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大早,县主的贴身冯嬷嬷已派人传话来寻楼玉枝过府相约叶子戏,被楼玉枝推掉了。
前往万华街随风楼的路上,随行的丫鬟云团不解,“县主为何一大早就来请大娘子过府打牌?”
云团是陈阿婆跟着明光后重新找的丫鬟,年纪虽小,又有上进心,不懂就问,跟在她身边培养,待后若有必要,可随时帮衬着明光,不至于让她身边只有祝余和陈阿婆可用。
好的婆子难寻,或都有主追随,新来的过于有主见,让家中失和。
长和县主今年四十有二,母亲康乐郡主身在长安,婆家并不是个好相与的,日日争斗不休,丈夫不得志,加上前年听说长和县主的胞弟在长安当街纵马闹出人命,赔了不少钱,打点关系也花进去不少,库房告罄。
着急想找家底殷实的,县主膝下有一子,年二十有四,尚未娶妻,如今日日与她往来,怕是看上了钱家的家底,想拉拢关系后促成楼金银和她郎君的婚事,好让楼家帮衬康乐郡主一家。
楼玉枝自知长和县主的打算,官爵家除非万不得已,是不会娶商户之女过门,他们着急想就证明长安那边的关系越发不明朗,继续大量钱财支持。
怕是朝政的风波迟早会波及到祈唐各州,南州也不能幸免。
如今钱家已开始打算对明光婚事下手,万一日后有变故,钱家入仕途,届时婚事更不能由着明光做主。
昨日祝余说起此事,想想更加后怕心惊。
世家出身,万般无奈,无法随心所欲,许多身不由己,她才更要在一旁为明光未来打算。
努力让她有个好退路。
“那是因昨儿个她听说金银回了家,不知金银早已离去,听我出门,一大早迫不及待过来,也是打着来门口堵我,借口打牌,想趁机瞧瞧金银是何模样回去好复命罢了。”
云团似懂非懂地点头,虽然大娘子并未明说,但她已从中悟的七七八八,“长和县主想看女郎,是想同她膝下郎君寻个亲事?”
楼玉枝欣慰点头说是,二人似主仆,实际上更像师徒,楼玉枝将她带在身边,跟她去南州各府娘子相聚,南州官爵人家的人际关系也知道的七八分。
有琳琅铺子和随和首饰铺的名声在,南州大大小小的官家娘子以及附近的娘子,都想同她打好关系,关系恰到好处,上了什么新衣新首饰,胭脂水粉,都能头儿个想着自己,甚至还能有个友情价,花了较少的钱,置办最好的衣裳,不过是费了些时间处理人际关系罢了。
马车在随风楼门前停下,大门贴着告示,说有意出售此楼,同时又是价高者得,这两日出价的人不少,现在随风楼的价格已炒到了五千两的高价,但随风楼的东家依旧没有售出的意思。
楼玉枝下了马车,守在附近牙人眼尖立马认出她来,“楼大娘子,楼家对随风楼也感兴趣?”
做生意最怕暴露自己的目的,流露自己确实对这个地方感兴趣,给了对方察言观色坐地起价的条件,楼玉枝随意扫了两眼,摆了摆衣袖,“要去随和首饰铺,路过此处,随风楼不是一向生意挺好,怎如今突然售出?”
牙人惋惜顿足,“这不是蔡东家遇到了难处,急需银钱周转,迫不得已才想着卖掉随风楼。”
“真是可惜。”楼玉枝再次打量随风楼,“从前常跟我家夫君来随风楼,如今随风楼售出,怕是想再寻回从前的味道也难了。”
“楼大娘子多虑了,蔡东家说了,随风楼里的伙计和厨子都是老实人,本本分分的,本有个安身立命之地,不想他们再到处找活计,若想买下随风楼,需得连同伙计厨子一块留下,不然他就不卖,你说那些想买的人都有自己信任的人,谁能信任留下的伙计厨子,搞不好惹得一身麻烦,所以到现在都没人给明确的消息说想真的买下随风楼,这砸在手里好几日了,着实难办。”
楼玉枝点头,牙人只见人问,不见人买,卖家那边催得又比较急,他一时半会儿又售不出去,加上背后还有人盯着,不许他这么快卖出去,进退两难,心中也很是苦闷。
搞不懂商行司为何会掺和进这件事里。
在楼玉枝离开就,他又继续坐在大门口的石坎上,唉声叹气。
随风楼对面的茶楼上,徐照行正坐在窗边盯着楼下的一举一动,这两日过来想买随风楼的人不怎么多,无一例外的事后都去盘查清楚问价的都是何人。
这些人个个都是南州颇有家底的商户,但听了随风楼的条件以后,却又都没了动静,毕竟连同店中的厨子伙计打包一块出去的主意是他出的。
价格一开始也是他带人炒上去的。
“方才那位娘子是何人?”
徐照行询问对面的李承绪。
“此人正是南州首富楼金银的生母楼玉枝。”
李承绪摇着扇子,目送马车离去,“她会出现在这里,怕是楼家也想掺和进来了,这岂不是正合你意。”
徐照行有些纠结,因明光的养父母正是楼家,“楼家对钱家有大恩,我若对楼家动手,怕是有不妥,也担心她知晓以后,会跟我有隔阂。”
池在不解,“司主,咱们商行司办事,何时需要担忧钱家和楼家的关系?”
池在不知其中内情,李承绪却是知晓,“是有人尚进门,就已把自己当某人的家眷来看了,若真有点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何选择,你说能不忧心么?”
池在反问:“李郎君说的那人是咱们司主吗?”
话刚说完,屁股就挨了徐照行伸出去的腿一下,徐照行面红耳赤反驳,“你瞎猜什么,就听着李承绪瞎说,你跟着楼玉枝去看看,她去了何处,事无巨细,饵已抛出多日,不信楼金银对随风楼不感兴趣。”
徐照行猜测得没错,身为楼金银的钱明光对随风楼确实很感兴趣。
从楼玉枝传递进来的信里已将随风楼情况尽数告知。
但陈阿婆却有些担忧,“东家,随风楼的那些人,确实不好办。”
钱明光心里已有打算,“蔡东家目的是不想随风楼的人丢了饭碗,可没规定咱们是否必须要用这些人,随风楼购入,一定会有人拿来和从前的随风楼比较,我们要做的是融会贯通,发展壮大,而不是随风楼的影子。”
东家都这么说,想必早已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