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不迁贰

138.天下易主1

小说: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作者:

不迁贰

分类:

古典言情

张才良的原配夫人在他起兵造反前便去世了,只留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小公主只是柳晏一般的年纪,听说小公主胆小内敛,与人难以亲近。

不过这些都黛玉从伺候自己的两个小宫女那里听说的,进宫三天了,她根本没有见到公主,也没有任何差事。

宫里虽因新朝未定而暂时不能将这五品女官的内府官职许给黛玉,但是却未怠慢半分,不仅给了一处她不知在宫中哪处的院子专门居住,还配了两个贴身宫女给他。

宫中的日子好似与世无争,京中的流民和雪灾在宫中没有一丝痕迹。

黛玉只怕自己待久了,便忘了这世道仍如烈火烹油。只能默默挂念京外的家业,不知小红与雪雁能否守得住产业。

好在她身边还带了紫娟作陪,不至于寂寞。

进宫三日,黛玉除了等着李嬷嬷来教宫中规矩,其余时间就一直在屋中看书。这院中时时有人盯视,两个小宫女也不许她离开院子。

看似进宫教习,反而像是换个地方幽闭。

紫鹃端着药进屋,看着两名小宫女仍寸步不离,心中难掩烦躁。

“姑娘,喝药吧。”

黛玉昨夜睡得太晚,她好不容易才从这两个小宫女那打听得一些零星宫中消息。

她此刻正俯身在案,浅浅打了个呵欠,指尖拂过书页,淡淡“嗯”了一声,连眼皮都未抬。

紫娟叹了口气,心中正愁着何时才能离开这里。

“姑娘,您整日埋在书里,不如等教习女官来了之后,请她让你出去走走?”

黛玉抬头看了眼屋中的宫女,却又垂下头,轻声应道:“算了。”

黛玉心中早已明白——自己被软禁了。

屋内只余书页刷刷之声,良久,黛玉才放下书卷,将药一饮而尽。她抬眼望向那二人,淡淡开口:“青雀、芍云,这些书我都看完了,我要去集贤院换些新的。”

她需要搞清楚自己究竟在哪,也需要找机会去瞧瞧裴石说的几处地方。

二人对视一眼,青雀忙上前低声道:“林姑娘若写张书单,我们自去取来便是。”

黛玉面露不悦,紫娟很快便跟上道:“我们连宫中有什么藏书都不知道,你叫我们姑娘写什么给你?你们是要我们姑娘胡乱写些篇目,还是干脆借机禀回去,说我们为难你们?”

芍云脸色一白,讷讷欲言。

黛玉说罢,转身便往屋外走。两宫女慌忙拦在门口:“姑娘,不可出去!”

“我进宫前旧疾复发,才至在此将养。病根未除,日日关在屋中,怕是要活活闷死。若连院门都不得踏出一步,那就去禀告陛下,叫他干脆赐我一副棺材好了。”

黛玉回眸,打量她们,“走走罢了,难道也要惊动陛下吗?”

二人面面相觑,犹豫不决。

她知道她俩不过是小小宫女,也不至为难她们被罚。

黛玉指着屋前的小院,道:“李嬷嬷就要来了,我就在这走走,总可以吧?”

小院并不宽阔,但雪扫得极其干净,丝毫不像贾府无暇耗费人力日夜不停地扫雪。

影子投在青砖地上,黛玉着一袭素色大氅,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在青砖上,缓缓行在只剩枝干的□□间,心中数着脚印,仿佛只是闲步。

李嬷嬷照例带着宫女进了黛玉居住的小院,到了教习黛玉宫中规矩的时辰。她鬓角已有银丝,神情和蔼,却一双眼睛似秋水般清冷,目光转瞬之间,便已将院中尽数收揽。

一场没有意外而规矩的宫中规矩修习完毕后,黛玉邀请李嬷嬷在院中继续漫步。

“姑娘不愧是京中百姓交口相赞的名门贵女,”李嬷嬷笑吟吟地道,“别人初入宫中,总要左顾右盼,好奇不休,惟有姑娘,竟能安安静静在这院中三日。”

黛玉用宫中所学盈盈一礼,语声清软:“嬷嬷说笑了,是旁人不给我离开这院子罢了。”

李嬷嬷含笑不答,只换了话题:“今日风不大,姑娘今日出来走走,正好。天气好,适宜养病。”

黛玉眸光转了转,忽然笑道:“嬷嬷说得极是。我今日感觉好了许多,只是一直在屋中坐着只怕我的身子便要不行了。我想起前些时日陛下在京中搜寻前朝皇子,便想替陛下分忧,去冷宫那边走走,也算散散心。”

她话说得极轻,像偶然听来的闲谈。

可李嬷嬷神色却微不可察地一动,微微转头看了看青雀和芍云。

“哦?姑娘怎地晓得的冷宫之事?”李嬷嬷依旧笑,但眼底已有几分审视。

黛玉垂下眼睫,轻声道:“有济民坊在,我毕竟耳目众多,不过彼时我想只是些旧案,没什么稀奇。嬷嬷也是自前朝便在宫中多年的人,怎会不知,这种事只在宫中翻腾起来时叫人心不安。”

她抬起眼,清亮的目光与李嬷嬷对视:“嬷嬷可知道,随便一个理由,若叫外头人说我进宫,竟是与前朝皇子有关。那时,嬷嬷再如何将我困在这院中,也未必能改这皇城之外悠悠众口。”

李嬷嬷脸色不动,心下却微微一沉。

她不过是遵循上意将人留在宫中罢了,与冷宫之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不消多想,只猜这林姑娘在京中的名声,恐怕并非空穴来风,许是这人有拨弄人言之能。

这些时日,那位闯王瞧着并不是很正常,宫中下人们多人人自危,她可不想攀扯冷宫之事。

那个她曾逃离的地方,总不至十年过去,还要叫她到地下去陪那些枉死的女人。

“姑娘此言,倒叫老身有些不解。”李嬷嬷笑意不减,语气却沉了几分,“你我说到底不过是宫中下人,老身哪能替你担什么不是?”

黛玉缓缓上前一步,裙裾轻拂石砖,气息似兰似雪。“我进宫为公主教习,是陛下亲点。入宫后,嬷嬷日日来盯着我定是陛下的心思,我未必全懂。”

她低低一笑,声线娇软:“陛下与我从前在京营议事,到后来书信承报京中之事,都是陛下为王时的事情了。如今他即将登临九五之尊,而我不过是京中寻常闺中女子,难近圣颜也是情理之中。眼下我所知之事,牵扯前朝皇子,事关重大……我不能亲口与那位说,也怕旁人传来传去,总有失真的时候,也只能请林嬷嬷替我呈与陛下。”

李嬷嬷垂眸片刻,复又抬眼,唇角带着耐人寻味的笑:“姑娘多想了,这入宫做女官,要先修习宫中规律,才带姑娘去见宫中主子。只是进来宫中未登基大典事多,我怕姑娘被什么冲撞,才叫两个宫女谨慎些。至于姑娘所说之事,我不过是宫中老妇,此等大事自是说不清楚的,不如我向陛下禀告求见,姑娘本就是陛下让进宫的,自然是能见圣颜。”

黛玉盈盈一礼,语气淡而自矜:“嬷嬷若真愿助我一臂之力,将来我必不忘记。”

李嬷嬷目光闪烁,心中暗自叹息。她想起从前自己的主子与眼前之人何其相似,皆是柔弱外表下的冷锐与孤傲。

只叹从前主子不知她是个趋利避害的,自己都顾不上,还给她这种白眼狼谋退路。

“既然姑娘如此说,老身便替姑娘安排一见。”李嬷嬷终于点头,声音不疾不徐,“不过见了之后,姑娘要记得,话可比书难读得多,定要谨言慎行,免招君王之怒。”

黛玉未曾想到,只凭裴石先前在宫中无意窥见的东西诈了一下,竟真的换来传见。

次日,她立于殿前石阶,只见殿前内官噤声如蝟缩,空气里仿佛凝着一股腥重的血气。

黛玉本在殿外侯着,没想到未及通传,张才良已自殿内阔步而出。他眉目阴鸷,呼吸急重,像是方才经历一场极大的烦忧。

黛玉恭谨行礼,敏锐察觉四周压抑的气氛,选择闭口不言,只巧温顺地静静立着。

张才良低眉看了黛玉一眼,半晌,听几声呼吸深重后,才冷声吐字:“林姑娘,免礼吧。”

黛玉瞧他心绪不宁,柔声直言:“陛下似乎有烦心事。”

张才良显然还带着情绪,神色阴沉:“本王念你守城有功,济民得名,百姓传颂,故宽纵你三分。”

黛玉心中暗自讶然,自己何曾得罪他,还要被‘宽纵’?

但她不显于色,只静静跟着他走进一旁的偏殿。李嬷嬷轻轻碰了她一下,眼神示意:小心应对。

入殿后张才良坐下,黛玉才轻声答道:“民女不过是为陛下分忧,陛下本就体恤百姓,我所得名声也是陛下的。”

偏殿之中,张才良大步坐下,手指叩案,声音闷重:“这些虚名就算了。说吧,你是从哪里知道宫里的事?”

黛玉莞尔一笑,神情似懵懂:“我既在宫中,耳目所及,不过东一句西一句,多走多听,自己凑个大概而已。”

张才良目中一丝好不容易取回的温意转瞬即逝,猛然神色骤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