身礼,这是王绍安从未宣口而出的誓言。

“三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呀!一共有三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呀!”听到王绍安的承诺,便好像再难的事情也会得到保证一般,憋了一夜的朱昌颐终于还是哭出了声,他在口中反复说到的数字,正是此次万安城瘟疫病逝的人数,这些都还是记录在案之人。那些没有记录在人口册上、流浪在外的人,尚且还不在此列。

王太初想开口安慰,又不知从何说起,那日也是在这个雅间,那群稚嫩的少年,跟着漕船而来,却也再没有机会回去。

太宗素来以宽仁治国,民为根本,可到了基层地方,却还是难免上宽下酷,政令脱节,让犯错者未经堂审定罪,便因害怕酷吏连坐,致自缢而亡。

她自小耳濡目染家国情怀,亦晓民间疾苦,原以为上下睽隔之弊,只在远隔万安城之地,却没想到在万安城之郊野,抑或万安城之街巷内,只要官吏存错,竟也能酿成此等大祸。

她终于在此时读懂了今夜朱昌颐的无可奈何,郁郁寡欢,也知道了为何自己的哥哥会在瘟疫之后毅然决然决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