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陛下就是躺赢狗 知向谁边

第278章 天家之事(武平篇)

小说:

陛下就是躺赢狗

作者:

知向谁边

分类:

穿越架空


周皇后到底是一国之后,俗话说得好,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不对,

应该是纸里包不住火、该面对的终归要面对。既然早死晚死都是死,那就早死早超生吧~

李嘉收了老婆的妹妹不说,第二天居然还亲自带上周玉来到凝光宫,向大老婆道歉,希望她能体谅。

准确来说是摊牌,逼她接受现实。

什么是渣男?就是在外人眼中尊重你,在乎你,考虑你的意见,但人事儿是一件也不干。

今天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我又没临幸旁人,我临幸的是你妹妹,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喜欢她也是因为她长的有几分像你,四舍五入,相当于昨晚跟我颠鸾倒凤的还是你呀!

亲上加亲嘛~

是,我是说过会一生一世爱着你,但我又没说只爱你一个~(嘟嘴戳手手)

难道有了你妹妹之后,我就会对你冷淡了吗?不会的不会的,绝对不会的,你把心放肚子里~

周皇后一言不发的听着李嘉胡说八道完以后,病都差点被气好了。

昨晚那场春雷咋不把你劈死呢?好提醒你当初说过会爱着谁!

这样的霸道总裁,谁特么爱要去要,老娘不刺猴儿!!

对于周皇后的冷淡态度,李嘉有些无奈,虽然他是皇帝,但皇帝也是要讲道理、考虑影响的。这件事如果周皇后默许了还好,如果不愿意闹将起来,理亏的是他。

同时,他还有点恼羞成怒,朕贵为江南之主,纳个妾怎么了?小心朕给你扣个“善妒”的七出之罪啊!还有“无子”和“有恶疾”,你都占了好吧!

朕是皇帝!还有那么多国事等着朕去处理、还有那么多女孩等着朕去照顾,朕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拉下脸、放下身段跟你好声好气的解释,你当着我的面装聋作哑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给你脸了?信不信我休了你……

当然,真休是不行的,至少目前不行,但不妨碍唐皇陛下在心里冒出这个想法。

周皇后也是体验到人间疾苦了,闹腾是不可能闹腾的,对于她这样的贵族子女来说,家族的荣耀、利益是摆在首位的,个人的得失、荣辱是要往后靠的,金陵周家一路走到今天,不容易。

但想让她接受丈夫的背叛和妹妹的背刺,那绝对不可能,下辈子吧~

于是她任由李嘉在殿里满嘴放屁去了,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

李嘉最后不得不放弃这场注定徒劳无功的劝说,带着五分埋怨、三分厌弃和两分心虚,匆匆离开了大殿,让昨天刚刚被拿下第一滴血的周二小姐去劝她这不懂事的疯姐姐。

爱的时候,满眼都是你,一颦一笑都很美。

不爱了以后,多看一秒都会觉得烦闷不已。

周玉也心虚哇!那可是自己的亲长姐!在她卧病在床之际爬上姐夫的龙榻,多少有点趁人之危的嫌疑,再加上这混乱的关系,尴尬、害怕、后悔、无奈交织在她的心头。

姐夫非要……

他是大唐的皇帝,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我一个弱女子怎么敢拒绝,再说哪有力气拒绝?

“姐姐……”

姐姐?别叫我姐姐,我哪配当你姐姐啊!

很难找到一个词汇来形容周皇后此刻的心情,李嘉昨晚临幸任何一位嫔妃、甚至不是嫔妃、甚至不是女人她都不会如此生气!

可以是任何人,但绝对不能是昨晚刚刚听我道尽心酸苦楚的你,我的好妹妹!!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

你可以把情感寄托在山川湖海、花鸟鱼虫、奇珍古玩建筑上,就是不能寄托在某一个人的身上,因为时间在转人在变,最后换来的只有失望。

周皇后自从妹妹进来之后便转身面向后方屏风,背对着周玉,一眼都不想看她,一句话也不想说。

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

责怪她跟自己抢男人?委屈的嚎啕大哭?还是笑着说无妨,以后我们三个人一起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从这天起,周皇后就再也没有正眼看过自己的亲妹妹,也没有再跟她说过一句话,决心此生与她不复相见。

只是谁也想不到,这一转身,真就是一辈子。

人类欢喜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悲伤的感觉是一样的。与周皇后类似、同样被情感问题困扰的苦命**有人在,比如武平节度使龚延寿。

他的情况,比周皇后要复杂的多。

也危险的多。

这老哥现在掌控着后世的湖南全境、湖北、贵州、江西、广东各个地区也都有染指。虽然跟大郑、李唐比起来还不够看,但是在荆南这一亩三分地上,那可是实打实的土皇帝!

而且他还是个男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怎么会有感情问题呢?谁还敢绿他不成?

还真有人敢。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他的故事,要从先周时期说起。

龚延寿是武陵人,没错,就是《桃花源记》里“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的那个武陵。

起初,他只是名义上隶属于唐国的荆楚地区一个地方乡军小校,前半生都在武陵府当地军队中摸爬滚打,最大的梦想就是升官发财,一口气娶十几个老婆。

但他的那点军饷,只够娶一个老婆。

他只是穷,他的色心全靠穷守着,贫穷让龚小校品行端正,作风优良,要不然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只关心下半身生理需求的人,一般都不会成为祸国殃民的大魔王,这类人没有远大的志向和**人格,更不具备屠万为雄的气概和能力。

众所周知,丘吉尔酗酒成瘾,慈父嗜烟如命。而他们的对手,那位拳打列宁格勒,脚踢大不列颠的脱口秀天才,一生不好色、不抽烟、滴酒不沾,只为了心中的大日耳曼事业奋斗不止、斗战不息。

可是,英雄造时势,时势同样也造就英雄。

随着天下局势的变化,应开疆叛周,草原人南下,大周这头庞然大物轰然倒塌,中原大乱,荆楚地区也迎来了蜀唐争锋。

龚延寿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长沙人张照初起兵,开始了统一荆南的伟大事业。

龚延寿跟着武陵知府一同投靠了前任武平节度使张照初,在他的带领下剿灭山贼、讨伐不愿意归附的各地势力。转战湘江南北,纵横南岳东西,凭借着军功一路升迁,青云直上,成为了荆南地区军队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客观的说,这个时候的龚延寿,跟随着张照初统一荆南,剿灭了作乱的山贼流寇、消除了一直以来的互相攻伐,稳定了生产生活秩序。并且在蜀、唐、荆南、牂牁蛮和清泉节度使四面包围的处境中稳住了地盘,不至于成为各方势力桌子上的菜,是有功于家乡父老,有功于历史的。

但我们都知道,共患难容易,同富贵可太难了~

张照初是个有远见的人,他已经看到了文训率领的大郑所具备的恐怖潜力,也隐约感受到了天下即将归于一统的趋势。所以他毫不犹豫的上表称臣,为家乡父老早早的在汴京纳了投名状。

而龚延寿是个务实的人,投靠大郑朝廷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但回报周期率太长了,鬼知道大郑会不会跟先前的大周一样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办?

再说了,荆南离汴京太远,离大唐太近。

郑国的荆襄水师是不远,可唐国的江夏知府童礼、豫章知府顾彬、还有南边的刘思距离我们更近。

理念上的分歧使得龚延寿和张照初这对从战火厮杀中走出来的老战友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的,不止离别的冬天。

还有你曾说过的,岁岁年年。

唐国一纸书信送到了龚延寿的手中:我们觉得张照初识字太少、脾气不好、性情暴躁、还苛待下属,像你这样的大功臣、大英雄竟然都没有坐到第二把交椅上,这对吗?

以老兄你的功绩和贡献,就是坐上头把交椅,那也也未尝不可!

再加上他们还透露了未来企划书给龚延寿,草原和唐国南北加起来二十万大军,再加上西南、河套皆有战事,龚延寿发现还真有搞头。

这是事实,上次由温茂组织的围猎大郑活动,是大郑最后一次被动防御。大郑可是全力以赴、能臣猛将齐上阵,四大行营精锐尽出,连镇守汴京的中央禁军都出动了,费劲力气才平定下来。

连文训都被逼到两度生出御驾亲征的想法,可见情况有多么危急。

所以,当时的龚延寿觉得,形势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属于自己的时代来临了,五千年终于轮到我上场!唐国答应会襄助自己,这样的机会不多,有时候可能一辈子就只有一次。

那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