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竹马依旧很欠揍 溯棋

16. 米商

小说:

竹马依旧很欠揍

作者:

溯棋

分类:

穿越架空

“郡主说笑了。”万良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又堆得更满,他呵呵一笑,将姿态放低了几分,“不过是靠着祖上攒下的基业,加上小人比旁人勤勉了些,京城所有的粮道都被小人跑通了,每次收粮,小人亲力亲为,如今不敢说规模最大,总也算京中收得最多、销得最广的粮号。”

他语气圆滑,说得滴水不漏:“小人一向遵守大晋律法,赚的都是辛苦钱。”

“万东家放轻松,本宫只是随便问问。”纭知笑了笑,可接下来的话却让万良脊背一紧,“不过,东家生意做得如此之大,若说没有几位贵人扶持,倒叫人难以相信了。”

“哎哟,郡主这话可折煞小人了。”万良摸了摸鼻子,又不自觉搓了搓手,掌心早已沁出薄汗,“不过是得几家贵府赏识,爱吃咱家的米,毕竟咱家的蜀地米可是京城头一份。平南大长公主就时时照拂米行的生意……”

这万良真有几分本事,又一次轻巧地将尖锐问题推开,言语间还不忘抬出长公主的名头。

纭知似笑非笑地点了点头,指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盏。待他说完,她却并未接话。

茶室内一时间只闻窗外细微的风声和两人浅浅的呼吸。这短暂的沉默却仿佛带着重量,压得万良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发僵。

“看来,万东家今日还未想好该如何与我交底。”纭知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然后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叶,慢条斯理地啜了一口,“既如此,这铺子的事,便改日再说吧。素雯,送客。”

万良有点意外,这年轻郡主可是他这些时日最看好的,先前被那老管家拒了,昨日又收到郡主的帖子,还以为这事儿十拿九稳了。“郡主若对价格不满意,小人愿再添一——”

“罢了。本宫亲自送送万东家。”纭知放下茶盏,起身截住了他的话。

她走向门外,万良只得连忙跟上,虽然他已肯定这生意从一开始就做不成,但还是做着样子,一个劲儿地谈着价格。

“郡主,除了六倍的银子,小人再加上两年的分红。”万良比划着手指,“您看,这可是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纭知笑了笑,手中不停捻着檀木珠子,“本宫还是年纪轻,胆子小了,万东家这么好的生意,本宫还是有点不敢做了。”

万良浑身一僵,不敢抬头去看她的眼神,他只觉得自己好像被看穿了。连忙就此打住,行着礼退出门外。

仆人将后门缓缓关上,纭知透过渐窄的门缝看着外头那辆低调朴素的马车,忍不住冷笑几分。

楠木制成的车辕、框架,车窗悬挂的帘幔还是如意纹天华锦,上头挂着的“万”字旗还用上了双面绣法,两匹看似普通的棕马还是西疆的品种。

“但愿这粮食……不是被这商人和他背后的权贵用来囤积居奇,操纵市价,甚至……资敌牟利。”她低声喃喃,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艰涩。

这念头太过骇人,却又并非空穴来风。

但这不仅仅关乎着银钱,更关乎着国运民生,系着天下百姓的温饱,甚至……直接维系着边疆将士的性命。

她闭上眼,眼前仿佛是呼啸的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扑打着北漠军单薄的营帐。北漠大营的兄弟们眼巴巴地望着送粮的官道,在寒风中搓着冻僵的双手,呵出白气,互相鼓励着“粮草就快到了”、“军饷就快到了”。

……

“知知,今年可是我在宫里给你当伴读的最后一年了。”教算学的夫子前脚刚离开,关梓萱后脚就凑到纭知身边,小脸望天,还带着几分惆怅。

公主和郡主们及笄后,宫里的夫子便要换成教习嬷嬷,而伴读们也都要出宫还家。

“你说,出宫以后我该干些什么好呢?反正我可不想那么早就嫁人!”关梓萱一边说,一边心不在焉地拨弄着桌上的算盘珠子,忽然眼睛一亮,兴奋道,“对了!我要像我娘年轻时候那样,做个女商人,走南闯北!”

“你也不怕被旁人说抛头露面、满身铜臭?”纭知笑着点了点关梓萱的鼻尖。

“他们羡慕我家财万贯、穿金戴银还来不及呢?”关梓萱撅了撅嘴,不以为然,“我娘说做哪一行都好,只要做到最好就行。像我外祖家的云竹刘氏,可是蜀地排名第一的大商贾。”

纭知手中整理书卷的动作微微一顿,“那夫人近来可还同母家有联系?”

“说到这儿,我就来气。”关梓萱一把将桌上的算盘推远,一只手撑在桌上义愤填膺地说,“刘家的二房硬是看不起女子行商,自从我外祖父去世,我娘这一房又没有男丁支撑,他们更是说我娘是泼出去的水,便把我娘手里的生意分了个干净。”

纭知垂眸,将桌上的书卷一一收拢,“那夫人如今可知锦州最近的消息?”

“早不知晓了,”关梓萱越说越气,小脸都皱在了一处,“原本我娘还有几个心腹伙计,时不时往返锦州递些消息。可蜀道艰难,耗钱费力不说,带回来的还净是二房那些人的挑衅之言。我娘索性彻底撒手不管了,横竖我家在京城的生意,也不比他们差!”

“那是自然,夫人可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到哪儿都能风生水起。”纭知边说边执起笔,准备誊抄夫子留在木架绢布上的课业,刚抬眼,上面“春市”二字就凝住了她的目光。

“春市”下罗列着春市上各项重要商品的官价和市价。她一行行看去,手中的檀木珠子捻得越来越快。

大晋历来重视粮政。每逢秋收,各州常平司都会先制定官价、收购新粮入仓。平仓后的余粮则先由本地粮行收购,再根据余粮数目向各州发放“金粮券”。各州粮行通过竞买,从当地常平司取得金粮券。

若遇丰年,为防谷贱伤农、本地难以消化,州府须上报京城,由朝廷统一定价、下拨补贴,并安排邻近州府收粮。此时还会免费发放金粮券,吸引大量粮商前往。

而金银券只有秋市和春市才开放买卖,这也是京城商贸最盛的时候。

“梓萱,这夫子留的课业和春市有关,我们不如借此告假出宫看看?”

不愧是春市,大街两旁的铺子都挤满了人,商贩们都在大声叫卖着。

“知知,没想到你一个夫子最喜爱的学生。竟然有朝一日会想着告假出宫。”关梓萱边说边舔着手中刚买的冰糖葫芦。

“这不是为了完成夫子的课业吗?”纭知用目光扫过两旁林立的商铺,“来实地打探些实在消息。”

“你…少来。”关梓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