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一行人跟着赖大家的一路来至贾母处。
三人慢悠悠走在后头窃窃私语,贾琏怪道:“咱家大小姐怎的突然就回来了,也没来人提前捎带个信儿?”
凤姐给他个白眼:“你看这日子巧不巧,说不定人家早就商议过的,只是咱们不知道罢了。”
凤姐说起元春,竟也有两年没见过了,当初在家时,王夫人疼得眼珠子似的,什么好东西都给她,一说就是比照着姑奶奶贾敏的例。
那排场派头跟郡主也不差什么了,捧在手心娇养的大家小姐,竟也舍得送到那宫墙里去。
平儿早等着他们了,见他们来了忙从游廊后头穿出来凑到凤姐耳边轻声道:“大小姐如今是贵妃娘娘身边的掌事,特地恩赏回家一日,带回来王爷王妃的请帖还说三王爷要推举二老爷当员外郎呢。”
“当真,这可不得了!老太太肯定高兴。”王熙凤面上一派震惊心里毫无波澜,升了又怎么样呢,后来还不是死了。
贾珺笑道:“二房这么多好事儿都凑到这两天了,来者不善啊。”
贾琏一脸担忧小声嘀咕道:“那咱们那事儿还能成吗?,一万两银子会不会太多了点。”
“二哥哥别担心,老太太也不能做得太过分,毕竟名正言顺的是咱们啊,拿自家银子买个官做谁能不同意。”
贾珺完全没放在心上,一万银子算什么,这些年王夫人昧下来送进宫的只怕翻几番。
想要开窗,那就先闹着要揭房顶,等他们退让给你开了门,出去了谁还管得住你是放火还是干啥。
以前大老爷不敢闹,不过是顾忌着孝道不敢忤逆老太太罢了,越是老牌贵族越讲究个名声孝道,面子上得好看,谁管你里面烂成什么样,毕竟家丑不外扬嘛。
人被逼急了的时候,还顾得上什么面子名声,拿到手里的才是真的,真闹到外面站不住脚的是谁心里清楚,自然有人拼命帮忙捂着。
“不成,老二不能搬进去,当初可是母亲您说的,父亲三年孝期未过。”
三人在外面都能听到大老爷的嗓门,那怒气简直要掀翻屋顶了。
赶紧进去,一看,嚯,二房人倒是齐,四个乳母都抱着小孩站在后头,二老爷二太太还有贾珠稳稳当当的坐着,相比之下大房这边势单力薄,只有大老爷一人争的脸红脖子粗,争的还是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母亲,你的心太偏了,父亲还在的时候对我和二弟一视同仁,如今土还没凉,母亲就要把我扫地出门了,父亲啊,你走得太早了。”
“孽子,你是哭你父亲还是哭我?我还没死呢,我几时说过要把你扫地出门了。”
老太太略带怒色:“跟你说了,你二弟要高升了,将来珠儿出仕,都要跟同僚来往交际,你又不是个做官的料,袭了爵已经是你的造化了,这住的地方还要跟弟弟争?我这都是为了全家好,你怎么想不明白,以后二房高升你不受益?他们能忘了你这个哥哥,能忘了大伯?”
贾母缓缓道来,声音充满蛊惑的味道,仿佛她真是为了全家好没有半点私心。
王熙凤低下头暗暗撇嘴。
本来祖父过世后大老爷就该搬到荣禧堂,老太太硬是说孝期未过不敬尊长,死命按住不让搬。
这最近大兴土木的修缮房屋,说是要置书房,又顺着大小姐这么一说就马不停蹄的要搬进去了,就透露出个口风到底没下圣旨呢,谁知道后头会不会黄了。
王夫人拿手帕捂着嘴笑道:“是啊,大哥,咱们都是一家人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老爷升了官您也有面子不是,以后这些同僚来贾府,只会赞扬您既孝敬上头的长辈,又体贴下面的弟弟侄儿,老爷和珠儿岂会不念着您的好处。”
说罢又看向元春:“若是大姐儿在宫里提起一句半句的,让贵妃娘娘或王爷听去了,入了心,指不定还有什么天降的好事儿呢。是吧大姐儿。”
坐在贾母旁边的贾元春矜持微笑,从袖中掏出两封请柬,下来走到大老爷面前笑得得体:“大伯大伯母,这是王妃娘娘邀请各位贵族亲眷赏花的帖子,昨日王妃进宫给娘娘请安,特地让侄女带回来。”
“三王爷自小养在贵妃娘娘膝下,与五皇子兄弟情深,是众勋贵盛赞的贤王爷,朝野内外都闻名的。”
元春面带着笑意语调上扬:“如今王妃娘娘愿意邀请咱们贾家,那是求也求不来的好事儿啊”
又对贾母贾政道:“王妃还说,后日西山文会王爷想请爹呢,想来请柬已经在路上了。”
她想到那日王妃拉着自己手满口称赞,又叹息自己竟不是国公府大房的,不然怎么也配得上王孙公子,这不是觉得自己家世低微还差那么一点嘛。
如今自己只是副掌事,比自己高半头的柳姑娘就赢在家室比自己好,是理国公的嫡女,除身份之外,其他琴棋书画模样身段钱财手段,她柳仪芳哪一样比得过自己,单单就因为家世比别人矮半截。
想到这里,贾元春心里郁结,凭什么袭爵的不是自己父亲,那她就是正儿八经的公侯小姐了。若不是这样,何至于她们还要费劲心思拿管家权,想要搬到荣禧堂再慢慢图谋其他这都耽搁了好几年,否则贵妃娘娘身边的第一人定是自己。
元春收敛怨愤,徐徐开口跟贾母聊她在后宫得到的消息。
“听王妃和娘娘闲谈,王爷在朝堂上跟圣人进言,说要体恤这些老臣之后,彰显圣人慈悲,王妃走时特地问了我是否是贾公之后呢,还说了大哥在学里备受先生夸奖,此次小考文章在学子之间传颂,连王爷亦有耳闻呢。”
贾政与有荣焉,没想到他们父子竟然能入得了三王爷的眼,以三王爷在仕林中的威望,若珠儿能与三王爷唱和,那不是能大大提高自家的名望。
王夫人兴奋非常,珠儿还未入仕已经在王爷贵妃那儿挂名,等中了举人自然不愁无人提携,忙不迭声对身边的贾珠道:“赶紧,亲自把你的文章给送一份到王府,请王爷指点,好让王爷能记得你。”
“糊涂,为时尚早,等中了不迟。”
假意斥责了儿媳,贾母仍然激动不已,王爷王妃都给他们下了帖子,他们国公府在老爷去世之后不仅没有下滑反倒更加蒸蒸日上了,大姐儿进宫得到贵妃娘娘的赏识,说不定就是离那个位置更进一步,老二也要顺利融入下一任储君的圈子了,就等珠儿中举,宝玉更是个不凡的,这偏向二房的心又加了许多砝码。
贾母当即拍板:“老二明日就搬到正房,这日后交际来往不可被人轻视了。各家人情走动什么的少不得老二媳妇多费心。”
话落吩咐鸳鸯拿对牌钥匙给二太太:“日后你们都好了,我也少操些心。”
几人商议得热火朝天,俨然把大房的晾在一边,仿佛眼里根本没这个大儿子一样,根本不理暴跳如雷的贾赦。
贾珺懒懒倚着靠背,面无表情静听着,额头青筋一跳一跳的。
这意思,贾府明确是想站队贵妃这一脉了,也不能说是站队,倒像是贵妃这边有意拉拢,而贾府,迫不及待非常之乐意。
如今先太子被害身亡,储君位置空悬,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三王爷风头正盛,朝臣曾经多次举荐立三王爷为太子,老皇帝迟迟没有下旨册封,还不知是个什么决断。
这位出身镇国公府的贵妃娘娘不给自己亲生的五郡王造势,反倒推举母族卑微的养子三王爷,四王八公各旧勋贵世家一窝蜂的烧热灶,这不妥妥的结党营私?
皇帝明显注意到了这个朝野闻名的三贤王,不知心里是个什么章程,依旧如常吩咐办差。如果满意为何没有顺着众位大臣的意思立新太子,如果不满意,既没有斥责上奏请封的大臣,也有可能是根本没考虑过这个儿子,要不然就是树了个靶子在那,真正的太子人选另有其人。
放任这几个皇子接近大臣,皇帝心里不知道打得什么算盘,但老皇帝还在位,看到这些大臣心里各有各的未来皇帝人选,心里只怕不会高兴。
将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