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11日,001型航母2号舰正在东海海域进行海试。
该舰的海试已经进入了关键节点,吉海昌他们的目标是在建军节之前完成全部测试内容。
当前阶段是舰载机的起降测试。
歼-35、歼-15T将会从大场机场起飞,飞行几百公里后,在本海域找到2号舰,然后进行拦阻着舰,测试2号舰上所使用的拦阻系统。
歼-15T机队由赵宝龙率领,一共是三架歼-15T。
这是成熟机型。
而歼-35则由李干驾驶,只有他这一架。
作为全新飞机,歼-35尽管在鼎新试验基地进行了多次的陆基拦阻着陆训练,但实际上舰是大为不同的。
首先海上的天气就大不同。
歼-15T三机编队起飞后二十分钟,李干驾驶03号歼-35起飞,爬升到7000高度后,保持航向航高往东飞。
同一时间,日本空中自卫队鹿儿岛空军基地,两批四架F-15J紧急升空,直奔2号舰所在的海域。
小日本的F-15J编队一起飞,部署在东部沿海的早期预警雷达就发现了其踪迹。
战区联合指挥中心立即按照标准程序向各单位发出了战情通报。
2号舰以及其护航舰艇、正在往2号舰飞的李干和赵宝龙,都第一时间看到了战情通报。
强大的作战数据链系统的效率之高,是联合作战的基础。
早期预警雷达能够探测到一千多公里外的目标,覆盖直线距离不到一千公里的鹿儿岛绰绰有余。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日本的飞机只要起飞,就会立即进入东大空防系统的监视之中。
东大在沿海部署的早期预警雷达早就将日本全境覆盖了。
一架担负战备值班的空警-2000紧急升空,加速向东前出,随即接受对4架空自的F-15J的监视。
李干很快就看到了4架F-15J的飞行轨迹和动向。
按照双方的飞行速度来计算,李干驾驶03号歼-35抵达2号舰所在空域的时候,4架F-15J正好临空。
这里面存在很大的隐患。
海军既然敢让2号舰开到外海进行海试,就不怕别人看
。
但是如果李干在着舰的时候小日本前来捣乱那是存在风险的。
战区联合指挥中心第一时间紧急起飞了三批六架歼-11B前往拦截其中有两架是歼-11BS也就是双座型。
歼-10D的空战能力胜过歼-11B但是歼-11B有一点是歼-10D赶不上的。
那就是其超大航程以及双发的优势。
歼-11B是东大空军序列中除了歼-20之外航程最大的战机。
其内部载油量达到了惊人的9.7吨比歼-10D多了足足3吨。
其次歼-11B的双发优势使得其能够在远离大陆的海空上放心大胆地执行拦截任务而更大的雷达直径使得其拥有更远的探测距离。
空军在使用歼-11B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该机是非常优秀的防空拦截战机其中
在这种背景下在执行紧急防空拦截任务的时候空军会优先考虑派出歼-11B而不是歼-10D。
如此一来歼-11B的出镜率就猛然提升了。
只携带了两枚PL-10、两枚PL-15空空**的歼-11B编队拉高速直奔F-15J编队。
在态势图上歼-11B编队是取捷径迎头飞向F-15J要在F-15J编队和2号舰之间的空域建立防线然后把它们往外赶。
PL-10是刚服役的先进第三代格斗**拥有最大25公里的射程最大过载是惊人的45G这意味着这种格斗**的机动能力远胜于当前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
友机已经过去拦截李干放心了不少。
不过他很快注意到了东面出现的一个雷达信号特征突出的目标早期预警雷达捕捉到了该目标。
目标甄别系统很快弹出了提示——那是一架美军的RC-135侦察机。
这种侦察机性能比EP-3还要先进能够执行信号情报、电子情报和弹道**情报的侦察。
歼-35的出现是瞒不过美苏两国的在鼎新试验基地进行了那么长时间的试飞早就被美苏的卫星拍了一
堆照片了。
美国人肯定是有判断的,这架RC-135就是奔2号舰来的,就是奔歼-35来的。
歼-35的信号特征、电子特征等,属于绝密中的绝密,越晚被敌人掌握,就能保持更久的优势。
李干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飞行,他被动接受信号,按照预警机提供的航线进行飞行。
不过,RC-135是从2号舰的东面飞过来的,明显是从关岛方向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