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暗流涌动中又滑过了七八天。当哈利的伤疤仿佛被烧红的烙铁狠狠灼伤,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伏地魔那双狂怒的猩红眼眸,以及那震耳欲聋、充满杀戮欲望的咆哮时,新一期的《唱唱反调》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魔法界掀起了滔天巨浪。
头版占据了整整一页的,正是斯内普教授那张标志性的、带着不耐烦和些许阴沉的脸庞,照片明显是近期被迫拍摄的,他正试图避开镜头。然而,旁边加粗的、极具煽动性的标题,却与这张脸形成了惊人的反差——
《魔药大师的枷锁与反抗:西弗勒斯·斯内普的控诉》
副标题写道:“黑魔王强征英才为奴,霍格沃茨教授亲述囚徒岁月!”
文章以一种冷静而极具煽动性的笔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叙事:伏地魔复活后,系统性地绑架、强征拥有特殊才能的巫师,强迫他们为其服务。西弗勒斯·斯内普,这位公认的当代杰出魔药大师,因其几乎无可替代的才能,成为了首要目标之一。他被描述为被强行掳走,沦为一名“魔药囚徒”。
文章细致刻画了斯内普在暴力胁迫下遭囚禁、被迫运用其卓绝的魔药才能为黑魔王效命的处境——熬制凶险的药剂、调配黑暗势力所需的魔药,他的坩埚俨然化作一座华丽的牢笼。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既承受着钻心剜骨的威胁,又深怀对家人——此处含蓄指向霍格沃茨的同僚与他暗中守护的学生——安危的忧虑,在如此重压下忍辱前行。
“……当黑魔王复活时,他‘看中’了我的才能——我在魔药与黑魔法上的造诣。我就像一件有价值的工具,被他用黑魔标记和暴力强行掳走,被迫为他服务。从那一刻起,我失去了自由,成为了他的囚徒。”
“……在那些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挣脱这道枷锁。但我心存畏惧,也抱有一丝可悲的侥幸——或许,只要我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就能换取一丝生存的空间,甚至暗中寻找机会逃离……”
转折点在于,斯内普亲眼目睹伏地魔如何纯粹地利用并残忍地处置其他“有价值”的俘虏,以及那些被视为炮灰的黑暗生物。他清醒地认识到,在黑魔王眼中,所有人都只是用完即弃的工具,忠诚与才华毫无意义。当那些核心的、曾自愿追随的食死徒也因小小的失利或黑魔王的迁怒而被随意处决时,他终于明白,沉默的服从换不来生存,唯有反抗才有生机。
“……然而,我很快意识到我错了。我目睹的一切,彻底粉碎了我的幻想。那个人,和他身边最核心的那群追随者,已经彻底疯了!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权力,他们以折磨为乐,以杀戮为荣。他们是一群沉浸在血腥与痛苦中的、无可救药的疯子!”
文章的高潮部分,描述了斯内普如何在最后一次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在黑魔王的权力核心内部,完成了对食死徒残余力量的致命清算。这被描绘成一个被逼至绝境的囚徒,赌上性命对暴君发起的决死反击。
“……当我被派去完成那个送死的任务,当我发现所谓的‘同伴’实为监视并处决我的刽子手时,我终于明白:在这个疯人院里,‘价值’毫无意义,最终的归宿只有被毁灭。横竖都是死,我宁愿选择反抗,与这群疯子同归于尽,也好过像一只蝼蚁般被他们碾死!”
“……我逃出来了,带着满身的伤痕和对那个魔窟最深刻的憎恶。我回到霍格沃茨,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属。现在,我站在这里,不再是一件被绑架的工具,而是一个自由的、要向那个疯子和他疯狂的邪教组织复仇的战士!”
“……他们夺走我的自由,强迫我的双手为黑暗服务,但他们无法夺走我选择为何而死的权利。”文章的结尾引用了这样一句极具冲击力的“斯内普”的总结,“当暴君将所有人都视为可消耗的药材时,炸掉他的坩埚,是唯一的选择。”
这篇报道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魔法界。它没有将斯内普塑造成一个高瞻远瞩的英雄,而是将他描绘成一个被卷入风暴中心、被剥夺了选择权的天才,一个在绝境中爆发出惊人勇气的“受害者”和“反抗者”。这个形象,似乎更能点燃普通人内心的共鸣与勇气。
“连斯内普那样被强行抓走、严密控制的人都反了……”
“他可是最厉害的魔药大师啊,在黑魔王那里都只是药渣的命……”
“如果这样的人都宁愿拼死一搏,我们还能指望跪着求生吗?”
类似的私语在酒馆、在家庭、在魔法部的走廊里蔓延。《预言家日报》在魔法部的压力下,不得不以“惊世指控!黑魔王强征天才巫师为奴”为题进行了转载,关键信息已无法阻挡地传播开来。
这篇报道如同一道无声却迅猛的闪电,在伏地魔尚未从核心力量覆灭的震怒中缓神之际,就已撕裂了整个英国魔法界的天空。几天后,一份被雨水浸湿的《预言家日报》被遗落在他临时藏身处的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