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一杯浊酒饮江湖 沽酒评生

5. 第 5 章

小说:

一杯浊酒饮江湖

作者:

沽酒评生

分类:

古典言情

第五章竹海初探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栖霞镇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福六记后院,王同五已经收拾停当。他换上了一身利落的旧布衫,腰间别着砍柴刀,背上背着一个不大的包袱,里面是福六嫂天没亮就起来烙的几张油饼和几个煮鸡蛋,还有一竹筒清水。

“进了山别瞎跑,跟着清秀,他爹常带他进山,认路。”王福六一边帮儿子紧了紧包袱带,一边叮嘱,“晌午要是回不来,就在背风处把饼吃了,千万莫要贪深,太阳偏西就得往回走。”

“知道啦,爹!我们就是去砍点柴,顺便看看二胖他爹下的套子。”同五应着,心里却对即将开始的“寻宝”之旅充满期待。

“汪汪!”一声欢快的狗吠传来,只见一条毛色棕黄、体型壮实的半大土狗旋风般冲进院子,亲热地围着同五打转,尾巴摇得像风车似的。这正是二胖口中的“大黄”,当年他们两个半大孩子,联手设伏抓“偷鸡贼”,结果贼“一只黄皮子”没抓着,却意外捡回了这只饿得皮包骨、疑似被遗弃的小狗崽。养了这些年,大黄早已成了他们形影不离的伙伴,尤其和二胖最亲。

“大黄!别闹!”二胖的声音紧接着传来,他也是一身进山的打扮,背着个更大的包袱,显然干粮带得更足,小胖脸兴奋得红扑扑的,“王叔,福六婶,放心吧,西山我熟得很,保准天黑前把小五全须全尾地带回来!”

王福六夫妇又嘱咐了几句,两个少年一条狗,便迎着晨曦,悄悄出了镇子,踏上了通往西山的小路。

起初的路段还算熟悉,是镇上樵夫和猎人们常走的山道。但随着不断深入,道路渐渐变得模糊,四周的竹林也越来越密。初升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竹叶,筛下细碎的金斑,在林间草地上跳跃。空气变得格外清新,带着竹叶特有的清香和泥土的湿润气息。耳边只剩下风吹竹叶的沙沙声、鸟儿的鸣叫和他们踩在落叶上的窸窣脚步声,镇上的喧嚣仿佛已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

“嘿,这地方够幽静吧!”二胖深吸一口气,显得很是自在,“小五你看,这边是毛竹,长得快,但材质偏软,做扁担还行,做兵器可就不够看了。那边,对,那片颜色深一点的,是刚竹,韧性好,咱们平常练功的竹竿多是这种。”

同五有些惊讶地看着二胖:“二胖哥,你懂的真多。”

二胖得意地一扬下巴:“那当然!你忘了俺爹是干啥的了?我可是篾匠世家之子,能不认识竹子?我告诉你,这西山里的竹子,没有我不认识的!”他指着不远处一片挺拔修长、竹竿呈淡紫色的竹子说:“瞧见没?那是紫竹,长得慢,可结实了,听说大户人家喜欢用它做手杖,显气派。还有那边,箭竹,又直又硬,古时候真拿来做箭杆的……”

大黄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兴奋,在林间窜来窜去,不时低头嗅嗅地面,或者追逐一闪而过的松鼠,惹得二胖一阵笑骂。

同五一边听着二胖如数家珍般的介绍,一边观察着四周。越往深处走,竹林越发幽深静谧,一根根修竹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仿佛没有尽头。光线变得晦暗不明,四周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声。一种莫名的神秘感笼罩下来,既让人心生敬畏,又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咱们得留点记号,”同五谨慎地说,“这地方岔路多,别回头迷路了。”他拿出柴刀,在经过的粗壮竹竿上刻下不太显眼的箭头符号。二胖则折下一些细软的竹枝,打成特殊的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