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星陨落

第六十六章

小说: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作者:

星陨落

分类:

古典言情

【“那脱贫路上,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

采访人展开问道。】

【“有,脱贫可以分为身体脱贫和精神脱贫。

身体脱贫好说,只要帮他们走出困境,后面的事就不需要再多操心,咱们脱贫的大部分人中,都是身体脱贫。

最难的是精神脱贫。”说到这个,年轻干部们眸光晦涩。】

“身体脱贫和精神脱贫?”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身体脱贫,应该是身体有疾,或者不。良于行的那类人,但精神脱贫,是指没有文化的人?”

“没文化不代表精神有问题,后世口。中的精神脱贫,应该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严重。”以至于后世官员们都觉得棘手。

很快,天幕给出后世帮助百姓们脱贫的过程。

首先是身体脱贫,如诸朝古人们所想的那样,身体脱贫常见于身体有疾、残,老幼等人。

这类人他们不是不想挣钱,也不是懒惰,而是想挣钱都没有门路。

对于这类人,后世的做法是直接给钱,身体残疾和有重病的,直接办理残疾证、医保、社保之类的东西。

刚开始诸朝古人们还不知道那些证、保都是什么东西。

直到看到残疾证可以每月都能领钱,医保去医院看病,能省很多钱后,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按照后世说法,那些钱对于后世收入并不多,可就算不多,那也是钱啊,最重要的是每个月都有,只要省点,足够人生活了。”

“而且那可是白给的,不需要人干活出力!”

这一刻,诸朝不知多少人羡慕起后世。

“后世会给无依无靠的百姓们发钱,可咱们要是无依无靠,不管是官府还是身边人,都会想对咱们敲骨吸髓。”

对比古今弱者处境,诸朝古人们心别提多凉。

“还有那什么医保,人家看病吃药钱都不多,越上年纪看病花钱越少,要是咱们也能这样就好了。”

诸朝很多家里人生病,却治不起病的人们眼眶通红。

诚然后世的医疗情况不是什么病都能治,但总比一开始就没有希望好。

而那些生病的人们,哪怕只是一个希望,也能心满意足。

可偏偏,他们连那一丝希望都没有。

“孤寡老人们也会每个月给钱,哪怕膝下没有儿女,也不会被欺负,不像咱们古代,孤寡老人们最先被欺负。”

诸朝上了年纪的人们叹息。

“还有孩子们,可以申请贫困户,生活和读书的费用,都能减免,会最大程度帮助那些没多少依靠的孩子们成长。”

诸朝小孩子们还不能理解这些政策意味

着什么他们的长辈却知道。

长辈们抱着懵懂的孩子们泪流满面。

“要是你们能生在后世就好了这样就不用跟我们一块吃苦了!”

诸朝除了心里受到触动的人们还有一些人感受不大他们或理智或冷血。

“帮助小孩子长大我们能理解毕竟他们大了也是劳力可是残疾的、生病的、老迈的人也会照顾我们却不理解因为那些人没有未来。”

身体健全的小孩子们他们长大后还能发挥出作用。

可是那些残疾、疾病、老迈的人却不会对那些人的投入相当于全打水漂。

他们不相信后世人会傻的算不清这笔账。

可偏偏后世人还是做了这样的“傻事”。

要知道那可不是一两个残疾的、生病的、老迈的人而是数以亿计的庞大群体。

他们都不敢想象后世在脱贫一事上付出的人力和财力。

“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有人呢喃自语十分不解。

“其实我们也很疑惑为什么咱们官府对咱们这么差后世官府却对人很好虽然不明白这个问题但要是让我们选择我们一定会选后者。”

百姓们站的位置不够高看的也不够远。

但这不妨碍他们知道哪个处境对他们更加有利。

听到他们的话那些疑惑的人突然明悟“原来如此后世是用此举来收买人心!”

“你们看他们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对那些人好只是想让社稷安稳!”

他们迫不及待向其他人诉说自己的“发现”。

“我们不否认后世收买人心的举动可后世那些人总实打实得到好处了吧?”

出乎预料听到他们的分析

“就算收买人心人家也实际付出很多而不是光动嘴不像咱们连嘴都不给你动。”

“人家可没光说还实打实做了。”

“起码有病的治病花费少年迈孤寡的老人不用担心生前死后凄凉年幼的孩子也不用怕没有大人会长不大如果咱们国家也能做到这些我们就是为它舍弃这条命也没问题。”

“是啊人生在世所求不就是这些至于是不是真心何必那么较真。”

听到其他人的看法那些阴谋论的人睁大眼睛受到比之前更大的触动。

他们眸光晦涩“你们说的没错是我们钻牛角尖了忘了‘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我们只是觉得后世人都太过圣人显得虚假所以才想迫切找出他们的‘私心’。”①

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也许后世并不是人均圣

人,可他们对那些贫困人群们的帮助是实打实的。

这样就足够了。

他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何必苛刻别人。

“天幕,后世这样,我们很难做啊!”诸朝帝王们深呼吸。

就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们,心里也压力巨大。

那些比不上他们的君王们,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某些脑子不清楚的帝王,大部分智商在线的帝王,都意识到后世对他们所处朝代的冲击。

之前“衣食住行”篇,就一直有人拿他们和后世比较,但像高产良种等东西,一时半会弄不回来,除了被逼迫到绝境的百姓,大多数百姓还算安分。

可是现在,后世官府对百姓的态度,再加上古代官府对百姓的苛刻,此消彼长,百姓们会对朝廷和官府更加不满。

如果没有让他们见识过另一种可能,他们可能会就此认命,可偏偏他们见识到,心里就会不甘,不甘就会生乱。

“后世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他们富足时对百姓们的帮助,而是他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帮助那些人。

从建国途中的全民扫盲,再到建国后的全面脱贫计划,看来后世政。权,比其他朝代,都要清楚国家的根基是芸芸百姓。”

“最初脱贫时,后世并没有那么多钱,他们就亲自去关怀对方,可以说钱虽然没有,但心意到位,更别说随着时间过去,给百姓们发的各种钱,也随之增长,而不是就此固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后世居然真做到这点。”说出这句话的孟子睁大眼睛。

他看透江山社稷稳固的根本,心里却不奢望那些君王能够做到,因为他知道他们做不到。

孟子从没有想过,自己能目睹愿望实现的那天。②

就在诸朝古人们开始对后世理想化之际,身体脱贫的记录视频播放完,开始播放精神脱贫过程。

【古人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意思是地方越偏远的人,思想也越局限,而这样的人,自然也在脱贫行列。】③

“都知道他们是刁民了,为什么还要帮?”诸朝在偏远地方为官的官员们不解,他们对于那些刁民的刁蛮可是深有体会。

后世帮助那些良善的人他们就不说了,可为什么还要帮助刁民们?

“咱们这里就是穷山恶水。”

“但咱们是不是‘刁民’就不知道了。”诸朝百姓们心里紧张,生怕自己成为后世“刁民”的一员。

可是等他们看下去,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大错特错。

只见精神脱贫和身体脱贫的群体,部分有所重叠,但大部分都不一样。

他们的相同点都是穷,不同的是他们对待官府脱贫的态度。

对于官员们的脱贫,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也就算了,只要配合就行。

可他们偏偏不配合。

比如,他们把官员们送来让他们养的鸡、鸭、猪等家禽直接下锅吃了。

“那些家禽官府没收钱,对于那些人来说,只要成功养大,钱就是他们的,为什么他们宁愿把家禽们吃了,也不愿意喂养?④

这一幕,给诸朝古人们带来极大冲击。

扪心自问,要是换做他们,他们一定好好喂养,而不是把象征“希望

可偏偏他们想要而得不到,后世得到却不珍惜。

这让诸朝古人们心里如何不失衡。

“那些缺胳膊断腿,实在干不了的人也就算了,可他们大多数人,身体都是健全的,且年纪也不大,他们不是干不动,而是不想干!

“这就是懒汉啊,不,就算是咱们的懒汉,不干活也是活不下去的,后世那些人,比咱们的懒汉们还懒!

诸朝古人们下意识把身边人对号入座,结果发现没比过。

就像他们说的,他们时代的懒汉,只是干活不勤快,而不是不干活。

他们以前以为懒汉们已经是极限,没想到后世懒汉,更突破人的下限。

而他们口。中的懒汉们则很羡慕后世。

“后世可真好啊,居然还养懒汉,而不是像现在,我们不干活真的会饿死。

“不是,你们还真把自己和后世那些人当成一类人了,你们只是干的少,或者没机会。

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给了机会都不想抓住,而是直接扔了,你们比得过他们?!

诸朝懒汉们一愣,而后大惊失色,“我们还真比不过,跟后世那些人一比,懒散如我们,都能算勤快人!

老天爷啊,他们长那么大,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没那么废物。

“噗,没想到,吃掉家禽们,只是他们的开始。之后的视频,越看越让古人们破防。

比如那些人不愿意养家禽,官府就送来果树等树苗,觉得这样不需要照料总行了,结果那些人不等果树长大,就把果树砍了?砍了!!⑤

“不是,果树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砍掉?诸朝古人们崩溃不解。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后世都把饭喂到那些人嘴里,那些人还能把饭吐掉。

“还有给村子里建的鱼塘,也是不等鱼们长大就把鱼捞出来吃掉……

比起家禽和树苗来,鱼塘涉及范围更广,属于村集体财产,可是后世的村民们,并没有把能帮助他们的鱼塘放在眼里。⑥

“后世那样的人,不是一

个两个,而是成群的,有时候甚至整个村子都是那样的人。

“不行,不能再想了,再想我会被气死的。诸朝古人们忍不住深呼吸。

“村里都为孩子们申请贫困补助了,孩子们上学不需要花钱,就算这样,他们也要把孩子们留在家里干活,也不让孩子们上学。

“这一点,虽然我们也可能这么干,但免费的学业,肯定会让孩子们上啊!⑦

看到后世不让孩子们上学,诸朝古人们有些心虚。

但仔细一想,上学不需要花钱,他们遇到这个便宜,肯定占,而不是把这大好机会推出去。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他们的日子怎么可能会过好?

“有没有可能,他们就是故意不想过好的?

“不想过好日子?他们看着也不傻啊?

“他们是傻子反倒好了,因为傻子还会乖乖听话,而那些人,都有自己心思,猴精猴精的。

“我不同意这说法,他们要是精明,还能把日子过那么差?

在他们看来,真正的精明,是早就脱贫致富。

直到随着脱贫计划停滞,脱贫干部们想办法去了解那些人的想法。

结果那些人的想法,让脱贫干部们吃惊,也让诸朝古人们为之震撼。

他们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脱贫后,你们就不会再给我们送吃的喝的。

但只要我们穷着,你们就会一直养着我们!⑧

“志气呢?他们怎么这么没有志气?!诸朝古人们反应过来,差点被气吐血。

他们想过很多,唯独没想过真。相会是这样。

“他们可真是太聪明了,简直聪明过头了!

他们终于承认,那些人的“聪明,就是没用到正道上。

“精神脱贫,原来如此,我明白。精神脱贫的意思了。

“只要他们精神还贫瘠,哪怕给他们再多钱和东西,他们也无法站起来,而是会躺着等人喂饭,但只要他们精神不再贫瘠,凭借他们的身体和年龄,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这一刻,诸朝不知多少古人,蓦然理解了精神脱贫的意思。

用他们古代话来说,就是“志气“骨气之类的东西。

“好吧,之前还担心咱们也是‘刁民’,现在放心了,咱们就是单纯的穷,而不是又穷又没有志气,说真的,做人真不能那样。

“后世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