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也不想滑冰的[花滑] 怀蔺

34. 保守和功利心

小说:

我也不想滑冰的[花滑]

作者:

怀蔺

分类:

古典言情

对剧组生活最好奇的是林风致和万斯乐。

“你们见到主演了吗?”万斯乐问。

她平时会留意娱乐圈资讯,眼熟不少明星大腕,知道这部剧的班底不错,想打听打听。

贺嘉岁摇头:“我们接触的都是小演员,不过听说演教练的是戏骨,只是我和应逢年都不认识。”

林风致笑骂万斯乐肤浅,关切道:“这几天过得怎么样?”

“拿了个冠军。”

她没反应过来,惊讶她闷声干大事:“什么冠军?”

贺嘉岁打算透露自己从替身晋升到龙套的故事,转念想到那纸合同。

她有保密的义务。

最终只是耸肩:“我只能告诉你,我们拿着替身的工资,在剧组打了四份工。”

临走前,导演还希望他们继续跟组——和孩子们说话,不需要弯弯绕绕的时间成本。

但贺嘉岁和应逢年不约而同地拒绝。

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半个月后就是全国少年锦标赛。

“金前辈来不了吗?”贺嘉岁看辛教练握着电话回来,满脸愁色。

“她最近不在北京。”

“您不能胜任编舞师的角色吗?”

滑协于近日发布了少锦赛的规程,文件明确表示,裁判组会按照国际滑联公布的竞赛规则执行任务。

这和他们曾参加的U系列赛出现冲突。

两个比赛的技术要求不同。

短节目的要求还好应付,他们只需将节目中的单人转改为双人联合转。

自由滑的区别就大了去了。

音乐时长要求在3′30″±10″,需要重新剪辑。

双人联合转改单人联合转。

还要在节目中插入一段契合音乐,且充分利用冰面的接续步。

几乎是将整个节目推倒重来。

他们只有半个月的时间。

辛成林摊手说:“我可以指导滑行,纠正跳跃,但我本身并不擅长双人技术。”

所以临时接手他们已经是勉强,更不能在自己的薄弱环节误人子弟。

“那我们该怎么办,”贺嘉岁跳坐在板墙上,又被一个眼神赶下去,略显幽怨,“您不是有很多人脉吗?”

辛成林耷拉着眼睛,又翻起通讯录:“我问问和俱乐部合作的编舞师。”

虽然不是节目的“亲生母亲”,上手也需要一定时间,但希望能改变窘境。

……

报名日期截止前,贺嘉岁和应逢年还在犹豫他们的组别。

贺嘉岁想继续在甲组的混沌里闯荡,他们满足规程里的考级要求。

应逢年想去丙组看看,以他们的难度,拿枚奖牌不在话下。

“应逢年,你太没追求了。”贺嘉岁对他自降目标的行为表示鄙视。

“甲组的选手都不差,我们又可能是倒数。”

应逢年翻出网上流传的参赛名单,U系列少年赛的前三甲均在列。

“那也不能迎难而退。”贺嘉岁嘟囔。

她在语文书上新学了个词,刚好能形容应逢年,好像叫“保守”。

应逢年也觉得这步退得有些多,把火引到规程上:“偏偏只有双人滑不开设乙组。”

否则,也不至于一步退回解放前。

最后是贺嘉岁凭年纪压了一头,她死死捂住电脑,在时间截止前保住了甲组。

“我们要往高处看,不能总‘退一万步讲’。”她说了句心里话。

“如果,”应逢年抿着嘴唇,“我是说如果有可能,你愿不愿意多滑一场。”

空气凝滞了一秒,贺嘉岁把耳朵往前送。

她大概是没听明白,或者没想明白。

“你再说一遍?”

“我知道你一定不会选择丙组,所以先报了名。”

他们满足所有组别的参赛要求,可以多线作战,报名所有组别也符合规则。

“你疯了吧。”

“如果你不愿意,我们可以退出丙组。”

虽然没办法撤回报名信息,但不用缴纳报名费的比赛,即使退出也没有损失。

贺嘉岁了然。

难怪他没有和自己死磕到底。

“我愿意,”她穿上冰鞋,狠他一眼,“我愿意死了。”

应逢年不瞎:“不愿意也没关系。”

“不,正合我意。”

贺嘉岁撸起袖子,她一天到晚有用不完的牛劲。

只是三场比赛而已。

……

少锦赛为期三天。

贺嘉岁详阅手册,他们在明天比短节目,后天是接连两场自由滑。

“你们怎么也在这里?”

几人在看台齐聚,面面相觑。

“跨界组的时间被挪到今晚,我们偷溜出来看会儿比赛。”林风致说。

万斯乐点头:“反正教练也没来。”

辛教练有很多事要忙,青锦赛紧跟在少锦赛后,辛嵘被安排了秘密集训。

带队陪赛的是助教,但是个不管事的,只要知会一声去处,还能帮忙向教练保密。

林风致接过手册,一页一页翻,感慨说:“你俩是彻底打入精英组了。”

贺嘉岁不觉得奇怪:“万斯乐和项熠也满足乙组的参赛条件。”

但国内的冰舞运动员还是太少,整个少年组都凑不齐十对,本次比赛只设甲组。

林风致现在孤木难支,总不能去女单闯荡。

“常希贻回来了。”林风致出声。

“谁?”万斯乐问。

“常希贻,去美国训练了半年。”

手册成为最烫手的东西,几个人来回传。

常希贻,代表个人参赛,是甲组的最后一位登场选手。

应逢年表示不解:“她不就在场上吗。”

六分钟练习时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