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云深雾

44.旧事重提

小说:

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作者:

云深雾

分类:

古典言情

哦,不对,他确实还有匈奴这么一个心腹之患。

只是,随着卫青多次对战匈奴大胜而归,刘彻正面对战匈奴的决心以无以轮比的优势增长着,无数次,卫青用他的战绩让刘彻狠狠地打脸朝堂上那群主和派,傲然而立的姿态,无异让他们颜面尽失。

随后,刘彻想到他登基后第二年就派遣出使西域的使者——张骞,希望联合和匈奴有仇的大月氏,两方夹攻匈奴。

刘彻的脸上闪过一丝怀念之色来,只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就一去不复返,使者团也再无丝毫踪迹,也不知现下那些人是生是死,张骞呢?又是否还在人世。

已经从匈奴王庭逃出,正狼狈的回归大汉的张骞和堂邑父二人看着天幕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赶路的进度。离他们离开大汉出使西域为之,距今已有十三年了,出发时的一百多人队伍,一路上伤亡惨重,到现如今只剩下他们二人,二人心中的悲痛之情无以言表。

幸好前路便是故国,他们二人是不幸却也是幸运的,趁着匈奴人放松了监视,活着回到了大汉的境内。他无愧于陛下的嘱托,完成了陛下的交给他的任务,可以回长安觐见他的君王。

而同一时刻,黎苏苏在讲述完了近亲成亲带来的危害后也不可避免的讲到了汉武帝刘彻一直想击败,也成功令其臣服的目标——匈奴。

【虽说贵为皇帝的刘彻碍于礼法的存在对抗祖母失败,但他并未气馁,一改往日的少年帝王意气,表面上开始沉迷游猎嬉戏,韬光养晦。

因为身为大汉天子的目之所及不至于朝堂之上的皇权之争,从刘邦建立汉朝开始,汉朝皇帝们就有一个老对手——匈奴,打败匈奴夺回河西走廊,才是刘彻的另一个不为人所致的目的。

游牧民族出身的匈奴人,他们的操作照现代人的说法就是非常的“贱”。

因为有草原可以养马,所以匈奴骑兵的机动性非常之强,并且在汉朝初期,更是诞生了诸如冒顿单于、军臣单于、伊稚斜单于等等这些牛人。来回迅速的在大汉和匈奴的土地上来无影去无踪,卫霍两位帝国双壁没有出现之前,大汉对战匈奴真的可以说是从无胜绩。】

始皇帝嬴政:河西走廊?那什么汉朝居然如此无用,连河套地区也能丢?!

蒙恬摸着下巴也是满脸不解:“匈奴很厉害吗?”

贾谊还没写出名传千古的《过秦论》,否则高低让匈奴人知道什么叫“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秦朝时期,匈奴畏惧始皇帝和蒙恬将军的威名,秦国的军备力量,十数年不敢进犯秦国的土地。

但是到了秦末汉初,匈奴部落也出现了一位被后世誉为草原秦始皇的人物——冒顿单于。

冒顿本是匈奴单于头冒的太子,但是头冒单于并不喜欢他,并且准备把太子之外传给自己另一位宠爱的阏氏之子,于是冒顿就成了一枚弃子,被头冒派往大月氏为质。随后,头冒根本不顾及儿子人质的身份,派兵攻打大月氏,被冒顿见机逃回了匈奴部落,而冒顿也彻底认清了父子俩之间虚伪的父慈子孝关系。

UP主小时候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王子为了训练一支绝对服从自己的军队,制造了一种可以鸣镝的响箭。这位王子带着手下外出打猎时,一旦射出响箭,凡是部下中不跟随射向同一目标的都被下令斩杀。随后,他响箭的目标一次次变换,从爱马、爱妾、头冒单于的坐骑,跟随着的左右部下没有一个敢不听令行事的。

直到冒顿觉得自己训练的这支部队水准终于达到了自己的要求,响箭的目标变成了他的父亲头冒单于。就这样,头冒单于被冒顿极其部下射杀,他其余的弟弟和朝中异己也都被清除,冒顿顺理成章的自立为匈奴王。】

始皇帝嬴政听着头冒单于的死因和冒顿的弑父杀亲行为,扬了扬眉毛,却并不觉得惊讶。六国之中,多的是不正常继位的君王,别的不说,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惨死沙丘,临死前,为何无一人来救?

他的长子和宠爱的小儿子呢?正为了争夺赵王的王位打的水深火热呢。

而且最近的还有他的儿子,虽然胡亥没那个弑父的胆子,但手上沾染的兄弟姐妹的血可不少,自家满门可都被他给屠戮了,不,应该说自己这一脉除了胡亥外,算是彻底的血脉断绝了,到了最后,就连胡亥也难逃一死。

但是,始皇帝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冒顿弑父杀亲的行为和胡亥如出一辙的为天下所不容,但作为雄主,胡亥完全没有可比性。

“如果扶苏你有这冒顿一分血性就好了。”嬴政喃喃道。

扶苏离得近,自然听到了父皇口中的话,但这与他的性格不符,他自认历练再多也做不出胡亥和冒顿所做的事,于是别过头去,当做没听到。

因此,扶苏也没能听到来自父皇口中更小声的:“朕也就能放心的将我大秦的江山社稷托付给你了。”

扶苏表示不理解,做不到。

冒顿的行为在他看来已经是触犯了秦法中的重罪,在他大秦的严刑峻法下,何曾听闻过弑父杀亲这种离了天大谱的行为?胡亥还仅仅是只杀了他们这些兄弟姐妹们,冒顿可是已经丧尽天良到弑父了。

但扶苏不是圣母,虽然别人总夸他厚道、仁慈,他心中自有一道衡量轻重的准则。就看头冒单于故意把儿子送去当人质,然后反手就开战,丝毫不考虑儿子会不会被砍下脑袋祭旗的行为,也能看出来这对父子之间虚伪又淡漠的父子情分了。

这种情况下,其实冒顿会弑父自立,也不是说不过去是吧?

但反正这种事扶苏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否则他也不会因为一道疑似父皇发出的赐死诏书后,就干脆利落的自尽了,嗯,怎么说呢,扶苏心虚的瞄了父皇两眼,好吧,他这个儿子确实挺失败的。

扶苏不堪承受的垂下脑袋,想了想,故作其他的说道:“父皇您英明神武,这后世人怎么能拿那些不通教化、茹毛饮血的匈奴人和您比呢?草原秦始皇,怕是后世人夸大其词了。”

???

嬴政脑门旁冒出问号。

额滴儿,你要不要仔细想想你在说些什么?

嬴政觉得扶苏太过仁慈到不分敌我这点真的不好,他培养扶苏是按照继承人培养的,不是照着圣人养的,看看扶苏现在都圣母成什么样子了?!都是那群儒家的错!

对上父皇惊诧的目光,扶苏神情很是不同以往的认真,像是在告诉嬴政,就算父皇您要赐死我,我也会欣然接受,绝对不会反抗。

顿时,嬴政觉得自己的脑袋更疼了。

他按了按额角,无奈的对扶苏道:“扶苏,虽然朕也不喜欢他这个称号,但那是后世人公认的,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不看他做的弑父之事,此人在史书上为匈奴人立下的功绩就不比朕差多少。”

有一点嬴政没说,就是冒顿强盛时期,他已经去世,在原本的历史上,汉朝刘邦和他的子孙抗住了匈奴一代又一代的雄主,而自己这边呢,压力顿时给到了扶苏的身上,但是扶苏能挑得起大秦的江山吗?

黎苏苏之前没有说起匈奴的时候,嬴政还能肯定,但是现在,扶苏对上冒顿有一半胜算吗?他不确定了。

看来,要给蒙恬传信,早点找到这个冒顿,斩草除根了。

汉初,刘邦瞬间就想到当初自己被围困在白登山的耻辱,内心就涌起一股极其不爽快的情绪来。

想起那次可以堪称不愉快的交际,刘邦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后世儿孙是怎么给自己报仇的,并且又会付出怎么样的代价。

看到冒顿单于后面跟着的那一连串的名字,听闻有匈奴王子给曾孙陪葬皇陵的好心情也瞬间荡然无存。

那么遥远的事就先别说了,先给乃公讲讲乃公的好曾孙是如何把匈奴人打的屁滚尿流的,好让乃公开心开心吧。刘邦双手合十,认真的看着天幕上的黎苏苏祷告道。

【前面UP主有讲过,汉高祖六年,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匈奴,但是由于轻敌,被冒顿的大军围困在白登山,最后还是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用金银珠宝贿赂了单于阏氏,吹了枕边风才能平安回归。

但是在这之前,冒顿已经先后打败东湖、楼烦等外族,迫使大月氏向更远处的西域迁徙,并且掠夺了河套,原六国燕、代等地,让西北方等地的各个胡人部族先后臣服,彻底坐视了他匈奴王的位置。

而白登之围更是冒顿功绩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那之后,大汉开始了屈辱的和亲之路。

刘邦采取了刘敬的建议,决定把他和吕雉已经嫁人的女儿鲁元公主和亲给冒顿,但是对只有两个儿女的吕雉来说,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于是无奈之下,刘邦只能将宗室里的刘姓女子册封为公主,嫁去匈奴和亲。之前也说过,不但与匈奴互约为兄弟,每年还要给匈奴送去打量的丝绸和粮食等物资,总算是让大汉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暂时缓和。

但那些被送往匈奴和亲的宗室女却无人问津,被封为和亲公主好像就是她们命运最高光的时刻,之后是生是死无人在意,历史对她们的记载并不多,所以这些和亲公主究竟是真的宗室女还是宫女也无人所知,只是可怜他们随风飘摇的命运。

这大概也是后世被无数人诟病大汉和亲求平安的政策吧,毕竟那句诗怎么说来着?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就,幸好汉武帝刘彻慧眼独具,找到了被誉为帝国双壁的卫青和霍去病,不看出身,只看能力,彻底扫清了大汉立国以来被匈奴欺辱的耻辱。】

始皇帝嬴政对比现在的大秦和大汉对匈奴的不屑和压制,骄傲的表示:匈奴人算什么,为了不给扶苏留遗患,北方的匈奴迟早会被大秦的军队扫荡。

镇守长城的蒙恬看着远方一望无际的草原,开战的心蠢蠢欲动,想到原本历史上自己本应该把匈奴人打的屁滚尿流,却因为胡亥被赐死,想骂人的话再也忍不住了。

汉初,刘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