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云深雾

43.近亲危害

小说:

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作者:

云深雾

分类:

古典言情

始皇帝对这些情情爱爱的事情不感兴趣,他低头继续批改奏疏。

别说,黎苏苏出现的还挺是时候的,因为她的天幕,秦地不少的六国余孽被抓的被抓,投降的投降,其余的诸如张良和项羽之流躲藏的也无比狼狈,至少现在比天幕出现前的大秦,太平了不止一个层面。

刘邦倒是不害臊,听曾孙的黑历史就跟听故事一般津津有味。

嗨,这当皇帝的,谁还没点让人说嘴的黑历史呢,君不见和秦始皇有关的黑历史都流传多久了,现如今依旧为黔首所知。野史吗?不就是要多野就有多野吗,难道你不说我不说,别人就不写了?既然写出来了,那咱就听一乐呵么。

哈哈哈,反正倒霉的不是他刘邦,刘邦幸灾乐祸的想。

刘启轻轻啧了一声没想到自己无意之下还能顺手帮了儿子一次。

当然,按照血缘关系来说,馆陶长公主的女儿是自己的外甥女,刘启往日里也很宠爱她,但外甥女到底不是亲生女儿,对女儿都毫不在意的刘启宠爱外甥女也只是因为母后窦皇后罢了,爱屋及乌,所以才在馆陶长公主提出联姻的时候同意了。让外甥女成了自己的儿媳妇。

但是,刘启对外甥女和儿媳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大汉皇后的职责,管束后宫、教导皇子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要给皇帝生下一个或者数个继承人。他的废后薄氏明面上被废黜的原因就是无子。

他们老刘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看他自己就知道了,后宫妃嫔给刘启生了十多个儿子。刘启不觉得自己的继承人彻儿身体会有问题,那么不能生孩子的原因一定在外甥女陈氏身上,刘启确定的想。

皇后无子便是最大的过错,用这一招来光明正大的废后,即便是朝臣也没有足够的底气有异议。

“好,好的很,别让朕逮到你——《汉武故事》的作者。”被刺激了的刘彻咬牙切齿,在心里给其想了无数个下场,最终停留在宫刑上徘徊不去。

既然这么喜欢给朕编排故事,那你自己也变成故事本身吧。

这口恶气一日不出,刘彻就觉得自己一日没有清白,周围人看他的眼神都显得十分多余,好似在说他怎么是这种人?!

此处,同样遭受了宫刑的司马迁发出无声呐喊,眼睛充斥着遇到了同类的湿润。

被皇弟拒婚后心里不得劲儿的馆陶长公主张了张嘴,一时间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抹身影来,是曾经因无子而被废的薄皇后,最后薄氏在冷宫郁郁而终的下场让她冷汗直流。而后,她整个人像是松了一口气般长输一声,好险啊,幸好阿启拒绝了阿娇和胶东王,不,现在该叫太子了,拒绝了和太子的联姻,否则自己这个做娘的真要后半生都在忏悔中度过了。

唐朝,李世民拉着长孙皇后的手情深义重道:“观音婢,朕只爱你一人,朕的皇后也只会是你。”

对于汉武帝刘彻冷酷无情废掉原配嫡妻的行为,李世民深表不屑。看看他李世民,虽然后宫妃嫔无数,但能和他相得益彰的只有长孙皇后,能继承皇位的也只会是他和长孙的儿子。

总章年间,李治正和皇后武媚娘你侬我侬的,听到黎苏苏的话,也想对汉武帝刘彻点评一两句。只是话还没有说出口,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好险啊,还好他没说出口,还是算了吧,就不把自己拉出来批斗了。

媚娘虽然是皇后,但也不是自己的原配嫡妻,说出来,两人都尴尬。

如果说武帝陈皇后是因为恃宠而骄被废,李治废掉王皇后就是因为政治因素。仗着自己五姓七望的出身,连自己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让她行节俭,举行亲蚕礼,王氏也不去,那一次掉链子,把李治给气的要死。

再看看媚娘这个皇后做的,不但主动以身作则,穿用简朴,更是亲历亲行,亲蚕礼举行的一丝不苟,平心而论,李治当然更喜欢自己的阿武了。而王氏这个关陇集团推上后位的皇后,天然的在政治上成了李治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能说被废黜实属活该。

就是在现代社会,还残留着许多的封建糟耙,很多地方依旧重男轻女。嫁出去的女人们被公公婆婆和丈夫强制要求必须生下儿子,要有继承人,要延续香火。

黎苏苏网上冲浪刷到的时候都觉得这些人脑子有大病,真是现代版的颅内有疾否!

古代的皇帝是真的有皇位要给儿子去继承,但你们这些同现代的人掺和什么?你们家有什么要男孩儿去继承的吗?贫穷还是疾病?

古代人不知道什么叫染色体,夫妻俩长久没有孩子,爱子如命的父母也不会愿意承认是自己的儿子有问题,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将黑锅扔给了薄命的女人去背。现代人离了婚还能再嫁,二婚有了孩子也能证明自己的身体并没有问题,但古代能和离再嫁人的又几个?

反正就只有一句话,没有孩子就是女人的错!

黎苏苏听了这话,只想呕吐。

【前面咱们说到,刘彻被窦太皇太后兜头一巴掌打的晕头转向,回后宫韬光养晦去了。

这边其母王太后也非常给力,人家可是上一届的宫斗冠军呢,虽然她的对手是蠢出了天际的栗姬,但能在“大汉棋圣”刘启的后宫混出头来,也是不可小觑的人物。

王太后在刘彻行动之前就已经数次的劝过他了,可是刘彻没听,这一次大败而归,经过王太后再次的警告和劝慰后,刘彻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开始谨言慎行起来。

对着馆陶长公主很少尊敬,和陈皇后也恢复了往日的如胶似漆,只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武帝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咱们现代人也终究不得而知。

但结果告诉我们,这段如胶似漆的日子终究回不到过去的新婚之时,近亲结婚的夫妻之间没有孩子,不是陈皇后的过错,而是她是大的幸运。

生男还是生女是由男性的基因决定的现代人都知道。

公平点说,有些夫妻在一起好多年就是没有孩子,检查后两人身体都没有问题。但是后来两人离婚后,各自嫁娶,反而都有了孩子,这种情况也有很大的概率发生。通俗点说呢,就是两方的基因互相看不上,所以不会结合,说白了就是两人不匹配。

而武帝和陈皇后呢,又是近亲结婚,所以很大程度上没有孩子的原因,是因为直接就怀不上。至于UP主为什么说没孩子是幸运的呢,现代人都了解啊。

国家法律规定,直系血亲和旁系三代以内的血亲禁止结婚。

近亲结婚的危害大家都知道:1、后代死亡率高,2、容易患遗传性疾病,3、子女易成痴呆、畸形儿,4、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等等,所以说,近亲结婚的夫妻俩没有孩子的,或者孩子还算正常的,还真是幸运的不得了,就偷偷的乐吧。】

始皇帝嬴政现在已经对黎苏苏所讲述的话信任程度呈直线上升,当即就吩咐御史冯劫去查办,而后从窦氏的行为联想到自己的祖母和母亲。

他的两个祖母,华阳太后和夏太后都不是那种喜欢对他指手画脚的人,反而是自己的亲娘赵姬,呵,还不如刘彻的窦太后呢。那个窦氏虽然用孝道压制皇帝,也是怕刘彻年纪轻处理政事乱来,虽然保守也能理解,毕竟无论是他们秦朝的宣太后还是齐国君太后,执掌朝政的时候,都是偏向保守派。

但是赵姬的行为呢,无论是放在春秋战国,还是黎苏苏所在的后世,只怕都是十分炸裂的操作。毕竟没有哪个太后,会无耻到帮着男宠和私生子抢自己皇帝儿子的皇位。这是真大权在握到可以控制满朝文武和天下流言蜚语,还是认为皇家宗室的宗亲都死绝了?!

他们不在第一时间将你们这对奸①夫①淫①妇(怕被屏蔽)给挫骨扬灰了,已经是看在嬴政这个秦王的面子上了。

这是第几次被皇帝用杀人的眼神扫视了?窦皇后不知道。但她小心翼翼的将目光瞅向儿子刘启的方向,发现刘启一脸的难以形容,仿佛不忍看眼前那傻了吧唧的一幕般。

而皇帝刘恒原本温和的脸上已经变成了面无表情,就连温文尔雅的气质也在不知何时变得剑拔弩张、冷意肆人。

因为窦皇后容颜渐去,在刘恒这里已经失去了旧日的宠爱,如果不是太子刘启的缘故,刘恒废了她的心都有了。

现在刘恒宠爱的夫人是慎夫人,甚至于在某些场合当众下窦皇后的面子,允许慎夫人公然和窦皇后同席而坐,可谓是让慎夫人把恃宠而骄一词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年来,窦皇后还能安安稳稳的待在皇后的位置上,也只是因为她孕育太子刘启有功,后宫干政的事,刘恒可以说自己不是很在乎,往前数,秦汉时期干政的太后也不是没有,就比如说让自己能够登上皇位最主要的那位贡献者--吕雉。

但刘恒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活着的时候安安分分的窦氏,没了自己的压制后,居然蹦跶的那么欢,手伸的那叫一个长。儿子立储要掺和,孙子亲政也要管,连馆陶和一个外姓女都敢给他孙子气受,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

不过是被人奉承几句,就觉得天老大她们老二了?刘恒咬牙想着,他的那个孙子谥号武帝,可不是什么逆来顺受的好脾气,窦氏身为祖母,可能不会受鸟气,但馆陶和那个陈氏,呵,下场怕是好不了。

而且最另他意不平的是,窦氏的寿命居然长的活过了她的儿子,甚至孙子当了皇帝后还老当益壮,把这寿命往他和刘启身上分分多好,老天真是不公平,他们父子俩可都是借鉴爱民、励精图治、任贤改革、体察民意的好皇帝啊。

馆陶长公主人都已经傻了,她已经回到府邸,正抱着女儿说不上来什么滋味,但在这一刻,仿若晴天霹雳一般,而后,久久的回不过神来,再清醒的时候,就只剩下庆幸不已了。

这后世之人所说近亲结婚后的种种危害,但凡有一种发生在自己的女儿身上,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