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宋穿]苏轼后宅美食手札 孟槐槐槐

63.炙子骨头

小说:

[宋穿]苏轼后宅美食手札

作者:

孟槐槐槐

分类:

古典言情

翌日。

经过昨日一整日半扇炖羊肉的熏染,漂浮在苏府上方的羊膻味今日都还未彻底消散。

不料季璋推门而入,又瞧着院内小厨房长桌上放着的带着两指宽肥瘦肉的羊肋排,以及一大块约莫有二斤重的红白相间羊后腿,不禁问道:

“不是昨日才吃了羊肉,喝了羊肉汤吗?怎地今日又送来了。”

不是说全府吃一半,另一半照旧处理吗?苏府的惯例,应该还没穷到连着几日吃羊肉吧。

被问这一遭,后面进来的二宝倏然想起是自己的失误,连忙解释道:“娘子见谅,都怪我昨日没与袁娘子说清楚。”

“去年大公子宴请同窗,厨房特地采买了一只羊,做了一桌羊肉盛宴。昨日恰逢这个时间点,袁娘子以为今年照旧也涵盖此,而娘子如今又开始亲自下厨了。想来是觉得您今年会亲自操刀,便留了这些送来。”

见自家娘子面无表情,二宝小心试探道:“娘子,要不我把这些送回去?”

“送都送来了,那就做呗。”

季璋一脸无奈地系着襻膊,仿佛是在自我安慰般,念叨着:“今儿,咱也是沾迈哥儿的福气了,能吃回‘全羊宴’了。”

除夕要给迨哥儿做素斋,今日就趁这个机会先给大儿子做顿好吃的。昨日的大锅炖羊肉略显草率,今日她定会让这只羊觉得自己死得其所。

季璋瞧着桌上的肉,心中已然有了明确分类——

这羊肋排自然是用木炭炉烤制,做成炙子骨头最好;那筋膜多多十分有嚼劲的羊后腿则适合炖煮,做道酥烂的山煮羊最为合适;至于主食,则用羊汤做道金玉羹罢。

若是有羊颈肉就更好了,做道鲜嫩辛辣的油爆肉,与焦香咸甜的炙子骨头相辅相成,定能让人胃口大开,将金玉羹全部吃完。

思及此,季璋来了兴致,“二宝,让刘大去大厨房将木炭炉借来,顺道拿些羊颈肉回来。”

“娘子,若是厨房没有羊颈肉,需要派人出去采买吗?”二宝有了长进,思考周全道。

木炭炉之前用过,府内是有的;但羊就只有一只,羊颈肉也就只有一圈,经过昨日的炖煮,她不确定厨房是否有剩余的。

季璋信誓旦旦道:“羊颈肉鲜嫩细腻不适合大锅炖,袁娘子可是一等一的厨娘,绝对还留着的,让刘大放心去要罢。”

“是。”二宝离开厨房,寻刘大派话去了。

季璋一人在厨房内也没闲着,着手腌制着待会儿需要炙烤的羊肋排。将洗净的葱白切成小段,整块的生姜拍裂让其尽可能地发挥去腥作用,连同盐、花椒、黄酒、沙糖等调味,一起拌入洗净的羊肋。

确保每一根羊肋都被染上沙糖的棕褐色后,将其放在一旁腌制至少半个时辰。

刘大就在院外,很快折回厨房的二宝与季璋默契配合,趁着她还在腌制羊肋排时,便生火在炉子上将砂锅支了起来。

山煮羊想要炖得酥烂有两个关键。其一便是用砂锅,这也是季璋觉得昨日大锅炖肉的草率之处。不过这就是大锅饭与小炒的区别,她无法说袁亭有错,否则她院中也不会有单独的小厨房了。

其二则是加入捣碎的生杏仁。根据各代厨师们的经验与实例之说,植物性食物的加入可使其肉质酥烂,但不会使羊骨也酥烂。

后腿肉切块,冷水下砂锅,丢入葱段生姜去腥。沸水涛声正沸,撇去血水浮沫后捞出,然后重新冷水下锅。加入足量水后,迅速煮沸避免肉质遇冷发紫,致使香味减半。

待蟹眼松涛时,锅内汤色变浑,减火转为小火慢炖,二宝守着炉子终于闲了下来。她瞧着自家娘子在捣生杏仁,好奇道:“娘子,这杏仁碎是要刷羊肋骨上吗?”

“非也,炖羊肉用的。”季璋随意捣了几下,将其捣成几瓣便停手了。可不能弄太碎,不然还未发挥作用,就全部融汤里了。

估摸着木炭炉要回来了,季璋松了松襻膊朝外走去,“二宝,守着肉汤无事就剥点栗子,咱们一会儿做金玉羹。”

“娘子,可要去请大公子?”二宝问道。

这木炭炉烧好,羊肋排正好可以上炉炙烤,紧接着后面又要开始忙活了,等再闲下来就是做好之时。若是届时再去,等人过来这菜的口感可就差了。

“当然得去。”这顿饭不就是为了迈哥儿做的吗。

季璋脚下一停,倏然想到了什么,道:“任妈妈和朝云也得来。”

任妈妈管家也就罢了,二宝不解为何自家娘子偏要请与自己不和的朝云,故而出声委婉道:“娘子,倏然多了两人,那咱这菜是不是少了些?”

季璋没深究其意,下意识解释道:“实在不行,煮点货真价实的粥就好了呗。”

如此直白简答的法子脱口而出,季璋这才意识到了二宝的言下之意。二宝做的活儿可比她多,怎么会问如此蠢笨的问题,唯一的解释就是——她不想让任妈妈和朝云来。

季璋重新解释道:“马上就到年底了,府内也该开始拾掇迎新了。但咱们得时不时去上天竺寺,这府内的一切只能委托给她们。”

而且就算她在府内,没有继承原主记忆的她,对北宋新年一无所知,只能抓瞎。

“二宝明白了。”

见二宝点头,季璋这才放心出了厨房。

*

苏迈还未到季璋院子,才到中央小花园时,远远便瞧见了冲天的熊熊黑烟。

这方向,不是母亲的院子吗?

苏迈心下一紧,加快了脚步,急匆匆赶到,“母亲,发生何事了?”

入目却只有几张脏兮兮的大黑脸,其中一张发出了熟悉的声音,“迈哥儿来了呀,先进屋休息休息。”

“母亲?”苏迈循声望去,视线定格在了一张与往日记忆中温婉母亲毫不相干的脸庞上,半信半疑喊道。

季璋似是瞧出了他眼中的不可置信,伸手擦了擦脸。可木炭黑又岂是这么容易被擦掉了,反而越擦越脏。

最后便是季璋顶着黑得十分均匀的脸,应下了这声母亲,还道:“莫怕,袁娘子一会儿就到。我只是没想到这木炭炉如此难烧。”

自从开了无名书肆,季璋在府内为了不引起他人怀疑,对袁亭是能避则避,生怕引起别人的一丝猜忌。故而这次也只是借了木炭炉,没借人,结果就有了这狼狈的一出。

朝云,二宝,杜雪,刘大通通试了个遍,最后连任妈妈都来试了试,奈何就是成不了。

苏迈忍着呛意,建议道:“既是如此,要不母亲先回房梳洗一番罢。”

“也好。既然你来了,那你就在这儿守着罢。”

季璋回上首的屋子,其他几位女使进了下首的仆人屋内,徒留下黑脸刘大与苏迈。幸好她特地交代了别带代儿来,否则昨天的那出戏可就白演了。

苏迈沉默地守着木炭炉,瞥向刘大的目光却愈发频繁,须臾之后好似终于忍不住,蓦然出声问道:“此处有我守着,她们都去清洗,你为何不去?”

顶着花猫脸的壮汉刘大,毫不察觉自己的形象有何不妥,拱手道:“回公子,院内风大,这炉子容易走火。公子不熟悉这活儿,小的还是在这儿守着为好。”

“···说得在理。”饱读诗书的苏迈一时竟无话可反驳他。这炉子若是真翻了,他确实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等季璋再次容光焕发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木炭炉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滚滚黑烟消散,灰屑覆盖下的木炭冒着隐隐红光,将整个炉子都烧得暖乎乎的。

“辛苦袁娘子跑着一趟了。”季璋客套道,将“不熟”贯彻到底。

袁亭心知肚明,配合道:“娘子谬赞了,那我这就回去为府内人继续准备午膳了。”

苏迈却道:“母亲,之前我生辰时不就是袁娘子负责这道菜的吗?不妨将她留下,免得一会儿又出什么岔子。”

好大儿开口,作为慈母的季璋自然不能拒绝,只得顺了他的意,“那便依迈哥儿的吧。”

“杜雪,将羊肋排端给袁娘子。”经过这一乌龙插曲,羊肋排早已腌入味了,正好烤上。

为了与袁亭少接触,季璋躲回了厨房,“任妈妈,厨房内还有些活儿没来得及做呢。”

“一切听娘子差遣。”任采莲带着朝云也进了小厨房。

季璋掀开火炉上砂锅的盖子,肉香伴随着股股白雾冒出,率先钻入厨房内几人的鼻尖。

待白烟消散些,季璋这才看清锅内早已熬制出的乳白色羊肉汤汁,“二宝,拿盆倒一半汤出来,准备煮金玉羹。”

这金玉羹也不难,就是用羊汤炖煮山药和栗子片。想要好喝的关键,便是这羊汤。如今清甜浓郁的羊汤已经熬好,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

朝云主动承担起生火的职责,手脚十分利落,熟稔到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