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从楼上下来时,沈晴正拿着书坐在门口看,庄梅英端了两碗木薯糖水从厨房出来,一碗给女儿,另一碗端给白珍珍。
沈晴放下书舀了一块煮的糯糯的木薯放进嘴里,笑着跟白珍珍说,“二嫂你快尝尝,我妈煮的糖水最好喝了。”
“都是自家地里出的东西,你尝尝看喜不喜欢?”庄梅英总怕自家乡下的东西拿不出手,直到看着白珍珍舀了一勺糖水送到嘴边,才慢慢露出笑。
白珍珍尝过后觉得确实不错,“甜而不腻,好喝。”
庄梅英立刻笑着接了一句,“那你多喝点,锅里还有。”
说完才想起来快吃晚饭了,又说让她别喝太多了,自家地里种的木薯还有很多,喜欢明天再给她煮。
沈淮安这次送沈晴回来,并没有直接告诉家人原因,庄梅英和沈二叔都以为她是周末正常放假回来。
这是沈晴自己要求的,她本人其实并不在乎那些流言,只是学校怕影响不好才特意让她避一避,她自己觉得没受什么影响,所以不想让爸妈再跟着担心。
沈二叔和庄梅英俩人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这辈子都没怎么出过村,让他们知道了也只是徒增烦恼,还不如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就好。
晚上庄梅英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饭,沈二叔特意去塘里捞的鱼,做了剁椒鱼头和豆腐鱼汤,还有沈家大哥在山上果园里养的走地鸡,不管煮着吃还是炒着吃都特别香。
大哥大嫂结婚有六年多了,俩人有一儿一女,大的儿子有五岁多,小女儿才一岁多,刚会走不久。
大儿子小名就叫旭旭,上午得了漂亮二婶送的零食高兴的一直围着她转,还跑去外面路边给她摘了一捧小野花,年纪小小就挺会耍宝的。
吃过晚饭后,庄梅英用干艾草熏了熏院子,一家人坐在坝上听收音机聊天,桌子上放着几个新鲜柚子。
沈二叔和沈大哥话不多,两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跟白珍珍交流,索性就坐在那听,主要是大嫂和庄梅英在说,沈晴偶尔插句话。
沈淮安也不怎么说话,他拿起一个柚子开始剥,剥好的柚子肉一些给白珍珍吃,一些给了小妹。
沈晴吃着二哥剥的柚子说,“听我妈说这颗柚子树的年龄跟二哥一样大,长得年份长,吃起来也特别甜。”
白珍珍听见这话,又尝了块柚子,眉眼弯弯看了身旁男人一眼,笑着接了句,“不愧是长了快三十年的老树了,这结的柚子确实甜。”
她这句话的重点在那个老字上,白珍珍今年二十三岁,沈淮安比她大四岁,今年已经二十七,确实也要奔三了。
沈淮安听出来她的意思了,但反应不大,略挑了下眉又往她手上放了块剥好的柚子道:“喜欢就多吃点,能得你喜欢这老树也不算白长。”
“……”不知没白长的到底是树还是人。
沈晴在一旁没听出两人话里的官司,只觉二哥二嫂感情真好,在二嫂面前她二哥说话都温柔不少。
“珍珍你喜欢吃柚子,那明天让大志再去摘点,等你们回去的时候多带点,家里树上结的多的是呢。”大嫂抱着女儿听见这句,立刻给安排上了。
庄梅英也在一边补充,“家里不光柚子,还有香蕉,芒果和木瓜,夏天时候我还晒了桂圆和荔枝干,走的时候你们都带点。”
婆婆和大嫂太热情了,白珍珍一时顾不上跟沈淮安打嘴仗,忙说,“不用,家里的水果还是留着卖钱吧。”
回来的时候,在路上沈晴没少跟她说家里的事,庄梅英和沈二叔一年到头就靠家里的地还有山上的果园挣钱,这两年沈大哥在果园里养鸡也渐渐有了进账,总的来说沈家的条件跟白家确实没得比,但在村里还是不错的。
沈家一家人都不是那种不思进取,一心只想趴在有大出息,能在城里安家的沈淮安身上吸血的人,相反,他们为了能少拖累他,都在努力挣钱,想要一起努力让家变得更好。
所以白珍珍也不想他们准备太多,这些东西对她来说不算难得,对沈家人来说却是能挣钱的进项。
沈大嫂心直口快,说话也特别直,“村里家家都有果树,这些东西哪有人买,不值钱的,你们带走吃比烂在地里强。”
说完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这话有点不好听,搂着怀里睡着的女儿顿时愣住了,想解释一下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庄梅英跟大儿媳相处久了,知道她是什么心思,接过话头道:“你们带些去城里吃,也省的还要花钱买。”
白珍珍倒是没介意沈大嫂的话,有些不解问,“乡下没人买,怎么不卖到城里去?”
她日常虽然有王婶照顾,并不太知道鹏城物价,但知道沈家这些水果不论卖相还是味道都算不错的,拿去城里肯定有人会买的。
这时沈大哥挠挠头出声说,“乡下去一趟城里太麻烦了,路不好下雨天叶过不了车,城里的收购商都不爱往这来,我们自己背着东西去城里也不容易,挣的都不够来回路费。”
实际去年沈淮安就跟家里提过可以帮着出钱买辆四轮小货车,刚提出来被沈二叔拒绝了,理由就是山里路不好走,车买回来也没多大用处,不让他浪费钱。
他们也想把水果卖进城,但不是没那条件吗。
沈家山上果园有上百颗果树,其中有龙眼有荔枝,这些果树每年结果成熟后都靠村干部去外面联系收购商来拉,赶上天好时那自然一切顺利,若是赶上天不好,收购商车开不进来,人力运又太慢,果子只能烂在树上,基本一年白干。
也是因为这个,村子里好多人都把山上的果树砍了,矮点的山坡改成梯田种庄稼,高处没办法的就只能种点普通树木,等长成了砍柴烧。
其实说来说去最重要的还是路,路不好种出来的果子卖不出去也白搭。
白珍珍都能想到这些,村里的干部们自然也能想到,他们也想修路,但村里自己没钱修,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