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诸侯息战,黄忠之谋
却说公孙瓒于界桥之战失利以后,又与袁绍在龙凑交战,为袁绍所破,公孙瓒退还幽州。
袁绍遣崔巨业领兵围故安,久攻不下。
彼撤退之时,公孙瓒派三万兵马前去追击,于巨马水大破袁军,斩敌七八千人。
公孙瓒乘胜追击袁军至平原,启用田楷、刘备。
袁绍遣兵数万连战两年,双方最终耗尽兵粮,经过天子所遣使调停,二者这才罢兵。
经过数年鏖战,袁绍与公孙瓒互有胜负,都奈何不得对方。
二人相争刚刚结束,魏郡就有叛军发生兵变,与黑山军于毒部下数万人合兵攻陷邺城,杀魏郡太守。
袁绍大怒,起兵伐朝歌,进攻鹿肠山附近的黑山军于毒部。
袁绍部连战五日,杀黑山军万余人,斩于毒。
袁绍随即循山而进,破黑山军左髭丈八、刘石、青牛角、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部,复斩首数万级。
须臾,袁绍又与黑山军张燕大战于常山,张燕军势甚盛,有精兵数万,战马千匹,两军激战十余日,双方死伤累累,兵马皆疲惫不堪,于是罢战,各引兵而退。
此战极大压缩了黑山军的活动地域,不少黑山军余部撤出冀州,流窜进入兖州境内,与袁术一同攻打曹操。
此时袁术与曹操战于陈留,袁术势如破竹,一路打到了黄河北岸的封丘,并且亲自屯兵于此,扼守黄河北岸咽喉要道。
按照常理来讲,没有了黄河这道天险,袁术想要攻取兖州全境,也是易如反掌。
袁术命令孙坚往东北行军,前去攻打长垣。
长垣位于陈留郡东北方,东部便是自南向北的黄河,若是能够攻克长垣,就相当于袁术占领了陈留全境。
那个时候,往北可攻白马取东郡,往东可跨过黄河攻取济阴郡。
哪怕战事失利,亦能死守长恒,保住已经被攻下的陈留郡。
在原本历史上,由于孙坚战死襄阳,此战袁术派遣刘详攻取长垣,最终在匡亭为曹操所破。
此后战局急转直下,曹操不仅大破袁术收复失地,而且一路追击袁术,直接越过豫州,将他赶到了扬州九江郡。
这场战役是典型的以少胜多,而且是曹操在正面战场首次击破两袁之一,让他信心开始膨胀,才有了后来的霸业之路。
不过这次主攻将领换成了孙坚,曹操却屡攻不克,双方互有胜负。
眼看战事陷入僵局,徐州陶谦却是突袭攻下泰山郡,并且寇掠东平国,准备与袁术会师济阴郡,夹击曹操。
此时的曹操,兖州已经丢失过半,而且形势十分危急。
他恼怒异常,骂道:“陶谦老贼欺人太甚!”
“此前其攻打兖州,吾尚且未与之计较,如今又来趁火打劫,此仇不共戴天!”
司马荀彧劝道:“孙坚骁勇善战,袁术兵马粮草充足,短期之间不可图也。”
“然陶谦兵犯兖州,以致民心动荡,士族存疑,不可不防。”
“明公可遣上将屯兵长恒,据城死守,不与敌战。”
“公可亲提大军,先破陶谦,再平袁术。”
曹操深以为然,问道:“何人可守东垣?”
荀彧道:“曹子孝善战且颇为稳健,程仲德多智且通晓兵事,若令二人死守东垣,只要城中粮草充足,孙坚必然无计可施。”
曹操遂令曹仁、程昱守东恒,自己却是带着荀彧,亲提大军前去征陶谦。
曹操昼夜奔袭,率军抵达东平国,由于陶谦纵兵劫掠,因此在东平国不得人心。
曹操兵马一至,东平国境内百姓纷纷响应,曹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于东平国大破陶谦。
陶谦退守泰山郡,奈何泰山郡本就是曹操治下,陶谦新得泰山郡民心未附,里应外合之下,曹操很快就攻取了泰山郡全境,继而收复整个兖州。
曹操心忧东垣战局,欲领兵西进前去驰援。
荀彧却是劝道:“袁术兵马虽众,东垣却稳如磐石,短期之内绝不会有失。”
“陶谦虽败,却根基未损,若明公此时驰援东垣,陶谦再次引兵来犯,又当如何?”
曹操有些疑惑的问道:“文若何意?”
荀彧指着地图上徐州的方向,道:“陶谦屡次进犯兖州,若明公只守不攻,必会助长其嚣张气焰。”
“唯有引兵攻入徐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能震慑陶谦,令其不敢妄动。”
“今我西部未平,陶谦必不会想到,明公居然敢在此时攻入徐州,若引奇兵如徐州,必然势如破竹。”
曹操大喜,遂纳其言,引兵攻入徐州,出其不意连下十城,斩敌万余。
曹操知道徐州不可久守,为报陶谦两次兵犯兖州之仇,遂命人屠城,四处纵兵劫掠,坑杀数万人于泗水之中,以致泗水之流为尸体所阻。
曹军所过,鸡犬不留,乡邑无复行人。
直到粮草即将耗尽,曹操才引兵而还。
此一战,令徐州元气大伤,也彻底击溃了陶谦的雄心壮志,为后来陶谦让徐州给刘备奠定了基础。
而此时,孙坚猛攻东恒将近半年,奈何曹仁、程昱二人互补,孙坚却是无计可施。
等到曹操大破陶谦,而且领兵返回兖州的消息传来以后,郑泰却是劝说袁术:“我等苦战半年,而未拔东垣,军士已疲,粮草已尽。”
“今曹操大破陶谦,其势正盛,若彼引兵驰援东垣,恐怕于我军不利。”
“不如尽早撤兵,命孙坚守平丘以控制陈留全境。日后若寻得机会,再攻曹操不迟!”
袁术心中不甘,可是考虑到军粮已经不多,只得采纳郑泰之言,领兵撤退。
至此,北方诸侯之间的混战全都告一段落,修生养息之余,也都在寻找机会击破自己的敌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徐晃大破刘磐,随后兵分三路,一路守长沙郡治临湘,一路前去奔袭兵力空虚的下隽,准备打通长沙郡和豫章郡之间的道路,引豫章、会稽二郡兵马入长沙。
他自己却是亲率一万五千人,沿途追杀刘磐,最终围困荆州州治汉寿。
徐晃一战而天下惊。
汉寿兵马并不算多。
此前为了防备周琦,刘表已经派出了许多兵马,分别囤于襄阳以及华容。
当他得知临湘失守的消息以后,更是派出了城中的五千兵马,与刘磐合兵一处,却为徐晃所破。
就算刘磐率领两千余残兵逃回汉寿,城中兵马也只有四千余。
此时被徐晃率领一万五千人围困汉寿,刘表以及州牧府麾下文武,全都惶恐不安。
州牧府。
刘表看着麾下略带惊慌之色的文武,强压住心中的惊惧,喝道:“慌什么慌?”
“徐晃麾下虽有一万五千人,却基本都是自长沙征招而来的乌合之众,不过仰仗重赏激起他们匹夫之勇罢了。”
“这些人并未经受过军事训练,而且性格散漫,难以驯服。”
“若战事顺利,这些人还能一拥而上,一旦攻城受挫,必然军心涣散,后继乏力。”
他环顾众人,厉声喝道:“汉寿城郭高大,粮草充足,易守难攻,城中尚有三千兵马。”
“且城中皆为百姓皆为荆州之民,随时可征万余青壮,以编伍成军,协同守城。”
“莫说只是徐晃麾下区区万余乌合之众,纵然周琦那厮倾尽扬州兵马亲至,又能奈我何?”
“且据我所知,长沙郡粮草所剩无几,徐晃穷兵黩武,征召两万士卒,又能支撑几日?”
“待黄汉升领兵回援,我等内外夹击,必可大破徐晃,夺回长沙。”
众人没有想到,值此危机此刻,刘表态度却如此强硬。
他的言语,也极大安抚住了众人之心。
刘表当即开始调兵遣将,一面命人加固城墙,死守城池,一面在城中许以重金,征调青壮入伍。
却说徐晃围困汉寿以后,只是带人巡视了一下城墙,就知道凭借自己手中兵马,必然难以攻克此城。
他并没有强攻城池浪费兵马,反而命人在城东三十里位置,于沅水河畔依山傍水安营扎寨,营寨修建的十分牢固。
与此同时,他又写了三封战报并且分别附上书信,命人快马加鞭,送给豫章郡守周异、横江校尉周瑾,以及车骑将军周琦,向他们求援。
却说豫章郡守周异,之所以能在扬州最大的郡担任郡守之职,还没有郡都尉分走兵权,除了其出身庐江周氏的原因以外,还因为对方乃周瑜之父亲。
起初。
徐晃秘密抵达豫章,拿出了周琦的随身佩剑以及虎符,告诉周异自己要翻越岳麓山,顺着湘水而下奇袭长沙郡治临湘之时,周异却是持反对意见。
周异认为,岳麓山人迹罕至,根本无路可走,徐晃想要翻山越岭通过此地,必然九死一生,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就算侥幸能够翻越岳麓山,可是徐晃麾下只有三千兵马,中途还不知会折损多少人,稍有不慎都会全军覆没。
若折损了三千兵马,对于扬州而言,也是不小的打击。
要知道,哪怕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如豫章郡,境内也只有区区三千郡兵而已。
奈何徐晃心意已决,而且拿出了周琦的书信、虎符以及佩剑。
周异无奈,只得任由徐晃擅作主张。
他左右不了徐晃的决定,却是暗中写了一封书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周琦那里,将此间所发生的事情尽数告知。
徐晃与周异约定,若自己侥幸能够攻取长沙郡,希望周异可以自豫章调拨钱粮兵马,前往长沙进行支援。
不仅如此。
徐晃在离开会稽郡的时候,已经说服了会稽郡守陆骏,让其留下两千北方精锐,并且再征召三千郡兵,继续完成此前所制定的围困山越之策。
另外剩下的两千五百北方精锐,却是已经早早奔赴豫章郡,等待着长沙郡的消息。
这两千五百人都是周琦嫡系,而且跟随徐晃已久,无论忠诚还是战斗力都值得信任。
豫章郡,郡守府。
自从徐晃领兵翻越岳麓山以后,周异就每日差人探听长沙郡的消息。
奈何刘磐早就派人堵塞了交通,周琦根本探听不到任何消息。
直到不久前,守在山道之上的长沙兵马忽然急剧减少,周异当即敏锐觉察到了长沙情况有变。
他派出军中精锐,趁夜突袭山道,俘虏了守护山道的长沙士卒,这才得到了一个令人不可置信的消息,那就是徐晃率领一千多人攻下了长沙郡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