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炎又和周晴说了会话,就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我得走了,晚了,怕赶不上公交车!”
“哎,你要是自己会开车就好了!”话一出口,周晴就自悔失言了。
这个年代,司炎怎么可能买的起私家车呢!
除非他把部队的军用车开来,可是,那又怎么可能呢。
想到这里,她就说:“司炎,你以后真的不必天天给我送饭来,我随便买点吃就可以了!”
司炎没有接她这个话茬,只是说:“那我先回去了,你好好看店,晚上人会多起来。”
说完,他就站起来匆匆走了。
周晴起身,拿起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
这时候,就见店门口人影一晃。
却是一个穿着大红风衣的年轻姑娘走进了店堂。
“这位女士,你要看衣服吗?”见来了主顾,周晴热情地迎接了上去。
“不是,我是隔壁卖珠宝首饰的,是邻居,来串串门子!”姑娘一脸灿烂的笑。
周晴急忙拉过一张凳子:“原来是邻居,坐坐坐!”
姑娘坐了下来,周晴仔细打量了她一眼。
只见她身材微胖,一张鹅蛋脸,肤色白皙,眉目端正,一脸和气的笑,一看就是个亲切的人。
“我叫杜娟,开这个店也有一年多了,你呢?”姑娘开始自报家门。
“我叫周晴,今天才开业的。”
杜鹃笑道:“我知道你是才开业的,你今天生意怎么样?”
“生意一般般,几乎没有什么人呢!”周晴老老实实地说。
“别着急,到了晚上就会好些!”杜娟说着,又问:“听你口音,不是江城本地人?”
“嗯,我是外省的!”初次见面,周晴不愿意跟她说那么多,只把这个话题含糊过去了。
“杜鹃,你店里卖的,都是什么珠宝首饰?”周晴有些好奇地说。
“珍珠呗!咱们这里水多,到处都是养殖淡水珍珠的!”杜鹃说着,就站起身来打量店里的衣服。
周晴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南方的淡水珍珠养殖业已经很发达了,不少村子因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个时候卖珍珠,显然是走到了时代的风口上。
上辈子,不是有谁说过一句什么话么,站在风口上,连猪都会飞的。
猪飞不飞不知道,不过,杜娟看来很可能要飞。
于是她就说:“咱们这里的淡水珍珠是要出口的吧?是不是很贵?”
杜娟拿起一件衣服,在身上一边比划着一边道:“天然的珍珠肯定是贵的,不过,人工养殖的么,就没那么贵,一般人都能买得起。”
周晴点了点头,两人又拉了几句闲话,杜娟就告辞回到自己的店里的。
她们两家店门挨门,杜鹃店里要是来人了,坐在周晴的店里也能看见。
杜鹃走后,周晴就走到店门口,打量着对面以及左邻右舍。
对面是一家卖古董的,还有一家卖中药的,还有卖当地土特产的。
至于自己家的左边就是杜鹃的珍珠店,右边是墨鱼面馆,不过也卖其他面,周晴中午吃的面就是从这家面馆点的。
要想在这里站住脚,跟左邻右舍搞好关系非常重要。
隔壁面馆的老板娘,也是和温和的女人,看来,自己这次运气不错。
更幸运的是,对面以及自己家附近,都没有服装店。
只要离自己的店老远的地方,有两家服装店。
最重要的是,这两家服装店,都是国营的。
既然是国营的商店,那么,在里面卖衣服的都是拿固定工资的国营企业的员工,也就谈不上什么竞争了。
多好!
自己这服装生意,也就等于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了。
正思量间,却见远远的,一辆自行车从街道的另外一头过来了。
而自行车上,有个无比熟悉的身影,正是自己的姐夫邱超。
周晴知道,这人一定是来拿面包糠的。
果然,邱超进店以后,开口就道:“周晴,面包糠来了吗?”
周晴点了点头,指了指墙角:“就在这里,有二十斤,够你用一个月的了。”
“多少钱一斤?”邱超忙问。
“不贵,五毛一斤!”
邱超伸手从兜里掏出十块钱递给了她。
“不用了,自己家人,十块钱而已!”周晴没有接钱。
邱超倒也不客套,把钱又装回了口袋,说了声:“那我走了!”就拎起墙角的面包糠出去了。
周晴知道,因为自己不肯把面包糠的进货渠道提供给他,所以他心里不快活。
可见此人是个心性凉薄之人!
周期微微扬起眉毛,注视着邱超骑车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候,夜幕已经降临,整条大街霓虹灯闪烁起伏,人们吃过了晚饭,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上街逛了。
一对显然是母女的人,走向了周晴的服装店。
那年轻姑娘就说:“妈,你看,这里新开了一家服装店,我们进去看看呗!”
那中年妇人就点了点头,母女二人就进了店。
周晴笑道:“欢迎二位,您二位都想买衣服吗?”
那妇人就说:“我自己衣服挺多了,我主要是想给我女儿看看。”
见她这样说,周晴就从架子上取下一件绿色的长款薄外套:“这款倒是挺适合您女儿穿的。”
妇人接过衣服,仔细打量了一番,递给女儿:“你去试试!”
“试什么试啊,这件颜色我不喜欢。”那姑娘嘀咕了一句。
“那还有别的颜色呢,要不你再看看这件……”周晴拿起一件大红色的风衣,又递到了那姑娘眼前。
那姑娘看了一眼毛衣,明显的有些不耐烦了:“哎呀,这件我还是不喜欢它的颜色,算了算了,妈,咱们走吧!”
说完,她拉着她妈妈就走。
周晴有些傻眼了。
看来,这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啊!
自己如此热情地推销,为啥这姑娘还一脸的不耐烦呢?
想到这里,她轻轻叹了口气,继续等待下一个顾客。
果然,没过多久,店里就又来了两拨顾客。
一拨是一个少妇,转了一圈,没买,就走了。
一波是两个闺蜜,试穿了几件,也没买,也走了。
再然后,就没有人了。
周晴有些沮丧,她关了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