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论女帝是如何练成的 回忆背后

35. 第 35 章

小说:

论女帝是如何练成的

作者:

回忆背后

分类:

古典言情

晚膳后的庭院浸在溶溶月色里,宋祈年提着一盏羊角灯走在前面,暖黄光晕将两人的影子在青石板路上拉得细长。她忽然停步转身,见身后的小姑娘踢着裙摆磨磨蹭蹭,鬓边的珍珠流苏随着低头的动作轻轻晃:“这是怎么了?”你哥哥,再有几日也该回来了。”

吕淳淑被她说得一抬头:“哥哥,要回来了吗?”小小的欢呼。

“可不是么。”"宋祈年伸手替她把被夜风吹乱的鬓发别到耳后,指尖触到她泛红的耳尖,“左右就是这几日。”

吕淳淑开心了下,又重新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其实......就是......”她绞着自己的帕子,“我有个朋友是成安伯家的嫡女,后天的赏花宴她也会去......我听娘子总念叨怕姐姐应酬不过来,就自作主张托她照拂姐姐一二......”

说到最后几个字,她的声音几乎要埋进胸口,帕子被捻得皱成一团:“我不是觉得姐姐不行!我就是......就是瞧着娘子日日蹙眉,想着能帮上一点是一点......”

宋祈年望着她急的越发红的耳朵,忽然噗嗤笑出声,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傻丫头,谢你还来不及呢。我正愁宴会上都是生面孔,谢谢你倒替我找了个伴儿。”

吕淳淑猛地抬头,眼里的水光还没散尽,却亮得像落了星子:“真的?姐姐不怪我多事?”

“怪你什么?”宋祈年伸手牵着她往回走,灯笼的光晕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轻轻晃,“对哦,是该怪你,那就罚你......罚你再想一味新点心来。”

送回吕淳淑,宋祈年本想去母亲的院子,临走到门口却又改了主意——自己这般冒失地去问,只怕母亲又要心绪不宁,夜里睡不安稳。

“玉福去问问,吕小姐是如何认得成安伯家的嫡女?”

厚棉帘垂地的马车在青石板路上晃了近一个时辰,才终于停在成安伯府朱漆大门前。其实两家府邸不过隔了三条街,却是因为堵车,才耽搁了这许久,宋宋祈年起初还扒着车窗东张西望,看街边糖画儿担子上转出的游龙,到后来脑袋随着车厢摇晃,眼皮子愈发沉重,连耳边的珍珠坠子都跟着打晃,最后竟歪在母亲肩头盹了过去。

"到了。"宋夫人轻声推醒她时,车外已传来爆竹炸响的脆响——伯府大门敞开着,双挂洒金红联,门楣上悬着密密麻麻的大红鞭炮,像串起的红玛瑙珠子。因是女眷,便从西侧角门入府,换乘了伯府预备的软轿。轿帘绣着缠枝莲纹样,四角坠着银铃,走时有着细微的铃音,还怪好听的。

二门处早有丫鬟婆子候着,见轿子落地,领头的管事妈妈忙上前打起轿帘:“宋娘子安好,今日宴开在暖阁,请娘子随奴婢来。”

宋祈年跟着母亲往里走,才发现这园子虽与自家占地相仿,气派却截然不同一路走进去,只见处处雕廊画栋,着实气派富贵,那门窗廊柱都是描金绘彩,脚下青石板泛着薄冰似的光,路边枸骨树缀满红果,经冬不凋的叶片凝着白霜,倒像谁撒了把碎玉在绿缎上。便是果然是三代看吃饭,五代看穿衣。

转过月洞门,西跨院的孝顺竹被草绳密密裹着,外层罩着竹篾编的风障,只露出顶端几片伶仃的绿叶。引路的管事婆子是个口齿伶俐的,一路走,一边还指点着各处景致略略解说,这是岭南运来的品种,经不得扬州冬日的寒风,若不裹严实,来年怕是发不出新芽。

水榭栏杆上,几只鸟雀正啄食着粟米,见人来便扑棱棱飞开,抖落的残粒掉进池水里,惊起一圈圈涟漪。池水未冻,冒着丝丝白汽,倒映着檐下悬着的羊角灯笼——灯笼上绘着《寒江独钓图》,虽未点烛,画中蓑衣翁的斗笠却似要随风摇晃。两旁南天竹细枝上挂满朱红小果,衬着深绿叶片,被穿堂风一吹,果子簌簌作响。

转角处,三个绛色宫装侍女正围着一株山茶忙碌。这株山茶是刚从暖窖挪出来的,重瓣红花开得正盛,她们正用细竹枝搭着矮风障,障外裹着半透明的油纸。“仔细别碰掉花苞,”为首的侍女轻声道,“夫人说了,这是今冬最后一茬山茶,要供在正厅的花几上。”

穿过最后一道穿堂,便听见暖阁内传来环佩叮当。宋祈年低头迈进门槛,只觉脚下一软——原来屋里铺着厚厚的"吉祥福寿"纹样猩红驼绒毡毯,阳光透过糊着三层云母笺的槅扇,化作朦胧金雾,映得多宝阁上的官窑冰裂纹梅瓶愈发莹润。屋中或坐或站了许多男男女女,见她们进来,热闹声忽的静了一瞬。

随即正说着,一位鹅蛋脸的美妇已迎上前来,眼尾细细的笑纹如浅滩涟漪,笑时便与眼下那颗小巧的泪痣相映,我见犹怜,湖蓝色妆花褙子上的缠枝牡丹随着动作微微晃动,更显得身姿轻盈:“宋家妹妹你可来了。这是,祈年?看着便是个乖巧的孩子,怪不得妹妹总是藏着不肯带出来叫咱们见见。莫不是怕咱们见了这般水葱似的姑娘,动了拐带的心思不成?”

真是难为这傅娘子能寻得这样夸赞的词儿。

“傅娘子说笑了。”宋幼苡略略寒暄两句,连忙携着祈年上前,先向上首端坐的老夫人盈盈行礼,堆起满面笑容,嘴里贺寿道:“给老夫人道喜了,祝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好,起来,起来。”傅家这位老妇人虽已满头银丝,却梳着一丝不苟的圆髻,一身大红金团压花妆花褙子,瞧着是位极精神和气的老人家。

“后面这丫头,是你家闺女吧?”

宋幼苡忙让祈年上前磕头,祈年依着事先演练的规矩,敛衽屈膝磕了三个头,脆声道:“祝老夫人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傅老夫人受了礼,旁边的丫鬟捧着托盘个极精致的绣囊,算是见面礼,祈年接过绣囊,抬眼微微扫过,只见老夫人身后两侧早已站满了人:左侧齐刷刷站着十多位青年,右侧则是锦裙华服的内眷们。

傅夫人指着他们,笑道:“这都是家中的嫂嫂弟妹,侄子、侄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