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星陨落

第六十五章

小说: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作者:

星陨落

分类:

古典言情

【“我以后会报考非遗专业,非遗专业跟其他专业比起来,属于冷门专门。

不过好在非遗专业科目很多,加起来我们的数量也不少。”一个女生说道。】

随后镜头转换,其他专业的学生坐的满满当当,非遗专业们学生,一个教室只有几个学生。

所有非遗专业的学生们加起来,也才只是那些热门专业的零头,差距之大,就算古人们也能理解。

“什么是非遗?”

“非遗是什么意思?后世学的人为什么那么少?”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思,咱们目前比较出名的非遗文化有刺绣、戏曲、乐舞等专业。

我选的是刺绣专业。”女生道。】①

诸朝古人们震惊,“是我们理解的意思吗?那可是刺绣啊,后世学刺绣的人为什么那么少?”

“什么时候刺绣也成为冷门职业了?!”他们接受不能,因为这个专业,实在太贴合他们的日常。

“你们别忘了后世的纺织机器,咱们之所以那么多刺绣的,是因为咱们没有机器,咱们要是有机器,肯定也会选择机器。”

“对,你们应该奇怪后世都有那么便利的纺织机器了,为什么还有人会传承手工刺绣。”

一些人的话让那些激动的人冷静下来。

“说的没错,后世有纺织机器,不需要像咱们这样再一针一线的绣,这样大多数人会刺绣,反而显得奇怪。”

他们已经接受未来刺绣这项日常被淘汰掉的事实。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让人感到空虚和迷茫。

诸朝擅长刺绣的女人们则微怔,“后世多好,因为刺绣多了很伤眼睛。”

就像她们的眼睛,年纪还未老迈,眼睛就看不清路。

像后世的纺织机器,不知拯救了多少女孩的眼睛。

【“随着机器的量大和普及,不知什么时候起,人工刺绣被人定义为高档商品。

不过跟机器比,人工刺绣确实更废心力,如果不是因为学成后能挣钱养活自己,我是不会让孩子学习这门技术的。”女孩的母亲,上一代非遗大师说道。】

“后世刺绣很挣钱?!”诸朝古人们捕捉到这一点,眼睛明亮起来。

“手工跟机器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后世追捧手工刺绣?”也有人不明白手工刺绣为什么被定为奢侈品,明明都是刺绣不是吗?

刚好天幕也正好说起这个话题。

【“对于外行人来说,手工和机器刺绣区别可能不大,可对于内行人来说,机器刺绣匠气死板,手工刺绣则有灵气。

这分别是机器刺绣,和手工刺绣作品,你们能分辨出来吗?”女孩母

亲带来同样的刺绣作品,打混后让人分辨。】

“两者放一块对比,还是挺明显的。

“机器刺绣感觉厚重,没有手工刺绣轻盈。

对于古人们来说,两款刺绣,很容易分辨。

“后世确实没说错,机器刺绣确实匠气,但是它价格也便宜啊,至于灵不灵气的,对于没钱的人来说并不重要。

“但是对那些衣食无忧乃至富贵的人们就不一样了,有钱的情况下,自然会选择更精美的人工刺绣。

“这样看来,两款不同方式的刺绣,所对应的买家们群体不一样。

匠气厚重、价格便宜的机绣买家们是普通人,精美轻盈、价高的手工刺绣买家们是有钱人。

“所以后世哪怕机器刺绣占据主流,手工刺绣也没完全淘汰。

“刺绣还有专门的学校。

“不是学校,只是其中一个专业。

“那也很惊人好不好,要知道那可是刺绣!

“实在难以想象,刺绣也能成为一门课程,甚至可以开专门的课程。

看到后世那些美奂绝伦的手工刺绣,诸朝绣娘们神色柔和,“我们以后也能做到那种程度。

之前她们记过天幕给的刺绣手法,后面有了随身天幕后,随时可以翻阅,这让她们绣技大涨。

【“我们以后想学戏曲专业,戏曲是一项传承已久的习俗,是咱们社会进入信息化之前很受欢迎的娱乐表演方式。

在诸多娱乐信息的冲击下,喜欢传统戏曲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一对身段板正的情侣说道。】②

随着他们的话,天幕闪过戏曲的起源,以及戏曲之前皮影戏等娱乐表演。

这种化静为动的表演方式,直让元朝之前的古人们大开眼界。

“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表演方式,要是咱们这里也有,我们肯定看!

“之前咱们这里的确没有,但之后一定会有。有人对后世戏曲感兴趣,已经决定行动。

戏曲能传承那么长时间,并且在现代都还有一席之地,对于娱乐信息少的古代,冲击力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只限于戏曲出现之前的朝代。

戏曲出现之后的朝代,会视为“下九流之一的行业。

看到后世戏曲变得这么光明正大,元明清等封建思想较重的人非常受不了。

他们对戏曲喜欢并鄙夷,实在难以忍受后世把戏曲捧到和寻常职业一样的地位。

在他们看来,戏曲低贱,就该一直低贱才对。

“刺绣也就算了,戏曲怎么配呀?!他们不明白。

当然这些破防的人,之前早就失去天幕观看资格。

而元明

清学习戏曲的人们则恍惚,“咱们这行业,在后世居然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咱们也配吗?不光外界鄙夷他们行业,他们自己心里也无法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信。

“为什么不配?那些做恶心勾。当的人都觉得自己风光霁月,咱们为什么要自怨自艾?清朝,一个戏曲女子呸道,十分桀骜不屑。

有时候他们戏曲人,不仅会卖艺,还会卖身,那些高高在上鄙夷他们的人,就是买他们身体的人。

那些人都有脸把自己装成正人君子,他们凭什么觉得自己低贱。

“环境不一样啊,后世什么环境,咱们什么环境?

“有什么不一样,你们不都见识过那些人的‘真面目’?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

“不说了,快看下一个非遗吧。

“下一个非遗居然是乐舞,感觉不比咱们戏曲行业强多少啊。元明清戏曲行业的人睁大眼睛。

如他们所说,乐舞在他们时代,也算不上高雅。

就像他们身不由已一样,乐舞行业的人,同样身不由己。

【“我们乐舞非遗专业,是音乐和舞蹈的总称。

音乐是指咱们华夏传统乐器,舞蹈是指古风舞蹈。一位乐舞非遗专业的老师说道,旁边是提前来体验课程的高考生们。】

“华夏传统乐器和舞蹈,按照刺绣情况推算,后世不会把乐器和舞蹈也变少了吧?

“要知道那可是乐舞啊!越往前的朝代,越不能接受这点。

因为时代越往前,哪怕是君王,也会舞、乐。

更别说君子六艺里,就包括“乐。

【“说实话,我们这些非遗专业,或多或少都需要基本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生源不多的原因。

就像舞蹈,很需要童子功,等长大再学,已经晚了。说着老师捏了捏舞蹈女孩的肩膀,眉宇间浮现满意。】

“就像那个老师说的,既然专业需要童子功,为什么不直接学习舞蹈,还需要专门高考?

“有没有可能,舞蹈是个人和家庭想法,高考是国家想法?

所以后世的特长生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那是因为国家政策,在其之上。

【“但也可能精力用到专业上,我们的文化课并不是很好。

好在我们特长生可以加分,非遗专业也会酌情录取,不会让我们没路走。乐器专业的高考女生想到自己成绩,明显叹气。】

虽然都是高考生,但选择进名校和选择非遗专业的考生们成绩、心态是不一样的。

哪怕是高考,也会分出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

虽然不绝对,非遗专业的学生们,很少出那种一骑绝尘的学

神、学霸。

当然那是指文化领域,在她们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她们绝对是专业级别。

“这就是有舍有得呀,我都不敢想象那些全能人才们精力是怎么分配的。”

有人想到历史上那些会很多东西的人才们,心里十分好奇。

“看来后世对于学习并没有一把抓,而是深耕一块地方。”

“这种办法他们人少,根本没什么大用,但问题是,后世的人很多,非常多。”

“所以他们才能发挥出比我们更大的力量。”

以小窥大,诸朝执政者们神色凝重。

对于后世的古典舞蹈和乐器,诸朝古人们都不陌生。

就是听说后世世面流行的并不是华夏传统乐器和舞蹈,他们才绷不住。

“咱们自己家的乐器和舞蹈不好听不好看吗?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的乐器和舞蹈啊!”

他们可以接受后世学习乐器和舞蹈的人数量少,但不能接受后世学习自家乐器和舞蹈的人数量少。

可以说对于这个消息,上至帝王权贵,下至百姓们,都没有不皱眉的。

就像他们说的,传统乐器和舞蹈才是自己家的,可是后世人们,许多学习的并不是自家东西,这让人心里好受才怪。

之前戏曲他们还没觉得有什么,因为戏曲在古代也属于小众行业。

可是乐、舞不一样,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有受众。

“看来后世的文化自信还没完全恢复,要是完全恢复,他们在数量上绝不会被压倒。”有人意识到问题本质。

以小见大,何止是歌舞专业,只怕其他方面也是。

【因为非遗专业的学生们数量比较少,所以采访视频就放到一块,除了以上采访外,我们还有更多其他采访,大家感兴趣的话,直播结束后,可以点击查看。

我们这里,对于高考生们的采访已经说的差不多,面对学生们对未来的喜爱和憧憬,我们会感到温馨。】

【那不知那些已经步入行业的前辈们,心里又是对自己专业怎么想的呢,接下来咱们一起去看看。

首先是考公,那些成功上岸的公务员。】

【“主持人你们好,我们是扎根基层几年的干部,几年时间下来,也算是有点心得吧。

听说你们这是历史节目,那我们的身份放在古代,就是官员了。”几个年龄在二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女干部们说道。】

他们神色既不像高考生们那样稚嫩,也不像老年人沟通困难。

且信息化时代,他们冲浪速度还不慢,接梗也没问题。

“那些人就是后世的官员,怎么说呢,感觉没想象中的光鲜亮丽。”

“后世衣服没有阶级之分,从

衣服上很难看出身份的。”

“不是衣服,是眼神和气质,你们看他们的眼神,一点没有咱们官员们的高高在上和傲慢。”

“也是,他们可是官员啊,哪怕面对采访,也太过平易近人了。”

底层百姓们对后世官员气质和眼神陌生,权贵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比百姓们更了解官员,陌生感只会比百姓们更强烈。

“从他们身上,居然感受不到一点官威,一个也就算了,居然全部都是,这就奇怪了。”

“是装的,还是有官威的人没有出现?”

【“虽然都是官员,但我们现在的干部和古代的官员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是履历。

比如古代科举制考中之后,官员们大都会派到地方,我们现在也是派到地方,这点相同。”】

【“不同的是我们的起点,古代新官一上任可能就是县令、知府,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县长或者市长。

我们则不同,我们则是从村子开始,也就是真正的基层。”】③

“原来基层是这个原因,确实,再没有比村子更小的地方了。”

“这么看来,还是咱们古代官员的官职更有含金量。”诸朝古代官员们心里舒坦了。

【“履历,也就是功绩方面,古今也有所差别。

古代官员们的政绩和地方贫富挂钩。

如果是一个好的地方,他们努力政绩会更好,不努力政绩也不会差。

遇到古代条件差的地方,他们会走关系把自己调去别处,这样一来,被分配到差地方的官员们大都是没背景没实力的,加上地方条件限制,让人很难做出政绩。”】

“这话说的,谁不想往好的地方去呀,有能力调走肯定要调走啊。”诸朝有背景和实力的官员们不以为然。

“唉,差的地方,确实很难做出政绩,没有政绩就升不了官,升不了官就离不开差地方,没办法,只能苦熬。”诸朝没实力和背景的官员们叹息。

【“咱们现在不一样,大家都会去差的地方执政。

这样既是为了让执政履历更好看,也是为了补足咱们国家的短版。”】

“履历更好看我们能理解,可是补足国家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