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古玩拍卖会
大伙儿听得认真,有人拿本子记,有人用手机拍,还有人把自己收的存疑物件带来,请他们掌眼。
有个商户带来个玉佩,张教授一看就笑了:“这是新仿的和田玉,但玉质是好的,值个千八百块,不算太亏。”
那商户松了口气:“总算没被骗得太惨。”
交流会结束时,老杨站起来说道:“我提议,咱成立个‘打假互助队’,谁家收了可疑物件,吱一声,大伙儿一起掌眼,遇着可疑人物,也第一时间通报,让骗子无缝可钻!”
大伙儿纷纷响应。
沈浩心里踏实多了,虽然被骗了十万块,但能让潘家园的商户们团结起来,互相帮衬着防骗,这学费也算没白交。
晚上关店,王三数着今天的营业额,突然说道:“沈哥,今儿卖得不错啊,比平时还多呢。”
沈浩愣了:“为啥?”
“好多人看了门口的假铜印,觉得咱实在,信得过,就买东西了。”
周奎笑着说道,“有个大爷说,连自己被骗的事都敢往外说的老板,卖的东西指定假不了。”
沈浩看着窗外的灯火,突然明白过来,做生意跟做人一样,不怕犯错,就怕藏着掖着。
承认自己的失误,反而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李老板拍着他的肩:“别琢磨了,这事儿算翻篇了,往后啊,咱踏踏实实收真东西,明明白白做生意,比啥都强。”
沈浩点头,把那假铜印擦得更亮了些。
他知道,这东西会一直摆在这儿,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
古玩这行当,永远没有“绝对看明白”的时候,保持敬畏,才能走得长远。
这天上午,沈浩正蹲在店门口给那假铜印补漆,这几天被太阳晒得有点掉色,他想让这“反面教材”一直鲜亮着。
就见李灵儿骑着自行车拐进胡同,车筐里放着个牛皮纸信封,老远就喊道:“沈大哥!有好消息!”
沈浩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漆:“啥好事?看你这高兴劲儿,中彩票了?”
“比中彩票还值!”
李灵儿把信封递过来,“我爸昨天去拍卖行喝茶,听他们说下个月要办场古玩拍卖会,有不少民间藏家送拍的东西,里头有几件没人识货,正适合捡漏呢!”
李老板凑过来,打开信封抽出拍卖图录,翻了两页:“嚯,东西不少啊,玉器、瓷器、字画都有。”
“关键是有几件‘冷门货’,”李灵儿指着图录上一页,“你看这个明代的竹雕笔筒,拍品介绍写的是‘清代仿品’,我爸说这雕工是典型的嘉定派,指定是明代的,就是因为竹片有点开裂,没人敢认。”
沈浩盯着图录上的笔筒看,竹色呈深琥珀色,雕的是“松下问童子”,刀工爽利,留白处有淡淡的包浆。
“嘉定派的竹雕,刀锋是‘入刀深、收刀陡’,你看这松下的岩石纹路,正是这路数。”
他越看越觉得靠谱,“标着‘清代仿品’,起拍价肯定低,要是真捡着,最少翻十倍。”
“还有这个!”李灵儿又指着个铜制香薰,“看着像个普通铜疙瘩,我爸说这是宋代的‘博山炉’,就是锈太重,没清理出来,好多行家都看走眼了。”
李老板摸着下巴:“拍卖会捡漏,这事儿靠谱吗?我听说拍卖行的东西都经过鉴定,哪有那么多漏可捡?”
“寻常拍卖会是没啥漏,”李灵儿解释,“但这场不一样,是小拍卖行办的,征集的拍品杂,鉴定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老物件因为品相不好,就被归到‘存疑’或者‘仿品’里,正好给咱机会。”
沈浩心里热乎起来:“行,到时候去看看,需要啥手续不?”
“得先办个竞**,交两万保证金,拍不成能退。”
李灵儿说道,“我爸已经帮咱报上名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去,人多眼亮。”
王三和周奎在旁边听得直搓手。
王三说道:“沈哥,到时候带上我呗?我也想见识见识拍卖会啥样。”
“你俩得守店,”李老板笑着说道,“店里离不了人,以后再带你们去。”
接下来的日子,沈浩和李老板抱着拍卖图录翻来覆去研究。
图录上有件清代的青花小罐,介绍写的是“民窑普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