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意真

36.说亲

小说: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作者:

意真

分类:

穿越架空

苏鸿红着脸将帕子塞进怀里,见纪花明催促,才连忙打马随着队伍离开。街上一片笑声,纷纷打听二楼上的是那户人家,如此慧眼识珠,早早定下状元郎。

薛太太见苏鸿越发丰神俊朗,难得也与宝钗两厢情愿,更是喜不自禁。她心中喜欢,又见那榜眼长得膀大腰圆,很是威武,瞧着也很是年轻,便问道:“那榜眼是谁家的孩子?瞧着和鸿哥儿很熟悉。”

既中了榜眼,才学定是响当当的。难得人年轻、样貌威武,若他尚未娶亲,英莲还没定人家,贾家的几个姑娘也未尝不能说一说。哪怕家里平平,他们几家也不缺陪嫁。只要他的品行好,二人斯抬斯敬的,也算得佳偶了。

苏母知道她是起了说媒之意,笑道:“这是鸿儿的师兄,叫纪花明,年长他两岁,尚未定下人家。他入京以来是在我家安置,人生得威武,却连句重话也不会说,是个懂礼的孩子。我听鸿儿私下说,他倒是喜欢性情温柔的姑娘。”

她倒是想着英莲,她今年十七,也是时候择定人家了。再预备一年的嫁妆,十八出嫁也正是时候。只是甄士隐夫妇俩才寻回爱女没几年,如何舍得让她出嫁,总是避而不谈。

苏母见此,想到甄士隐凭着写话本赚了不少家当,日后招赘也使得,便不曾再劝。

时下,不单小门小户,从大户人家算起,凡是疼女儿的人家至少要将女儿留到十七八,彻底长成了再出嫁。若是皇室宗亲,留到二十多再成婚的比比皆是。只是出嫁之期虽晚,却也得先为女儿择定好人家。

薛太太闻言,亦先想到英莲。见她正和姊妹们打闹,悄悄努嘴儿。苏母摇摇头,笑道:“她自小离了父母身边,如今才团聚没几年,封姐姐哪里舍得。索性有咱们这些老的在,又有蟠儿和鸿儿,总能护着她。”

薛太太低头想了半日,便悄声道:“我们姐姐家大房的二姑娘,你也见过一次,性子最温柔不过。虽说沉默了些,心里却是明白的。若说吃亏,就吃亏在父母哥哥不管。凤丫头又是嫂子,对着一干姊妹都是一样的,也不敢偏向她。”

苏母闻言有些犹豫,和薛太太到外头商议,问道:“明哥儿家世平平,虽有个做山长的老师,在京城却无甚名声。二姑娘没得说,只是荣府里大老爷和大太太岂会乐意将女儿聘给无利可图的人?”

她夫君和纪花明的师父交好,纪花明又与鸿儿同出一门,她自然也是上心的。只是儿女亲家结两姓之好,若按荣府人来看,定是瞧不上纪家的家世的。

薛太太笑道:“你怎么糊涂了!那贾家上一辈的姑奶奶,就嫁了新科探花林如海。林家曾经虽是鼎盛之家,只可惜人口凋零,到了林老爷这一代也不比从前了。但林老爷的长相人品可是让史太君喜欢得不得了,纪哥儿家世不比林家,但也是正经读书人,谁不喜欢?”

她是可怜迎春无人照顾,若全凭她那父亲兄长为她张罗,只怕会利字当头,迎丫头在婚事上必定受苦。倒不如趁着他们尚未反应过来时,让史太君做主定下婚事,料定他们也没脸驳史太君的意思。

何况过日子不能只图面上光,外头颇有些张狂的男人动手打老婆,三房四妾一个个往屋里抬。纪花明别的不提,能与鸿哥儿交好,人品绝对不差。纪家家世普通,但在本地也算乡绅,和鸿哥儿相互帮衬着,总有出头之日。

这样看,这门婚事倒也不差——若不是纪花明喜欢性情温柔的女孩子,直接说给探丫头倒更好。薛太太拿定主意,再三托苏母问问纪家的意思。

苏母闻言,便也答应回去后就唤纪花明来问他心意。

当下,苏鸿和纪花明打马游街后便被仪仗队送回苏府。便有礼部小官叮嘱道:“明日一早礼部赐宴,赐宴后即刻前往鸿胪寺学礼,切不可耽误。”

二人连忙应了,又散出去不少红封,才将欢欢喜喜的众人送走。府中早探知苏鸿、纪花明高中,各个喜气盈腮,抢上前来说吉祥话,又忙忙引他们入屋休息。二人换了家常衣服,才有些放松地斜依在炕上休息。

纪花明耷拉着眼皮子,嘟囔道:“没高中前老想着打马游街,这会儿累得我腰都直不起来了。”

街上和楼上来来往往都是看热闹的人,虽有仪仗队护着,他也怕马儿不小心失控。又要躲着点儿掷给他的香包香囊,现在一趟下来觉得浑身都乏了。他又十分憧憬道:“过几日今上就会赐官,还不知是何场景。”

苏鸿有些心不在焉,闻言慢半拍才笑道:“想来也是热闹的。你先前还嚷着要叫全京城的人瞧你如何英俊,被谁挑回去做女婿呢,怎么这会儿蔫了?”

纪花明有些烦恼地摇摇头,说道:“我父母亲说要我随师父的意思,师父说已经托了伯父伯母了。临上京前,还给我随身带了两千两,让我先置办东西。”说着,又抛起茶杯掂了两下,“我跟伯母说了,我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娘子只要性情温柔就好,省得我们磨嘴皮子吵架。”

苏鸿想到纪父同纪花明性情相仿,处处被纪母以柔情拿捏的模样,神情古怪。师兄现在大放厥词,等他真的成婚了,对着娘子能霸道起来才怪,指定不过几月便她说什么是什么了。

他母亲若为师兄相看,定是位读书知礼的小姐,只是不知道会是哪家。

纪花明想了片刻,便也将此事抛于脑后。见四下无人,他方低声道:“我瞧太上皇还十分精神。”

他知道苏鸿原是为了避开头上两层主子的尴尬,才特意到书院去学习三年,拖延春闱。只是如今仍是如此,太上皇俨然还有好几年可活,倒像是他白费了一番苦心。

苏鸿闻言,摇头叹道:“这也是命该如此,我不能一直干等着。何况 ,三年过去,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前年因着有百姓不满当朝愤而起义,太上皇就点了王子腾任九省都检点,出京镇压。王子腾为了京中有心腹坐镇,又举荐贾雨村补授大司马。连贾政,也被太上皇点了学差,回来后定是要升官的,贾家也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