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轻装上阵的苏九寒在城门口等来了大包小包的黄亭和张坚二人,还有足足带了三两车物资十个部曲五个仆从的董家兄妹两。
黄张二人自然是认识董家兄妹二人的,只是两人摸不透,为何官家差事要带两个黄口小儿,莫不是真把办差当成了过家家,还要呼朋唤友不成。
苏九寒离家已有十多日,早就很思念家中亲人,见人齐了,就直接命庄一出发。
进城后事务繁多,一直未能有机会学骑马,所以急行之时依旧只能蹭庄一的马骑。
趁着这次办差,一定要学会骑马。
想她现在大小也算个领导,出门骑个马还要被人搂在怀里护着,真是半点领导气势都没有。
不争馒头争口气,为了以后的威风!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认真驱马的庄一不知道自己新上任的上司正在满脑袋的给自己打鸡血,她现在只向想怀中女郎取经,如何才能得公子看重。
今日去围董家施威,明日跟着荷青去砍晕世家的送信人,再不就是护卫公子看重之人办差。
照着现在这个速度,她何时才能当上女将军?
她倒不是对公子安排的差事不满,只是她庄一也有一颗上进的心,也想当公子心中看重的人,立下大功,衣金还乡。
是叫衣金还乡吧,荷青说这是在外头混得好,穿着富贵衣裳回家让村里人羡慕的意思,都穿金子做的衣服了,那定是极极富贵的了,毕竟自家公子如今也没有全是金线做的衣裳呢。
......
自从九寒和哪位监察史大人走了后,苏家众人觉得整个家都安静了下来,从前那丫头在的时候,每天总有新奇事发生,今日吭哧吭哧偷她爷木料要研究新奇玩意,明日招呼兄弟姊妹们上山,说是要探索新什么新物种,兄弟姊妹几个常常把他们爷奶气得拎起棍子要揍人。
如今带头的魔王走了,家中安静了,剩下的孩子也听话不闯祸了,倒是令大人们有些不习惯,就连村里人也来打听,问他最近咋没传出打孩子的声音了。
你说这事闹得,生了个混世魔王,连带着老两口临老还落个爱打孩子的名声。
平日里抱怨归抱怨,人真走了,这心里还有些空落落的呢。
自九寒走后,泗云城屡屡传来新消息,刚走的第二天,就有消息说哪位监察史大人带着人将那群恶鬼流民军赶出了泗云城,村中各家听到这消息无不相拥而泣,独独只有苏家人满腹担忧,刀剑不长眼,也不知九寒这丫头有没有受伤。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想要拉着说消息的人细问,但人一个平头百姓,哪里知道这么细致的事。
还是于冲来接于杏儿和于香秀姑侄两人时,和苏家说起,把流民军赶出去的第二日还看见九寒好好走在街上运粮,这才教苏家放宽心。
再之后是哪位在村中暂住过的荷青大人到村中统计村中人数和各家名下的土地,才从他口中明确知道九寒不仅没受伤,还颇受监察史大人重用,苏家人的心这才完全放下来。
九寒进城这十几日,苏雪松一开始还嚷嚷着要进城找人,但都被苏昆山拦了下来。
“你妹妹是跟着监察史大人进城做正事去了,你以为是去玩乐的嘛!咱们这一去,要是人家大人觉得咱家不懂事,不重用你妹妹了怎么办?”
听了这话,苏雪松沉默了下来。
这个家里没有人比他更知道九寒的抱负。
虽然他比九寒大两个月,但从小就没有哥哥样,从小就爱跟在她身后跑。
他记得十一岁那年,九寒磨着村长,跟着村中交粮税的长辈们进了城。他也想去,但是村长自来偏心九寒,仍由他怎么磨都没用。
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进城是件快乐的事,但是从城中回来的九寒不仅没高兴,还坐在河边难过了很久。
九寒给他讲在县里大人们的嘲笑,他那时不懂,为什么九寒会因为县里的大人们不重视农具而难受这么久,他们为什么要受人重视呢?重视是什么?能吃嘛。
看,在他还没开窍的时候,他的妹妹已经在为天下农夫的生存忧虑了。
她说她想过好日子,想让家里过好日子,想让村子里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傻乎乎的就问她过上了好日子能不能也给她吃肉。
现在她终于有机会施展心中的抱负了,若因他之故害得她不得重用,那他会恨死自己的。
转过山路,终于看见那座古朴久远的石桥时,苏九寒心情雀跃的想要唱歌。
“庄一放我下来,你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