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京城,瑶镜一路北上。
过去她曾读过太多河西之地那些悲欢离合,爱憎情仇,知道这片浩瀚苍茫的土地上曾走过无数文人墨客,商贾使节,也曾见证过太多戎马倥偬,烽烟战火。文人在凉州的酒肆中看龟兹的舞姬跳起胡旋舞,旅者于甘州城下遥望祁连的茫茫白雪,商贾穿越沙州至雄关的广袤戈壁,迎着莫高的梵音与荒漠的滚滚黄沙一路行至关城之下,而驻守边关的将领按剑而立,站在关城上遥望戈壁上空的明月,感慨“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迎着朔风扬起酒壶,高呼“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这是她心中的河西,亦是她与张绍筠过去心向往之的关塞,这里于他们而言,是中原与异域的交融,是塞上江南的温婉与凉州大马的雄浑,亦是浩瀚黄沙之中的似锦繁华,可这些存在于过去无数想象中的模样,却不是如今她亲眼所见的河西。
凉州城中没了舞姬手脚上银铃的清脆响声,甘州城内的筚篥声响也微不可闻,街角没了飘扬的酒香,就连络绎不绝的商贾旅者此刻却也少了太多。人们在城中匆匆穿行,没了路边吟诵《凉州城》的潇洒文士,也没了胸怀豪情携剑出关的侠客,只有洪池岭的风和群山上蜿蜒的长城一如所想,凛冽而又厚重。
叛乱已尽数平定,但城中驻军损伤惨重,镇守长州的顾氏一族又已尽数伏诛,长州如今已近乎无兵驻守,留守长州关城的将领亦要更换,故而瑶镜这一路见得最多的除与她一样一路北上找寻亲眷友人、夫君孩子的憔悴百姓之外,居然是浑身甲胄的兵卒。
她自小见多了铁甲兵戈,虽未女承父业,却亦是不怕的,甚至到后来还能同他们聊上一二。众人都知晓她前来河西是要去长州寻人,她一个女子,虽说看模样并非弱不禁风,但北上途中,众人总会尽力帮衬一二。瑶镜鲜少对旁人提及张绍筠的身份,只言道自己要寻一位故人,但她提及张绍筠时眼中的怅然与坚决却瞒不过旁人,尤其瞒不过与她同路的几位妇人。
起初几人萍水相逢,涉及旁人私事,她们自然不好开口。但后来几人逐渐熟悉之后,终于有人按捺不住,趁着用午膳的闲暇时间悄悄问瑶镜:“小娘子要寻的那位故人,是你的心上人吧?”
她过去几天极为照顾瑶镜,故而这一句问得并不突兀。瑶镜微怔。自己心底的复杂沉闷,竟已表现得如此明显,她们全都能看得出来么?
她启唇想要说什么,那和善的妇人却忽地制止了她。她坐得离她近了些,轻轻拍了拍她的肩:“什么都不必说,我大概能猜出一二,是因其事涉长州之乱,所以才一直瞒着大家吗?我们在此交谈,没有将士会听到的,小娘子大可放心。”
茶香弥漫,只有杯盏碰撞声响。良久良久,瑶镜这才开口,也没提张绍筠与长州之乱是否有关,只是艰难道:“我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或许我来上这一趟,只是徒劳无功罢了。”
孤身远走的这一月以来,她一直将心中的情绪紧紧掩着,哪怕遇到再一见如故的人都极难敞开心扉。瑶镜的心一直悬在半空,她害怕在半途中不知何时就能听到那个最坏的结果,她更害怕千辛万苦抵达长州后所见所闻均是虚妄——就如同她这一路所见的河西的萧索。但这位和善的妇人和她有些笨拙却极其温暖的安慰,却是于不知不觉间将瑶镜对过去的无数回忆,尽数深深勾了起来。
心中诸事再掩不住,瑶镜不知为何,鬼使神差地对人敞开了心扉。
“还未至长州关城,就不要轻易放弃。”妇人为她续了一杯茶,向她递过来,轻声安慰道,“小娘子有如此胆识,想必平日必是扶倾济弱,积德累仁。相信那位郎君也定然福大命大,或许此刻便在长州城等着小娘子前去呢。”
瑶镜不知她为何如此笃定,也没料到如今河西风声鹤唳之时,这里的百姓却对那场势不可挡却又草率收兵的叛乱并不在意,但在此时,瑶镜对眼前妇人的话全然信任,好似抓住不知何来的一根稻草。
她没有回应妇人的话,只凝神望着屋外温暖的日光,有些喟叹的声音随风而逝,不知飘出多远:
“……但愿如此。愿我们想要找寻的那些人们,都能在这场大乱中活下来。”
就算曾在路途之中听太多人说起长州如今的荒凉凄惨,可当亲眼见到这座河西名城如今的满目凄凉,瑶镜还是心中恍惚。
张绍筠先前去信给她时曾提及过长州城的雄伟壮阔,城中八街九陌,灯火辉煌,寺院梵音袅袅,市集熙熙攘攘,虽只是依关塞而建的城池,却是不输人称“河西都会”的凉州的存在。而在城池以北,长州关城静默耸立,旌旗猎猎,守护着城中的万家灯火。可此时的长州却是萧条凋敝,城中家家闭门锁户,道路两旁满是衣衫褴褛,风尘仆仆之人,房屋殿宇荒芜暗淡,还有砖瓦散落在转角。
瑶镜一路行来,举目所见尽是伤痕累累的人们,有人依靠在路边,衣袖领口上还带着依然干涸的暗红血迹,还有人面色惨淡,在长街上漫无目的地穿行,又很快便被来往的朝廷驻军所驱赶。
此刻长州之乱已基本收尾,在战乱中逝去之人的身份也逐渐得到辨认。许是为了震慑,又或许只是对千里寻亲人们的几分怜悯,长州关城前张贴着一份素纸黑墨的名单,那名单极长,一连贴出好远,那些曾在这座雄伟关城中冲锋陷阵,意气风发的热血男儿,如今还留存在世人视野之中的,也只有名单上那一个个墨色淡淡,却又触目惊心的姓名。
瑶镜站在长州城门前盘桓良久,她几次三番想要抬步,想走到那名单之前,却又在迈出步伐的前一刻临阵露怯,再没有勇气上前一步。瑶镜知道自己在害怕,她害怕在那密密麻麻的名单上寻不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可她却更怕甫一走到近处,便能看到触目惊心的那三个字。
她不敢承受,她亦不敢亲见。瑶镜知道自己如今所为确是胆怯,她心中暗暗自嘲:当初决心前来时豪气干云,顶了无比大的压力,如今人已至此,却连确认的勇气都没有,实在对不住临别时家人如此相助,也对不起自己当时那勇敢的选择。
她又尝试数次,却都以失败告终,榜文前的人越来越多,几次三番有人撞到瑶镜的双肩之上,几分隐痛袭来,她的身形却依然笔直未动。如此良久,瑶镜忽地闭了闭眼,长呼一口气,终于不再继续呆站在此处,而是僵硬缓慢地走到一旁,寻了不远处的酒馆坐下来——甚至是同手同脚。
长州如今仍杳无人烟,城内商铺如今仍开着的屈指可数,因此这酒馆虽不算大,却坐满了人。瑶镜要了壶最寻常的酒,坐在店铺外望着不远处的关城发呆。北地的凉风吹来,瑶镜微微扭头避过,却在同时喝了一大口手中烈酒。
北地美酒不比中原,向来是醇厚而甘冽,瑶镜酒量虽不算差,可一口下去,却也有些微的晕眩。她微眯着眼,看着荒凉空旷的官道,有凄厉的哭喊声传来,她循声望去,有女子素衣飘带,正站在那长长榜文之前,哭声悲切,如丧偶的大雁,似一柄尖锐的匕首直直刺入她的心房。瑶镜的心神已有些迷蒙,闻言忍不住皱起眉来,有一个年岁稍长的女子一直搀扶着大哭的姑娘,不知过了多久,那姑娘终于哭声稍歇,顺着搀扶逐渐远去,身影与逐渐下落的斜阳融为一体。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瑶镜过去读《陇西行》时只感慨战事残忍,没想到后来她竟当真亲见这样令人不忍再看的情节,却是令人痛上加痛。
她的身子一阵阵的发抖,心中压抑良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出口。瑶镜这段日子几乎都是提着一口气强撑下来,可方才的事却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了让她崩溃的最后推力——实是物伤其类。
感觉视线开始变得模糊,她用手狠狠抹了把脸,暗骂自己的不争气,淡然的伪装终于崩溃,低低自语,却不知向着何人:“你看,虽未到你我约定之期,但我确是如你我所愿,当真来了长州。只是河西如今已与过去大不相同,不知你若见此等景象,又会作何感想……你刚来长州之时,想必所见绝非此等萧条边关吧。”
她脸上的泪越流越凶,再擦不净,再忍不住,索性不再做徒劳之举,便径直扭过头去,高高扬起头来,视线凝聚在关城巍峨的城楼之上。
“你曾说过,只要我唤你一声,你便会跨越山海来到我身边。可如今……我却找不到你了。”
“张绍筠,你食言了。”瑶镜这一声唤得颇为平静,好似那人就在眼前,随即她的声音却猛然抬高,嘶哑哽咽的嗓音在大乱初定的长州城骤然响起,竟似孤注一掷的嘶吼,“我遵守承诺,来河西见你了,但张绍筠,你言而无信——你言而无信!”
她死死攥紧了手,滚烫的泪水猝然砸下来,掌心刺痛,片刻间便现出几道血痕。这酒馆人来人往,不少人因她失态的动作和声音而抬眼望她,却见是个孤身一人的小娘子,劝慰的动作不由逐渐止住,几个已然站起的女子也默默坐回原位。
如今长州本就百废待兴,身在此处之人除惊慌失措的当地百姓之外俱是鱼龙混杂,心怀目的,有自己要寻的人,要做的事,太子伙同顾家谋逆一案兹事体大,众人自是心有戚戚,唯恐自己稍有不慎,同逆党扯上干系。看这女子形容,显然有挂念之人丧生于长州,也不知是否与顾氏一族有关,他们又怎会多管闲事,再将自己牵扯进尚未平复的风波之中?
瑶镜哭得极其狼狈,连气都喘不上来,胸膛中积攒的郁气与悲哀早已喷薄欲出,却堵在胸口,只得随着眼泪与哽咽一同发泄出来。泪眼模糊之中,眼角面颊的精致妆容随之变得凌乱不堪,就如同春日时被她画毁的那副青绿山水。瑶镜却视若无睹,意识迷蒙,连拭泪也不顾,只记得自己的哭声愈来愈大,完全失了在外应有的仪态。
她的眼前被泪水模糊住了视线,悲伤与眼泪弥漫四海,充斥在她的整个梦魇里,直将她整个人都困入其间,再寻不到半分出路。
浑浑噩噩之中,泪流满面的瑶镜背后忽然响起一声长长叹息:
“不,我并未食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