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世子他只想贴贴 窗雨灯

38. 第 38 章

小说:

世子他只想贴贴

作者:

窗雨灯

分类:

古典言情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大昭一年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之一,城内会有祭月活动。一般分为两个部分,长乐宫中,当由钦天监操办,搭建月台,摆上供品。

在典礼开始前要吟唱祭月词请月神降临,再由皇帝在祭台上将苍玉和丝帛敬献给月神,接着台下肃立两侧的文武百官跟随皇帝行三献礼,行三跪九叩大礼。

最后,众人再一次吟唱祭月词,皇帝和文武百官行鞠躬礼,恭送月神归位。

今年,皇帝病重不适合祭月,按祖宗礼法应当由太子代行,但此时太子正在永州治水,文武百官商讨过后,投票选举了七殿下来担此重任。

皇后得知此事,拖着病体求见皇上,却被总领太监万来祥拦在了殿外。

而民间的祭月便相对简单一些。

东西两市的大街交汇处设置了两层楼高的小月台,其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孔明灯,灯面绘制了栩栩如生的月神画像。

适龄少女可自行登上游街的花车,参加祭月仙子的遴选。最后由手里花签最多的少女登上小月台,放飞月神灯。

今日天还未完全黑下来,宋令仪便携了徐瑶和程宝月来安王府找姜暖。昨夜姜暖想事情想了一晚上,三姐妹人来的时候,她刚醒。

彼时她眼睛都还没完全睁开,就看着三个穿得五颜六色的少女像三只花蝴蝶似的往她眼里扑。

“哎哟,我的好姐姐,你头发怎么像个鸡窝子。”徐瑶笑得咯咯咯的,像一只蓝色的凤尾蝶翩跹而来。

宋令仪也笑意盈盈,一把拉住了姜暖的手坐下。

“我就知姜姐姐不喜打扮自己,喏。”她下巴指了指身后丫鬟捧着的托盘,“我们三个特意给你准备了新衣服。”

姜暖瞬间清醒,抗拒道:“我可以不穿黄裙子吗?”

自然是……

不行的。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宋令仪和徐瑶一边捉了一只手去,架到了梳妆镜前。一个负责梳妆,一个负责换衣服。

而程宝月则被院子中的一个小玩意儿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两个小丫鬟在房间里看着姜暖像个不倒翁被拨过来拨过去,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徐瑶一边给她簪珠花,一边说着甜话:“姜姐姐,你这脸怎么生的如此好看呐~”

说着还上手摸了摸,羡慕道:“我这成天抹珍珠粉都不如你皮肤细腻,姐姐从前的夫君可真是好福气。”

姜暖原身是小寡妇的身份在昭宁城的后宅中早已不是秘密,不过大昭向来重视子嗣,倒是对女性的贞洁没有那么苛责。

因此一些守寡的寡妇在媒婆圈反而更受欢迎,特别是育有儿女的,更是好女难求。

姜暖对那个意外死去的“夫君”并不熟,穿过来这么久倒是没怎么在意过自己新寡的身份。冷不丁被提起,她倒一时不知道怎么作答。徐瑶又期待地问:“姜姐姐以后还打算嫁人么?”

宋令仪替姜暖穿好腰带,打趣徐瑶:“怎么?瑶姐姐打算将人讨回去做老婆不成?”

徐瑶一下就歪在了姜暖的肩膀上,楚楚可怜道:“我倒是想呢!可惜呀……”她话音一转,眉目含嗔。

“我没种呀~可生不了小娃娃。”

宋令仪红着脸去打她,“瑶姐姐哪里学的浑话来!”

姜暖一把把住徐瑶的胳膊,不让她躲,笑道:“这有啥?你去找个好看的借个种便是。”

这回,不止宋令仪红了脸,连徐瑶也不好意思起来。

三个人拉拉扯扯,往日清冷的屋子更显热闹起来。

“姜姐姐,你小院里那个怎么玩啊?”程宝月不知道何时探了个头进来,脸上有一种新生儿般的懵懂情绪。

院中榆树下有一个姜暖自己搓的飞镖盘,用来打发时间的同时也练练准头。而飞镖则是用了七殿下送的各款发钗,算是物尽其用。程宝月刚才在院中研究了一番,只觉得稀奇。

姜暖知她平日好玩,便给她简单解释了一下使用方法。程宝月眼睛亮了又亮,恨不得马上回府安排上。

“你今日可是要登花车的,可不准半路跑了。”徐瑶将人拉住。

登花车的女子都是十四到十六岁,程宝月今年刚好十六。她与宋令仪都当过祭月仙子,程宝月作为她们的好姐妹,怎么能缺席这种活动呢。

往年借口推脱便罢了,今年她怎么也得参加。

程宝月见躲不过,不大乐意地撇撇嘴:“选不上可不能怨我。”

“不怨你不怨你。”宋令仪拉过她的手,四个人便叽叽喳喳地出了门。

康伯满脸慈爱地将她们送出了王府大门,待回过身时,又换上了一副愁容来。

不知道他家世子什么时候才能过上一个开开心心的中秋节。

城郊静山,广济寺。

沈晏提着一盒母亲爱吃的糕点,缓步踏过几百个台阶,山门的僧人早已等候多时。

“阿弥陀佛。”

每年八月十五这天,安王世子便会提着一盒糕点早早地登上静山,与居住在广济寺的安王妃待上一整天。

风雨无阻。

今年已经是他接待的第二十个年头,巳时一刻,不早不晚。

僧人照例将沈晏领到了靠近后山的一处幽静居所——青竹居。此时,青竹居的大门已敞开,一位打扮朴素的妇人正候在门口。

此人是安王妃的陪嫁丫鬟,春桃。今年已过五十,旁人都叫她林嬷嬷。

林嬷嬷看到沈晏的瞬间,眼尾的皱纹加深了些,她面露慈爱:“小世子快些进来吧。”

二人入内后,又沿着两侧密集的竹林走了一会儿,便看到了一处简易的居所。此时院中正坐着一位穿着深色素衣的妇人,头上戴着一支白玉簪子,眉眼间略带着三分愁绪。

桌子上放着一个棋盘,但棋盘上未落一子。

沈晏将糕点放在桌子上,恭恭敬敬道:“母亲,近来可安好?”

安王妃点点头,抬手道:“坐吧。”

林嬷嬷上前将盒子打开,将糕点取出来,又从厨房里取了一碟枣泥糕。

枣泥糕是王妃今日一早便做好的,每年今日,都如此。

“世子今日可有什么想喝的茶?”

沈晏取了一颗棋子,道:“与母亲一样便好。”

母子两人沉默地下着棋,林嬷嬷在厨房忙活,所用的食材都是平日里和王妃亲手种的。她一边瞧着灶上的火,一边分心去看院中的二人。

“听说王府来了一位女子?”

安王妃低垂着眼,脸色的神色未变,依旧是没什么表情。

沈晏嗯了一声,对于母亲为何会知道此事并不惊讶。她虽然常年在寺中居住,但寺庙中常年有官员家眷礼佛参拜,林嬷嬷又常在寺中帮忙,所以想知道一些城内的消息,并不算难。

“可是心悦她?”

沈晏又嗯了一声。

安王妃又问:“那她心悦你么?”

沈晏手里的黑子迟迟没落下,眉心微皱,他的母亲不知何时抬起头来看他。

踯躅许久,他终于落子。

“儿子不知。”

他落子的手刚要撤回,便被母亲按在了棋盘上。他望进母妃的眼睛里,脸上写满了惊讶。

母亲已多年不曾牵过他的手。

只听她突然叹息一声,郑重地说道:“切不可勉强。”

沈晏神色微顿,点点头:“儿子知道。”

安王妃这才松开他的手。

林嬷嬷在厨房里突然高兴地哼起了童谣,觉得今年王妃和小世子的关系终于近了一步。

夜幕四合,一轮圆月悄然升起。

姜暖穿着颜色明丽的裙装,同宋令仪她们穿梭在热闹的街头。一排排花灯挂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