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朕在乱世靠白粥榨菜发家 泠水七弦

7. 准备

小说:

朕在乱世靠白粥榨菜发家

作者:

泠水七弦

分类:

穿越架空

回家处理些家务事及招呼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过来的本县百姓或外县百姓,再回到云河县城时,都感到十分懵逼。

因为县城戒严了。

城门口有二十个持械的青壮年,分列城门两边。

两侧各摆了一张桌子,有一男一女各坐一侧,在伏案写着什么。

百姓们犹疑着走过去,接收着青壮年们凶狠的目光,然后被站在最前面的青年伸手拦下。

“去那边登记信息。”

“诶?”

莫惊春右手持毛笔,左手拿着空白的竹片,她抬头看了眼走过来的大叔,平静地开口,“你叫什么,你家在哪儿?”

大叔愣了愣,“呃,小姑娘,这是干嘛?”

莫惊春如人机般重复道,“为了防止歹人入侵云河县,近期本县实行戒严,往后大家出入县城必须登记。”

大叔抓了抓脸,“哦。”

莫惊春:“你叫什么,你家在哪儿?”

大叔憨厚地笑道,“我叫高长寿,是高家坝村的。”

莫惊春问,“云河县高家坝村吗?”

大叔摇摇头,“是宝山县高家坝村。”

莫惊春在竹片上写下姓名和籍贯,耐心地对大叔说:“神女恩赐,往后每日不必继续喝粥,神女赐下汤面、汤粉、包子、馒头、鸡蛋、豆浆。”

大叔目瞪口呆,“你说什么?”

他下意识地咽口水,“除了粥,还能吃别的?还有鸡蛋?”

不等莫惊春回答,他马上转头看他的妻女,“妹子、丫头,你们听到了吗?我没有骗你们,我……”

莫惊春微微闭眼,冷声道,“下一个!”

高长寿一家三口通过城门口“安检”进入云河县城后,发现城里果然也有了变化。

有人站在路口,给刚进城的百姓们介绍各种工坊。

“擅长做木工的往东边木工坊去,会打石头的去西边石工坊,会打铁的去东边武器坊,想进守城队的去北边参加训练,会刺绣的去西边绣坊,懂点医术的去西边医庐。”

“小孩子去县衙对面的(临时)书院读书识字,没满十五岁的孩子都去,女孩也去!”

有大妈大婶热情洋溢地给大家讲解云河县有此变化的原因。

“嗨,你们都知道云河县有神女赐粥,往云河县来,难道别人不知道吗?”

“那些其他地方的流民,他们为了活命离开了家乡,寻找有粮食能活下去的地方,那他们要是知道我们这里有神女,他们会不会拼了命往这边来?”

“若是流民来了也无妨,大家都是可怜的百姓,神女普度众生,平等地赐福每一个人。”

“但是!”

讲话的大婶猛地提高了声音。

“如果那些山贼土匪!那些兵痞!那些手里有兵的大官!”

“他们想要独占神女的恩赐怎么办?!”

“他们要么威逼利诱让神女跟他们走,去他们的地方!要么把我们这些穷人赶出去,他们占据云河县城!”

“那我们就只能活活饿死了!”

“我们云河县地处偏僻,消息传播没有那么快,所以我们还能沐浴神女恩泽。”

“等那些家伙得知消息,举兵来犯,我们若是不能抵挡,若是不能将他们赶走,我们就只能活活饿死了!”

大婶声音凄厉,“何况如今神女不止赐粥,还赐下了鸡蛋!赐下了肉包子!赐下了有猪肉牛肉鸡肉的粉和面!”

“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保卫云河县!”

人群中立即有托儿高声喊了起来,“保卫云河县!”

“神女是我们的!”

高长寿一家也跟着喊了起来:“保卫云河县!神女是我们的!”

一进城就被洗脑,晕晕乎乎的高家三口先来到了县衙对面的(临时)书院。

那处原本是一处宅院,牌子已经被摘掉了,挂上了一块新牌子,题了四个大字:青蓝书院。

高长寿霎时心里一咯噔,青蓝……这不是神女的名讳吗?

竟然用神女的名字来给书院命名?

但这本来就是神女的意思。

“青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这两个字作为书院名不是很好吗?”

贺青蓝提起毛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青蓝书院”四个大字,字体秀美飘逸,又刚劲有力。

她将题字给了程辉。

程辉当时的震撼可想而知。

云河县第一届“基层行政人员”再看到神女给书院的题字时亦是万分愕然。

书院的第一任院长钱世文钱夫子颤抖着手捧着宣纸,惊讶之余,他的手指摩挲了一下纸张,这纸……

回到现在。

高长寿夫妻领着女儿排队。

排到了未时三刻。

坐在门口的夫子是从青阳县某书院来的。他抬头看着高长寿的女儿,温和地问,“叫什么名字?”

高长寿连忙说:“杏花,高杏花。”

夫子笔尖一顿,对眼前那个半人高的小姑娘说,“杏花,往后你要在书院里读书了,夫子给你取个大名怎么样?”

小姑娘惊讶夫子会问自己,她下意识地抬头望她的父亲,高长寿冲她点了点头。小姑娘便对夫子说了声“好”。

夫子熟稔取名,“《楚辞·哀时命》中有一句‘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我便为你取‘淑清’二字,是善良清正的意思,日后你的大名就是高、淑、清。”

这自然也是神女的意思,夫子们可以给一些孩子改名。

贺青蓝刚提出“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去青蓝书院念书,男女同堂教学”这一点时,程辉表情愕然。

他犹犹豫豫地表示恐怕有些人不能接受男孩女孩一起读书识字。

贺青蓝面无表情地讥讽,“一起来我这里排队领粥的时候怎么不介意男女一起了?”

程辉立即闭了嘴。

有“男女同堂教学”这件事放在前面,“女孩怎么也一起进学堂”、“给名字取得比较普通的男孩女孩换个大名”这两件事相对而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消息公布出来时有人抗议。

但是吧,神女的态度摆在那里。

她明显就是不容拒绝的性格。

于是程辉等人的态度十分强硬:“咱们当前最主要的是提高战斗力,对抗即将到来的敌人。这么点小事,谁要是不服,把他丢城外饿两天。”

开玩笑,谁要为了这么点小事违逆神女。

不就是男孩女孩一块儿读书嘛,平时大家田里插秧、土里种菜、山里捡柴、溪里摸鱼的时候,可不分男女。

何况当前最重要的是对抗外敌。

多几个能识字的人也好啊,管TA是男是女。

这件事就这么被强行地执行了下去。

反对得比较激烈的人直接被丢去城外饿了一两天,饿到他们愿意认错为止。

高长寿夫妻把女儿高淑清送进了书院,又马不停蹄地去给自己找事情干。

妻子吴玉香认为自己的缝纫水平不足以进绣坊,她找书院门口的大娘打听过后,去了城北的洗衣坊,该坊的女子负责清洗守城队的人的衣物和被褥。

高长寿自认身体还算强健,便去了同样位于城北的守城队,果然通过了面试。

守城队的负责人是云河县最初组织起护卫队的人中力气最大的一个,名叫胡大柱。

他没当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