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清名本虚妄 无为谋府

33. 碣石调·幽兰(三十二)

小说:

清名本虚妄

作者:

无为谋府

分类:

衍生同人

得闻琴师若嵁仅凭一袋米便解了困局,聚集在樊楼一众粮商神色各异。

窗外是苍梧镇的万家灯火,窗内却弥漫着一种粘稠的沉默。上好的龙井茶汤早已凉透,无人有心品啜。

“一袋米……”良久,坐在下首的“永丰号”钱东家喃喃出声,肥硕的脸上肌肉抖动,不知是惊是怒,“就一袋米!那些泥腿子就……就散了?!”

他原本准备看一场好戏,看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瞎子如何被暴民撕碎,看燕王府的威信如何扫地。谁能想到,结局竟是如此?

“看来,此子……不可小觑。”对面,南城陈记的老掌柜抚着山羊胡,浑浊的眸中精光闪烁,“临危不乱,出手果决。看似弃米,实则是弃卒保帅,将祸水东引。这份急智与狠劲,绝非寻常琴师所有。不愧是官宦人家出身!”

“哼。微末小吏养出的人,不过使些小聪明!”钱胖子愤愤不平,“若不是扯着燕王那点虎皮,她一个瞎子,早就被啃得骨头都不剩了!如今倒好,拿着鸡毛当令箭,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钱东家慎言。”主位之上,一直闭目养神的中年男子缓缓开口。他身着赭色暗纹锦袍,面皮白净,手指修长,正是大同府乃至北境都排得上号的“广通源”的大东家孙鼎。

孙鼎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诸人,平静无波,却带着沉甸甸的压力:“她是何等人物,于咱们而言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手里有燕王的手令,身边有燕王的亲兵。她代表的,是燕王的态度。”

他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如同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降价,可以。七十文,七十五文,甚至六十文,都不过是暂时少赚些银钱,伤不了筋骨。我等库中积粮,足以支撑到新粮入市,或……待到局势有变。”他话语意味深长,“但若让她借着查账之名,顺藤摸瓜,探到了不该探的东西……”

孙鼎没有说下去,但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

赵存禄的供状就像一把不知会斩向何处的刀。他们虽然行事隐秘,与京中往来更是层层加密,但难保不会留下些许蛛丝马迹。一旦被那瞎子抓住,燕王的屠刀落下,可不会管你背后站着谁。

“孙翁,那依您之见,我等当下该如何应对?难道就任由她一个瞎子,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钱东家忍不住问道。

孙鼎端起凉掉的茶杯,轻呷了一口,唇边的弧度似笑非笑。

“应对?”他放下茶杯,讥诮道,“为何要由我们来应对?”

他转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重重屋舍,看到北城那间陋室。

“饥民如蝗,今日为一袋米可散,明日便能为一斗米再生事端。她能散一袋,能散十袋、百袋吗?伴君如伴虎。京中的幼虎尚且有所掣肘,而这北境的恶犬,何曾有过菩萨心肠?办事不利,首当问责的便是这位琴师

她欲以王府之威,行震慑之事,压我等就范。可这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等不妨便助这水,再‘涨’上一涨。”

他收回目光,再次看向在座众人,声音压低,却按藏锋芒:

“从明日起,各家粮铺,粟米价格……至于放粮的数量需得再降一降。“

见众人面色动容,孙鼎轻啜一口,唇舌间的清香回味悠长,“放出风声,就说王府查账,苛待商贾,我等周转不灵,存粮见底,无力维持低价。”

钱东家眼睛一亮:“妙啊!让那些泥腿子的怨气,都冲着王府和那瞎子去!”

孙鼎颔首补充:“让下面的人机灵点,暗中引导。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恰是这位若先生‘查账太严’,断了商路,才导致存粮告罄。她不是燕王的刀吗?那就看看,这把刀,最终会砍到谁的身上。”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更深的算计。

“待事态愈加严峻,我等便去信京都府。将此地情形,尤其是这位‘若先生’的所作所为,详加呈报。就说……燕王周放离任用酷吏,苛虐商民,扰乱市舶,致使北境粮价沸腾,民怨汹汹,恐生大变。”

雅间内烛火跳动,映照着众人脸上心领神会,乃至带着几分残忍的快意。

他们相视一笑,把盏言说,仿佛已看到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盲眼琴师,如何在民心与算计的双重反噬下,焦头烂额,乃至……粉身碎骨。

隐于其中的孙鼎,被茶盏遮掩的唇线逐渐拉平,心中暗哂:

有这群蠢货在前面冲锋陷阵,牵制燕王,想必大人那边的压力要轻松许多。

窗外,夜风骤起,吹得樊楼檐下的灯笼剧烈摇晃,光影乱舞,如同此刻暗流汹涌的苍梧镇。

樊楼的密谋在茶凉烛昏中散去。而几乎在同一时刻,一匹快马踏碎了苍梧镇外的官道寂静,携着大同府广通源总号发出的加密商讯,混入南下的驿道洪流。

其目的地,非是京都,而是太原。

数日后,北平燕王府,右长史值房。

烛火通明,映照着四壁林立的卷宗架。裴昭雪端坐于宽大书案之后,月白常服衬得他面容清减了几分,眉宇间带着连日审阅文牒的疲惫,却不见半分松懈。

他才从大同府军械案首尾中抽身,快马加鞭地处置了一批尸位素餐、与京都府勾结的官吏。

此刻,案头除了来自苍梧、大同的常规公文,还堆叠着数封通过特殊渠道送达的密信。

其中一封,封蜡样式普通,并无特殊标记,但裴昭雪指尖触及其上时,眸光微凝。这是他安插于北境商路中的暗线所传。

他熟练地破开封蜡,展信细读。信中所载,正是大同府近日来的连番资讯。公知如雨势连绵,春植不佳,粮价略有平抑;隐秘如樊楼之中,一众粮商曾私会密谈。

其中具体算计,裴昭雪暂且不知。而京都府的那些人会如何构陷王爷,他却略有猜测。

无非是进一步引起北境粮价沸腾,民怨汹汹,令王爷进退两难。

他并未动怒,清俊的面容却愈发黑沉冷峭。

幕后之人的算计尚在裴昭雪预料之中,甚至可以说,他们正沿着一条他早已推演过的路径在行走。

以弱挟强,此局本非难解,于王爷而言,却是毕生死结。他总败于对弱者的不忍,对情有可原者的怜惜,三番五次,终至被逐北境。

王爷平生之失,皆在一个‘仁’字。对敌之仁,实为自戕。可若非此仁心,又何来昭雪今日……

裴昭雪的轻叹声,与案上香炉袅袅青烟缠作一处,复又漫入他的思绪。

此题或有新解……

裴昭雪目光越过信纸,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穿透这王府高墙,看到苍梧镇北城那片在饥饿与绝望中挣扎的土地,看到那间陋室中,那位正被推向风口浪尖的盲眼琴师。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