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当上了死对头的夫人兼保镖 易家

29. 潼关站

小说:

当上了死对头的夫人兼保镖

作者:

易家

分类:

现代言情

在春末夏初之时,一行六人总算达到了关中门户——潼关。

潼关是连接关内关外的咽喉要道,是长安门户,也是安全的保障。换句话说,只要潼关守得住,长安就守得住。

因此但凡将都城设在长安的王朝,都格外重视潼关。

“北魏末期,宇文泰和高欢分别把持着西魏和东魏,两人曾在潼关有过交手,这里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谁能夺得潼关,谁就能占据战略主动权。”卢有龄如是说。

“那他们谁夺得了?”郑秋潆问道。

“宇文泰,准确来说,是他守住了潼关,所以保住了西魏政权,后来他的儿子宇文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北周政权。”

“宇文泰好厉害!!!”郑秋潆发出感叹。

“确实如此,毕竟是创立关陇集团的一代枭雄。”

“什么枭雄?我是说他打架好厉害!”

“我要是男子,也要带兵打仗!”

卢有龄看着郑秋潆比手画脚兴奋的样子,心里默念道,“还好你不是男子,要不然让莽夫上战场,只有败仗一条路可走。”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很快马车就驶进潼关城中,作为天下第一关,这里甚至没有长安郊外繁华,让郑秋潆有些好奇。

“不是说潼关很重要吗?怎么城里没什么人的样子。”

“潼关在军事上很重要,但这并不代表它会发展得很好,恰恰相反,因为地势险要,这里少有人居住,只有一些戍边军士和少量的农户常年在此。”

郑秋潆点点头,继续探究地往车外看去。

卢有龄吩咐车夫直接前往潼关关署,他此次因公办事,理应支会当地的官员一声。

潼关关署是潼关令办公的场所,而潼关令是城内级别最高的官员。

众人达到关署正堂时,潼关令还在码头查验今年的漕运货物,因此还需要再等一会才能过来。

这个潼关令本就因为漕运一事焦头烂额,如今还要接待好几位从长安来的贵客,只觉力不从心,要口吐白沫地昏倒了。

他不过一个八品小吏,偏偏运气不好,被分到潼关这个地方当长官,每天都在吃力不讨好中度过。

在潼关令赶过来之前,众人先见到的是潼关令的夫人,一个气质温柔,长相舒展,仪态如兰的娘子,名叫方华。

“各位好,我家夫君还需一会才能过来,各位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

声音也好听,郑秋潆对这个潼关令夫人很有好感。

“夫人,你可真美。”郑秋潆真心实意地夸奖道。

方华闻言先是一愣,而后用手捂住嘴巴轻轻地笑了起来,“这位小娘子您也是很漂亮呢。”

郑秋潆不好意思地呵呵一笑,她明白对方这是在奉承她,夸她英姿飒爽她信,夸她漂亮倒是没有说服力,这词更适合安在毓秀身上。

方华似乎对郑秋潆也很有好感,在一众人都落座后,独独跟她多说了两句话。

“不知小娘子姓名?”

“我叫郑秋潆。”

“秋潆小娘子今年多大呀,说亲了吗?”

闻言,许久不开口的徐司记说了句,“尊夫人看不出来吗?这是我家郎君和女郎。”

她的眼神在卢有龄和郑秋潆中间一扫,方华这才反应过来。

“抱歉,是我唐突了,一时失察。”

因为这个变故,刚才还有些融洽的氛围,登时被戳破,一众人都沉默不语了。

看样子,她和卢有龄的表现太不像夫妻了,不然方华也不会这样问,郑秋潆有些沮丧,等会不知道卢有龄又要唠叨些什么了。

卢有龄也在反思,这一路舟车劳顿,实在是太累,所以他稍稍放松了警惕,却忘了徐司记的眼睛一直在盯着他俩呢。

王尚是受不了这样的氛围的,他看着正堂上的大家,笑道,“这俩人脸皮薄,不会当着大家的面太亲密,夫人看不出来也是情理之中。”

方华微微一笑,承了他的好意,接着说道,“如今再看,郎君和娘子确实颇为登对。”

卢有龄不想再把话题扯到他和郑秋潆身上了,多说多错,让徐司记抓住更多破绽就不好了,于是他说道,“潼关今年漕运事务繁忙吗?怎么潼关令还亲自去码头查验了。”

方华答道,“每年这个时候,夫君都会亲自去码头查验,其余时间倒没有那么忙。”

卢有龄有此一问,也属实正常,只因漕运早有自己的一派行事体系,只需按照章程进行运输即可,潼关令虽然品阶底,但也是一方长官,颇有实权,像是漕运货物检查这种小事,应当是用不着他亲自上阵的。

“这批货物是要运往哪里?”他继续问道。

“长安,这批货物是从江南来的各地粮食和税收。”

“原来如此,既然是充入国库的货物,谨慎些倒也无妨。”卢有龄一副了解的样子。

方华还想说些什么,但好似不知怎么开口,酝酿了许久还是作罢。

“夫人有话不妨直说。”这次是阿罗那开的口,因为和卢有龄的约法三章,他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对着别的娘子乱说话,所以当他看见方华的那一刻就紧紧闭上了嘴,一句没敢说,但现在发觉到这位夫人好像有难言之隐似的,他还是忍不住出口提醒,他就是见不得娘子为难。

方华见开口的是个胡人,有些害怕,她久居潼关,这里鲜少有胡人到来。

见方华有些吓到,郑秋潆急忙开口,“夫人别怕,他叫阿罗那,是个胡医,人很好的,就是和我们长得不太一样罢了。”

人很好的。

卢有龄听到这几个字,扫了一眼阿罗那,她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他觉得有必要将阿罗那与郑秋潆隔离开了。

方华得了郑秋潆安慰,略略好转了一些,继续开口,“夫君其实不止是因为这批货物要充入国库才如此谨慎的,每年这个时候,无论码头上停靠什么货物,他都会亲自去查验。”

“这是为什么?”郑秋潆问。

为什么?方华重新看了一圈坐在堂下的人,其实她本来不想说的,但是这次来的人听说是大理寺少卿,她的眼神打量着卢有龄,觉得他似乎不像个尸位素餐的人。

所以她想说出来试试,万一就能帮到陵宴呢,她的脑海里浮起了那个清朗正直,胸怀理想的人,如今快被这件事折磨得不成人样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