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气氛热烈融洽,几杯酒下肚,刘林的话也多了起来。
“亲家,青阳这孩子,我是没得说。”
他端起酒杯,脸上泛着红光,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满意。
“就是现在这个年景,咱们还是低调些好。婚事就在村里办,厂里那边就不声张了,把几个关系近的领导和同事请过来热闹一下就行。”
刘林放下酒杯,语气变得郑重。
他看着王卫国,也是在看沈家的态度。
王卫国闻言,心里跟明镜似的。
沈青阳的岳父刘林嘴上说着低调,可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场面不能丢。
厂里的领导同事要来,这看的就不只是新郎新娘,更是两家人的脸面和底气。
“亲家你放心,这事我懂。”
王卫国端起酒杯,碰了一下,声音沉稳有力。
“别的咱不敢说,肉,管够。绝对让您在其他人面前有面子。”
他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刘林听了,心里最后一块石头也落了地,脸上的笑容越发真挚。
这门亲事,定下了。
婚期定在端午节,厂里放假,时间宽裕。
沈青阳有三天婚假,端午节前三天,他就请了假,从厂里赶了回来。
他没闲着,脱下城里体面的工装,换上耐磨的旧衣服,就要跟着王卫国进山。
“哥,给自己办事,我还能躲懒?”
沈青阳一边卷着裤腿,一边笑着说。
他知道,这场婚礼的“硬菜”,都得从山里来。
正好农忙刚刚结束,地里的活告一段落。
沈军和沈富国也都得了空,嚷嚷着要一起去,给同村同姓弟弟的婚事出份力。
一行人浩浩荡荡,充满了干劲。
家里,沈壮老爷子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小儿子也要成家立业了,他这当爹的心里比吃了蜜糖还甜。
他拄着拐杖,在村里挨家挨户地转悠,跟相熟的村民早就订好了各家自留地里最新鲜的蔬菜。
什么黄瓜、豆角、嫩南瓜,都打了招呼,到时候一准儿送来。
他还特意托了村里水性好的后生,去河里帮忙下地笼,抓些河蟹河虾
,给酒席添一道鲜味。
整个沈家大院,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喜悦的氛围里。
端午节前一天,天刚蒙蒙亮,村口就传来了一阵骚动。
王卫国他们回来了。
这次的收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惊人。
他们竟然牵回来了整整十二只半大的狍子!
这些狍子被绳子串着,排成一列,温顺地跟在他们身后。
村民们都围了上来,啧啧称奇。这手笔,也太大了!
加上家里屋檐下挂着的一排排风干的野鸡、野兔和腊肉,这婚宴的菜码,足够了。
家里这边,陈翠霞早就带着村里的妇女们把一切都布置妥当了。
院子里搭起了临时的土灶,大铁锅架在上面,散发着食物的香气。
桌椅板凳都是从各家各户借来的,虽然样式不一,但擦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
窗户上贴着大红的喜字,透着一股子喜庆。
王卫国特意去请了民兵队的所有成员,到时候来帮忙,也来撑场面。
他还跟大队**打了招呼,把队里那辆宝贝疙瘩——手扶拖拉机,给借了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全亮,沈家院子就彻底热闹了起来。
沈青阳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蓝色中山装,这是刘芳芳亲手为他缝制的,布料笔挺,针脚细密。
他的胸前,戴上了一朵用红绸布扎成的大红花,映衬得他整个人精神焕发,英气逼人。
王卫国和沈军则当起了司机。
那辆手扶拖拉机被擦得锃亮,车头也系上了一朵大红花,突突突地发动起来,声音响彻了整个村庄。
“走,接新娘子去!
王卫国吼了一嗓子,跳上驾驶座。
沈军和几个年轻人跟在后面,也跳上了另一辆从连山大队借来的拖拉机。
两辆拖拉机一前一后,朝着刘家所在的镇子开去。
在这个年代,能用拖拉机接亲,那绝对是顶顶有排面的事。
比自行车队气派,比走路更是强了不知多少倍。
拖拉机的轰鸣声引来了无数羡慕的目光,孩子们跟在车屁股后面跑,笑闹声传出老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