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穿越做女官 桃花白茶

21.第 21 章

小说:

穿越做女官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古典言情

顺昌国军制不算复杂。

基本分为卫所制跟营兵制。

可以理解为前者常驻,后者机动。

如今在前线的,便是因叛军所设的营兵。

而作战体系,则是文臣总督指挥,内臣太监监军,武臣总兵作战。

但如今的总兵为新皇亲弟,故而指挥作战为一体。

虽然都喊总兵,实则总兵总督兼任。

作为监军的镇守内臣,则是皇上的心腹太监,人称粱礼公公。

不管总兵总督,还是监军内臣。

都距离苏清太远。

不过这些都必须知道。

因为弄明白如今的官制,方能对来者推测一二。

“新来的内官名叫余申,都喊一声余公公。”

“好像是新皇登基后,才入了皇上的眼。”

“之前的内官收受贿赂,被人检举,闹到去年八九月份,京城那边只能召回,换了这位余公公过来。”

这些消息,一部分是负责照顾伤兵的周千户所言。

另一部分,则是苏清派人打探来的。

几方消息互相印证,所讲之事大差不差。

余申,余公公。

今年还不到四十,就能被派来做内官管后勤,必然有些本事。

苏清吩咐道:“让差役多出去看看,务必带来准确消息,到时候我们好出城迎接。”

如此殷勤,盖因人家是宫里皇上身边红人。

也因现在马上四月,她急着给药材找下家。

想让南江县的药材得到重视,如今这九千亩的数量,肯定不够看。

但如果头一回种药材,就没有人大量收购。

原本在观望的农户,肯定会犹豫,说不定原来种药材的农户都要重新改种其他东西。

这样一来,这半年的谋划,就全部泡汤。

简单来讲。

有人收购能看到前景,接下来半年里,会有更多农户积极参与。

如果看不到前景,原本的九千亩数量也保不住。

故而将来的余公公,便极为重要。

不能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啊。

苏清提前命人清扫街道,打扫衙门。

又让人把后宅一处僻静院子打扫出来,移植上花木。

“再寻两个会做京城饭食点心的厨娘。”苏清继续道,“价格好说,让她们随时候着,保证余公公一来,就有热汤饭。”

顾从斯皱眉。

他虽知道余公公重要,但如此这般,是不是有些谄媚。

“不必这样,你能力强,本地药材种的也好。”

“相信大家都看得到,何必如此。”

苏清直接戳破:“觉得我谄媚?”

此刻身边人少,她直接道:“你是不是看不起太监。”

顾从斯不答。

看样子就是了。

这顾从斯有些读书人的傲气,自然看不惯太监公公之流。

苏清不理解但尊重,懒得解释,只道:“反正按我说的做就行。”

顾从斯这一点倒是很好。

他不理解但照做。

顾从斯他爹顾教谕也接受一部分差事。

不过听云喜说:“顾教谕想让顾秀才抽出时间读书,不能荒废学业。”

对哦,在读书人眼里,吏官跟太监公公也差不多,自然不愿意让顾秀才深陷其中。

苏清只当不知道。

南江县事情极多,不说药田的事,还要照顾伤员。

又因他们这边码头修缮得好,商船来的也多。

现在又要迎接后勤余内官,哪有工夫管这些,能做事就行!

南江县这边,准备的万分周全。

苏清难得抽出时间,也没去休息。

而是专门找梅娘说话。

主要问问刘小妹的事。

前几日,苏清发现小妹有些不对劲,问了几次,都没问出原因。

提到这事,梅娘叹口气:“还能因为什么,刘主簿没了一年,朱家准备让朱娘子另嫁他人。”

“还说把小妹送回刘家庄,让刘家族人抚养。”

嫁人,乍一听是好事。

可都说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现在朱家,冷不丁地要朱娘子再嫁。

怎么可能是为她考虑。

更别说,还要把她们母女分离,如何能接受。

刘主簿跟朱娘子两人夫妻和睦。

刘主簿走了之后,留下母女两人,也算靠着苏清接济。

虽说孤儿寡母,可住在衙门,无人敢欺扰。

这般日子过得也松快,还攒了不少体己钱。

朱娘子自接到家中信件,便忍不住哭泣:“我跟老刘自幼认识,算不得盲婚哑嫁,日子都难免有刻板。”

“现在嫁个不知所谓,还要把我女儿送走,还不如让我去死。”

苏清听到这,皱眉道:“那朱家是从什么时候,打起这个主意的。”

“好像是年后吧。”梅娘想了想道。

破案了。

苏清自做主事,大事小情见过不少。

了解前因后果,多半猜出缘由。

年前梅娘跟朱娘子都送了节礼到夫家娘家。

本来是礼尚往来,走走亲戚。

估计那朱家发现朱娘子过得不错,每月有两份俸禄不说,若把她再嫁出去,还能再收一份聘金。

钱帛动人心,朱家爹娘跟朱娘子兄弟,必然在打银子的主意。

可家人几次三番来信催促,惹得朱娘子面上无光,还被人议论。

刘主簿家里那边知道这事,也想把刘小妹接走。

说族里商量好了,会养育小妹,再寻个好亲事。

多半是被朱家烦得要死,干脆舍了这门亲。

朱家贪婪。

刘家也没好到哪去。

小妹今年不过十一。

强行带回族里,又是个爹死娘改嫁的,不一定受多少欺辱。

刘小妹以前话虽不多,却也是个灵动的小丫头。

现在闷闷不乐至此。

连她都知道的事,其他人怎会看不懂。

只有娘家来信,朱娘子尚能承担。

若夫家来人接走小妹,她必生不如死。

梅娘惊讶。

女儿竟然全都猜对了,不差分毫。

“那要怎么办。”梅娘立刻道,“清清,能不能救救她们俩。”

苏清思索片刻,一时也拿不准主意,只道:“我先给朱家刘家写信,就说小妹跟朱娘子在衙门有差事,一时离不开。”

“让他们不要贸贸然派人过来,否则就算来了,也带不走人。等我这边找到合适的人手,再同他们写信。

先用缓兵之计。

她再找找机会。

不过这事确实有些麻烦。

朱娘子娘家,还有刘家庄的亲族。

哪一个说话,都很有用。

小妹的事说完,苏清下意识看向梅娘:“娘,我那两个舅舅可好?”

朱娘子母女有不少体己钱。

梅娘也有啊!

而且她作为主事,俸禄跟苏县令那时候差不多,钱更多啊。

梅娘没听出女儿的潜台词,只道:“你大舅跟二舅也说要过来,害怕咱们在这辛苦。”

“年后托人带了不少布料,说给咱们做衣裳。”

“你外祖还把祖传的人参送过来,说保命用,还说要是人参在的话,你爹就不会。”

说到这,梅娘看向女儿,忍不住笑着搂住她:“好孩子,你外祖还有舅舅们都很好。不会让娘嫁人的。”

苏清试探舅舅的意思,被听了出来,不过她立刻澄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