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商战 > 我只想种田,女帝非要我打天下 多吃菜里好

第125章 天子之怒,与君同担

小说:

我只想种田,女帝非要我打天下

作者:

多吃菜里好

分类:

都市商战


大景皇宫,太和殿,早朝。

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的铅块,连角落里铜鹤香炉升起的青烟,都显得有气无力。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颤巍巍地出列,手中笏板举得笔直,声音却洪亮如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道德高亢:“启奏陛下!臣,有本奏请重申‘祖宗之法’!”

满朝文武的眼皮齐齐一跳,都嗅到了一股山雨欲来的味道。

“祖宗有法,地方州府,无兵部勘合,不得擅调兵马;无刑部批文,不得对有功名之士族用刑!此乃国之基石,社稷之根本!近来江南之地,风闻有异,臣恐有狂悖之徒,无视国法,动摇朝纲!恳请陛下降旨,重申此法,以儆效尤!”

老御史一番话说得慷慨陈词,声泪俱下,矛头虽未明说,但那股子针对江南的杀气,已是昭然若揭。

龙椅之上,萧青鸾一身明黄龙袍,凤目微垂,绝美的容颜上看不出半分波澜。

她静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极富韵律的轻响。

待老御史说完,满朝寂静,她才缓缓抬起眼帘,声音淡然,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爱卿所言,朕未敢或忘。祖宗之法,乃治国之圭臬。”

老御史脸上露出一丝得色。

然而,萧青鸾话锋一转,那声音里,便带上了一丝冰冷的锋锐:“但法亦有经权之别。孝宗皇帝年间,北地三州叛乱,若事事皆等京城旨意,怕是半壁江山早已沦于贼手。宣宗皇帝时,东南水患,地方官先斩后奏,开仓放粮,活人无数,史书亦称其为‘权变之功’。爱卿饱读诗书,难道忘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乎?”

她随口引用的两桩前朝旧事,如两记无形的耳光,狠狠抽在老御史的脸上,将他精心构筑的法理陷阱,拆解得七零八落。

老御史涨红了脸,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立于百官之首的摄政王萧远山,自始至终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入定的老僧,嘴角却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莫测的笑意。

午后,御书房。

萧青鸾独自批阅着奏折,眉头紧锁。心腹女官呈上一碗莲子羹,低声道:“陛下,摄政王今日在朝堂上虽一言不发,但其党羽轮番上阵,皆是意有所指,恐来者不善。”

“皇叔的心思,朕岂会不知。”萧青鸾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那张绝美的脸上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疲惫,“他这是在等,等一个能让朕不得不低头的消息,等一把足以将死朕的刀。”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内侍急促的通报声,那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变调:“报!桃源县八百里加急,信使已在殿外等候!”

萧青鸾霍然起身!

原本满身的疲惫瞬间被一抹锐利如剑的光芒取代,她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清冷的凤眸,在这一刻亮得惊人。

她沉声道:“宣!”

御书房内室,屏退左右。

萧青鸾独自展开那封熟悉的信,那熟悉的、略带几分不羁的字迹,让她紧绷的心弦微微一松。

当她看到“崔氏谋逆……不得不行雷霆手段”时,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预料到江南会有大动作,却没想到,他竟真的敢把天给捅破了。

当读到“其罪在我,若朝堂有非议,由我一力承担”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怒火与心疼,如同岩浆般在她胸中翻涌!

这个笨蛋!

这个总是将一切风雨都理所当然地挡在她身前的笨蛋!

然而,当目光继续下移,看到“我意组建一支‘新军’……为你扫清京城一切障碍”时,她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信上的字迹依旧云淡风轻,却透着一股要将天地都翻覆过来的霸道与温柔。

最后,是那句“另,为你所制‘千里镜’已成……勿念,安好。”

这短短几个字,如同最温暖的羽毛,轻轻拂过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瞬间击溃了她所有的坚冰。

她缓缓闭上眼,一滴清泪终于控制不住,顺着光洁的脸颊悄然滑落。

旋即,又被她用指尖飞快地拭去。

再睁眼时,她那双美丽的凤眸之中,所有的柔软与感动尽数褪去,只剩下一种足以让天地为之失色的、如钢铁般的坚定。

她将信小心翼翼地叠好,贴身放入怀中,那动作,仿佛是在收藏一件稀世的珍宝。

黄昏,太和殿,紧急朝会。

江南急报“如期而至”,由摄政王一派的兵部侍郎当庭呈上,奏报苏州知府沈棠“擅杀朝廷命官,血洗崔氏满门”,其言辞之惨烈,仿佛亲眼所见,引得朝野震动!

早朝那名老御史再次出列,这一次,他直接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状若疯虎:“陛下!苏州知府沈棠,目无国法,擅杀士族,形同谋逆!其背后必有主使,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臣恳请陛下降旨,将其押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