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见蹊上来一番看似云淡风轻之言,有人觉得是戏言,也有人明白了其用意。梅见蹊扇着扇子,依旧淡然:“知道你们现在听不懂,可我们神都学宫是学习灵术之地,学习灵术,成为灵师,是为我们灵族培养战士,本就不是什么美差,我爹批评过我,不要在新生第一堂课说这些,可我不听——因为灵族史本就是残酷的。”
巫寻月坐直了身子,知道他要开始授课了。
翻开《灵族史:上》第一页,巫寻月正式开始了神都学宫的第一课。
远古时期,东方长隐灵洲充满灵气,遍布凶猛灵兽,灵族人与灵兽相互猎食,长期处于你死我活之争。
为与灵兽抗衡,灵族人不断寻求修炼之法,其中的先驱发现可以运用遍布的灵气提升修为,最终修炼出了灵术,与灵兽抗衡。
修炼出灵术的人越来越多,而灵兽,也在与灵族千万年的斗争中,也不断地提升修为、不断进化,其中部分灵兽通过捕食灵族人并加以修炼,成功化成人形,进而引爆了灵兽与灵族之间矛盾升级。
灵族人中灵术最出众的人逐渐有意识组织起势力,团结起来对抗灵兽人,他们在各地被簇拥为统领,相继成立了十八支势力,多以各自出身地为番号,挂以令牌区分,被称为十八令。
学会灵术的灵队伍逐渐庞大,被称为灵师,在十八令灵师的带领下,长隐洲态势的天平逐渐倒向了灵族。
十八令统领着灵族人大杀四方,最终灵族取得胜利,将灵兽人赶到了西域蛮荒之地万墟风洲,灵兽人在万墟风洲世代居住下来,后被称为风族。
但因环境恶劣,加上世代仇怨,风族千万年来与长隐洲灵族的冲突不断,成为千万年不解的宿敌。
对外抵御外族侵袭,对内,灵族也在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制度。
十八令中的六位有识之士,主导起灵族的发展建设,开创了灵族社会制度,六人分别掌管人事户籍、灵术教育、灵器铸造、城建筑造、商贸流通、医疗救治,逐渐掌控了灵族社会,被称为六大宗族。
六大宗族都留有独门秘技,只传后人,没有收入灵术教学体系,这也是六大宗族能够稳固地位的原因所在。
而最开始带领十八令的十八人,也被称为灵宗,成为全灵族顶礼膜拜的始祖,灵族为他们建立起灵宗庙,千万年来视若神明,香火供奉。
经过六大宗族一致勘定,最终将远离万墟风洲与山海部洲的凌海城定为都城,改称神都,除了本就在此的凌海宗司城夫一脉,十七令皆搬迁到此,筑城修河,神都从此成为长隐洲的权力中心所在。
有了社会形态,便要产生议事中心,十八令改组成十一令,取缔各自番号,统一列以数字。
而余下七席则成立为天听阁,负责议定、调度和审判;负责十一令中除九、十令之外的座首、副座任免;负责十一令职责分工、协同调度;负责对犯罪灵师的逮捕令发布、审判。负责监察灵师的履职情况,定期听取述职。
十一令座首有二次复议权,六大宗族宗主有一票否决权。
“哇——”说到此处,教室里爆发出一片惊叫。
即便六大宗族的地位全灵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涉及如此详细的政治权力,没上学的孩子们确实不易知道。
教室里的声音压不住了:“这也太帅了吧。”“一票否决权诶!”“那岂不是比大灵师厉害!大灵师都要听五大宗族的!”
代萱悄悄拉扯巫寻月,说:“寻月姐姐,大灵师不是最厉害的吗?为什么要听五大宗族的呢?”
巫寻月不知如何以她能理解的话解释,只好说:“那些大人物之间,自有他们的考量,不会轻易就用自己的权力的。”
梅见蹊摆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接着说:“至于这其中的制衡之术,说了你们现在也不懂,等你们到高年级的时候,慢慢就能参悟一二了。”
有人提问:“老师!请问梅校长有没有用过一票否决权呢?”
梅见蹊跟答废话一样:“自然是用过。”
“哇——为什么呀?”
“天听阁事务繁琐,我就不展开了,等你们到七年级实习时,会有到天听阁旁听的机会。”
全场再次爆发欢呼:“哇——七年级就能去天听阁诶!”
此间插曲之后,梅见蹊继续讲课。
十一令与天听阁维持与守护灵族生存发展,千万年之中,经历风云变幻,势力纷争,家族兴衰,六大宗族中弥氏一族没落,变为五大宗族,狄家、空相家专精家族事务,也早已退出十一令席位。
只有司城家、桑家始终承袭十一令座首,分别执掌九部令、十部令。因为,司城家掌管武器、灵器铸造,桑家掌管医疗救治,此两者都与灵师的利益牢牢捆绑,不可分割。
这样的资源配置之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避免存在仗势欺人,但总体来说,灵师的职责始终是维护灵族安稳,六大宗族为灵族和灵师提供了完整的保障,支撑了长隐洲正常运作。
历史上曾有记载,一是负责护送供货的灵师因为贪财而向平民索要小费,但此时突然出现了灵爆异变之人,二是负责巡逻的灵师与平民产生口角,嚣张跋扈得理不饶人,却突然惊现祸乱灵兽,这两件事的结局,都是灵师挡在平民面前,为保护平民而战死。
因此,平民对灵师总体始终怀抱敬仰。
巳时四刻撞钟响起,该下课了。
可学生们的问题不断:“老师,六大宗族的弥家为什么没落了?他们去哪里了?”
“老师,我们和风族是宿敌,那和人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要驻军山海洲?”
“老师,那我们和风族为什么有十年和平期、十年好战期?”
梅见蹊拿扇子敲了敲桌子,说:“你们的这些问题,在后续的课本里都会讲到,若是有兴趣,自可提前预习功课——下课!”
梅见蹊匆匆逃走,不留功课,头也不回。
教室里开始有人走动了,巫寻月还未回过神来。这第一节课所授,倒是与她作为平民所学习的灵族史相吻合,只是涉及灵师部分的更详尽了许多,涉及十一令与天听阁内部关系的,更是普通平民不会学习的内容。
下一节课是调息,需要换教室,代萱提醒道:“寻月姐姐,我们该走了。”
“……喔,好。”
迟安瑜等巫寻月一道走,出了门,巫寻月主动问他:“安瑜,你在嶷雾城时,可有学到这些?”
迟安瑜说:“普通学堂自然是对灵师之事讲得不甚详细,但我从小立志学习灵术,便多找了些书看,知道得差不多,但终究还是梅老师所述更详细些。”
这倒是让巫寻月好奇了:“你从小便想定了要做灵师吗?”
“是,嶷雾城乃中部大城市,往来高阶灵师众多,每次的驻城灵师也皆是高衔级者,家父是城中守备,我自然见得多些,也就心生向往。”迟安瑜谈吐很是谦虚有礼,“只是十一岁试灵时仍未开灵,十二岁才有一重灵,却是散灵,我勤加修炼,这才有了今年的四重灵。”
“……三年时间,自己便能练成四重灵吗?”
迟安瑜轻轻一笑:“你还不知,一重到四重灵相对容易,往上若没有正规指导,再提升几无可能,所以四重灵是所有非世族子弟的天花板——你现在可明白,大家对于你七重灵有多震惊了吗?”
“……的确如此,”巫寻月承认,“我原还想,若是按最低的十一岁一重灵入学,以七重灵的毕业标准,十五岁也该是五重灵,我七重灵听起来没有高太多,为何大家都觉得这很特别?”
“即便是在校学生,从四重灵到七重灵也绝非易事,”迟安瑜告诉她,“我听之前我们嶷雾城的驻城灵师说,四重灵之后提升很难,需日夜不怠,且最好要在五年级结束前到六重灵,预留近两年的时间,才能赶在毕业大考前升七重灵——你如今已是七重,若毕业时升九重灵,便可为优秀毕业生了。”
“优秀毕业生又能如何呢?”
“——可自主选择想进的十一令,并留任本部,其他人则必须听从分配,而且都要先外派出去五年!”说话声来自一直跟在他们身后的漆婉婉,她说着便绕到他们身前,小脸仰着,十分骄傲:“一部令除外,一部令驻守神都,不必外出——可我不论是否为优秀毕业生,皆可进入一部令,因为我堂叔乃一令封座!”
漆婉婉说完,一蹦一跳地走了。
代萱在她身后使鬼脸,巫寻月安慰道:“没事,你都会用控术了,她还不会呢。”
迟安瑜也摇摇头:“若一部令皆为此辈中人,即便我不能自选,也得百般祈祷千万别进一部令了。”
巫寻月笑了起来:“说的是啊。”
调息的课室比历史课的临崖阁要大许多,众人间距加大,各自落座,不再能交头接耳。
教授调息的是一位年长些的女老师,体态丰腴,面光润泽,一看便是精通调理、气质饱满之相。上课后,她笑盈盈地介绍道:“我姓西,叫我西老师就好。听说这一届一班里有一重灵、四重灵、五重灵,甚至还有七重灵,好好好,正好可为大家展示不同灵力等级的调息方法。”
按照西老师的指示,四重灵以外的同学单独坐一边,巫寻月和其余几人一同起身,她抬眼一扫便有数了——除了代萱以外,起身的只有三人。也就是说,本班之中,四重灵二十五人,五重灵三人,一重灵与七重灵各一人。
巫寻月至此有了概念:世家子弟中的天资者多为四重灵,五重灵为上佳,每一届仅不到五人,若这几人最终都能在毕业时修成九重灵,那么算上她自己以及其他特别刻苦之人,优秀毕业生约莫会有十余人。
两边阵营相对,西老师站在中间,高声道:“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已在家中学过调息,但也须得和同学们一起从头开始打根基。调息乃学习灵术之根基,所有新生入学第一天必学调息,不可轻视——请问谁知道何为调息?”
有人举手,待允准后,照着书中答:“调息是认识体内灵力的第一步,未有调息之前,灵力在身体里野蛮生长,不受管控,学会调息,就是学会感受灵力,管理灵力,让灵力跟随灵师的意志,才能开始学习灵术。”
“很好,”西老师冲那人一笑,接着说,“先说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你们可知,升入封灵境需调息多久尚能恢复如常?”
果然,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摇着头等待回答。
西老师揭晓答案:“一般来说,升入封灵境需调息三至七周,身体才能与封灵级别的灵力相融。”
“——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