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黑月光难逃 璃原风笙

17. 第17章

小说:

黑月光难逃

作者:

璃原风笙

分类:

古典言情

下午没有上舍班的课,傅清致在第二进的书屋草堂里温习。

佩金从游廊绕进来,一眼就看见了芸芸书生中的傅清致。

她紧张到嗓子提起,双手蜷握又松开,随即才缓缓步入。

上舍班的课很少,大多时候学子们都是在私学里自行温习,间或会有从外头请来的历届科考过的官员前来解答学业,所以他们一般会留在这边。

这第二进是一个可容纳许多学子的堂屋,堂下四面镂空,摆有数十桌椅,有些桌椅是空的,偶尔也有其他班的学子过来这边温习,气氛浓浓。

佩金走到堂前角落的多宝阁,从中选了本诗赋集,选了个靠近傅清致的位置坐下。

她轻轻翻开书页,眼睛却越过书中诗文,在悄悄看斜前方的人。

这时有个学子走到傅清致跟前,请教他一些课业上的难题。

傅清致放下手中的习作,耐心地与那学子讲解题目思路,他的嗓音淳淳,讲解详尽,而且还给人家举一反三说明,半点也不藏私。

看着那学子在他的解说下眼神渐渐亮起,佩金对傅清致的钦佩就更浓了。

讲解完了题,那学子朝他别后,傅清致站起扭头想活动筋骨,结果佩金满眼的钦佩来不及收住,便与他四目相对起来。

想要收回已经来不及了,傅清致大大方方笑着同她招呼起来:“阿金妹妹,你今日也来私学上课了。”

“不...我是...我不是...”

佩金正尴尬得不知说什么之际,只听他又道:“可是有看不明之处?为兄或许可以帮忙一二?”

她立马慌急拿起书本低头看着:“就...就是...”

他人已经从座位上出来,走到她的案桌旁,温柔地:“哪儿不懂?”

“这个...这句诗意...我不是很懂。”佩金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是这句吗?”

傅清致拉过旁边的木凳子过来,偏头看她的书,期间他们脑袋靠得有点近,惹得佩金阵阵脸热。

“在我小小的心里,积攒着对你千丝万缕的相思意,天地广阔,竟然没有一处可让我安放对你的这些情意。”

佩金一听,惊喜猛地抬头,“二公子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傅清致迎向她目光笑:“自然是真的。”

她正惊喜过望之际,又闻听他指着书本来了一句:“这句诗出自诗人李冠那首相当有名的蝶恋花,诗句轻柔纤巧,婉丽多姿,是首相当好的诗句。”

佩金窘得满面通红,这会儿才发现他说得是她方才看都没看,胡乱指的那句诗句的释义。

这样郎情妾意的画面,被廊柱下那位刚刚在前边授完课走来的傅鸣玉看见。

鸣玉笑着朝二人过来道:“在说蝶恋花哪一句?”

傅清致见他来了,也笑着站起道:“六弟。”

“阿金妹妹看不懂蝶恋花中的那句: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我在给她解释呢。”

“哦?”傅鸣玉探究性地朝佩金目光扫来,凉凉的,淡淡的,随即极轻地笑了一声:“你有不懂,可以问我啊。”

傅清致笑:“对啊,六弟在诗词上颇有造诣,比之我这个二哥可厉害多了,阿金妹妹有不懂的也不妨问问六弟,反正平日你们住得也比较近。”

傅清致只知道佩金从前是大房那边的,这段日子从李姨娘处搬走,也是搬回大房去,却并不知晓她如今住在鸣玉那个院子,给他当牛做马。

佩金脸色难看,唇瓣苍白微抿,低着头,像被鸣玉窥到了什么不该被窥的秘密一样,

“我...现在也不是很想学诗文了...”

她正要走,被旁边的鸣玉一把攥住手带了回来。

他眼神阴翳,朝她透露出一种毫不掩饰的鄙夷,“不想学诗文,还是不想跟我学?”

佩金鬓角泌汗,她差点就忘了自己还得与这个人虚以逶迤,争取能留在府里好接近傅清致。

“世子你...非要在大庭广众下戳穿我吗?我就只想悄悄学会了再抄写诗句赠予你,这事提前说了不就没意思了嘛...”

她佯装生气道。

傅鸣玉握紧她腕骨,低头看了她一会,然后松开,“我要在这边授课,你一起听吧。”

佩金被迫留在上舍班同这些秀才们一起听傅鸣玉的课。

后来她发现,鸣玉来这边给上舍班的人授课时,其他男班还有女班的人都会围聚过来旁听。

他每到一个班授课,都会如此。

而且他在不同的班,所讲的内容皆不一样,外舍班会讲一些入门的东西,由浅入深,对事物的见解皆不一样,所以方才也有不少上舍的人过去听了也觉得获益匪浅。

内舍则开始讲一些更深层面的知识,到了上舍,则直接将朝廷实际问题铺开,与学子们展开言论探讨,起始大家争辩得脸红耳赤,他则冷冷清清站在那里看大家各抒己见,到最后没能讨论出个结果后,他又三言两语指出问题根本所在,让大家如醍醐灌顶。

“阿金妹妹,六弟他真厉害啊!”傅清致忍不住转过头去跟佩金道。

佩金已经好些年没见鸣玉,从前她小的时候,鸣玉只是在私学里做些洒扫的活。

那会儿时常见他扫着扫着跑来旁听课,可却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他会变成那样厉害的存在。

不止是他的身份,还有他的学识、谈吐,以及对课题对事物规律的理解,不管是哪一点,都足以让人觉得心服口服。

佩金也终于明白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挤在一起听他的课。

“后悔了...”傅清致笑道,“我仗着他是我六弟,早知道刚刚他在外舍内舍授课时,我该去旁听的。”

傅清致转头来同她窃窃私语,那边讲席上就被傅鸣玉盯紧了。

“傅二公子。”他点名道,“上来讲讲你对当今朝中赋税和徭役政策的理解和建议。”

被点名的傅清致一点不觉得尴尬,落落大方地站起,条理清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且完善地言明了自己的观点。

大家也都觉得这个回答堪称妙极。

可鸣玉很快提出了这个理论实行起来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